蔡劍妮
摘 要:新課改不斷深化推行,讓教育的很多學科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新課改工作,讓新課程理念無法完全落實。重視和改進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是當今化學教學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就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應對策略
化學作為初中教學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實驗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幾年的中考也展現了化學實驗的重要地位。新課標的不斷實施推進對初中化學實驗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初中化學老師本著新課標精神,帶領學生共同制定實驗學習計劃,培養相關實驗能力。人教版的教材中,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一共設置了八個實驗,目的在于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學會怎樣去使用化學儀器,掌握相關實驗方法,提高動手能力。
一、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觀念較為落后
老師在實驗教學方法方面還是比較傳統,大部分的老師仍以應試教育為準則,為得分項去做實驗,而并不真正的去了解實驗原理,步驟和注意事項[1]。大部分的學生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老師讓做什么就去做什么,然后在下課時去上交所謂的“實驗報告記錄”的實驗數據,學生并沒有參與從制定假設到方案設計到觀察實驗現象的整個流程。這種實驗方式于學生的思維培養十分不利,更不利于他們的全面發展。初中化學實驗的設置初衷是為了啟蒙初中學生去了解實驗,了解化學,這樣一來就完全違背了化學實驗基本目標,阻礙了初中生的全面發展。
(二)學生的動手能力需要加強
化學的實驗課程是初三才開設,學生對其充滿了興趣和期待,也希望能夠盡快的去化學實驗室動手做實驗,但是當他們真正的進入到實驗室的時候,卻表現得手足無措,不知道怎樣去使用各種各樣的化學儀器,有些學生按照課本的要求來照搬去做,卻只了解到表面而沒有了解真正的化學原理,也有老師也有學生不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實驗,只是最后填一個實驗結論來囫圇通過。
(三)化學器材設施不完善
很多學校的化學實驗室并沒有完善的實驗器材,也有些學校的老師只是講解,并不讓學生親身去做實驗。這些客觀和主觀的條件都阻礙了學生去加強動手能力。這樣的條件限制了學生的學習主動積極性,盡管他們對著化學實驗有強烈的興趣,但是校方這樣的條件沒有辦法讓學生完成實驗的操作,因此,如何去優化實驗室設施也是目前為止阻礙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開展的一個困難。
二、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問題的應對策略
(一)提高老師演練實驗和引導學生能力
學生在了解實驗之初,就擁有規范的操作意識,才能在后期形成良好的操作習慣,達到實驗的順利進行。盡管學生對于實驗有高昂的興趣,但是他們剛剛接觸,所儲備的化學知識還不完善,實驗基本操作也并不熟悉,這就需要老師通過規范的演示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實驗前老師應該完善講解此實驗的注意事項,讓學生真正的明白怎樣去做實驗,實驗過程中,老師可以先做一遍,讓學生一起觀察化學變化現象,最后放手讓學生去做實驗的過程中,老師應該在旁邊及時的及時指導,然后讓學生自己歸納描述,最后做出實驗報告[2]。
(二)充分調動學生實驗主觀能動性,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
新課改要求中,素質教育要以學生為主體,盡管這并不是否認教師的課堂地位,但是老師在這一方面要主要以學生為核心,嚴格要求并認真負責。實驗過程中,大部分的教師會采取分組實驗的實驗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動手欲望和自信心加強,便需要老師精心的指導,小組的合作過程中,教師只需要講清實驗器材的用法,實驗的操作流程,其它便可以讓學生放手去大膽操作。盡管人口密集的教室沒有完全可控的辦法,但是如果老師有著強大的課堂掌控力,也就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讓他們的思維得以創新,最后達到優化實驗的效果[3]。
(三)完善相關客觀條件,優化實驗設施
在這一方面,校方需要加大對實驗室資金的投入力度,只有在實驗室中有完整先進的實驗設施,才可以保障初中化學實驗課程的推進。雖然初中生在初三才接觸到化學,在初步進入實驗室的時候難以完成特別先進的創新,但是學校也應該對于傳統的實驗室給予改革和管理,可以在時間以及空間方面給予學生更加寬泛的條件,讓他們可以在課外做相關實驗。這樣一來,學生的實驗求知欲都可以得到大大的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也會隨之加強。
結束語:
初中化學實驗的基本目標是要教會學生化學知識,讓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理解,流暢地進行整個化學實驗過程。時代的不斷發展和教育概念的不斷進步,人們已經逐漸的認識到了實驗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現代化的條件給初中化學實驗創新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相信,初中化學實驗一定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的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為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瑞影.高中化學學生分組實驗教學策略實踐研究[D].河南大學,2017.
[2]王夢菲.中學化學教學中規范意識的培養研究[D].河南大學,2017.
[3]劉航.新課程下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