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
摘 要:初中數學新課改要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一步加強德育滲透。為此,我們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培養數學習慣,進行習慣滲透;結合課堂教學過程,進行過程滲透;挖掘教材德育因素,進行內涵滲透;開展多彩活動,進行活動滲透;聯系生活實踐,進行實踐滲透。通過數學知識教學與德育兩者的有機結合,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數學;德育;途徑
數學課是初中學生的一門必修基礎課,在新課改環境下,在數學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教授數學技能和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更要結合初中生的具體實際,有的放矢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兼班主任,更應該提高政治站位,遵照黨的教育方針,把思想道德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謀劃,并結合實際貫徹落實。在數學教學中進行有效地德育滲透,是每一個數學教師必須完成的重要工作,同時也是新時代賦予他們的重要的工作內容。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和發育的關鍵時期,也是良好思想素質形成的主要階段,展開德育教育可以實現初中生良好品性的培養,不僅對學生自身的成長和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對整個社會都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尤其初中數學是初中課程組織中的一門重要的課程,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初中數學教學中,可以在學生掌握基本數學知識的基礎上,對學生實現全面綜合性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助作用。其次,教師的使命不僅是傳授學生文化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如何成為有道德、有素質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接班人,將德育教育滲入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培養成社會需要的人才。
二、初中數學教學德育滲透的途徑和方法
(一)利用數學教材滲透德育知識
初中數學教材中不僅包括了完整的數學知識,還有很多拓展新性知識,很多數學教師為了保證數學教學的進度,往往對于這些教材拓展知識直接忽略。但是這些拓展性知識是德育教育在數學教學中最好的案例。例如,在學習關于圓的知識的時候,教材拓展知識中,描述了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的故事,圓周率的來歷。圓周率是不同文明中普遍關注的一個數據,它的精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文明中數學計算方法的發達程度。中國古代數學經典《九章算術》以周三徑一為率,相當于π=3。后來不斷有人改進這個數據,其中最受關注的是祖沖之推算的圓周率值,他計算了一個直徑為一丈的圓,求得圓周長的過剩近似值“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不足近似值“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除以1丈,則按現代的表示,祖沖之計算的圓周率π滿足:3.1415926。通過祖沖之與圓周率發展的介紹,教育學生敢于探索和挖掘新知識,激發學生的進取心,對學生今后的學生、成長發展都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二)良好學習習慣的滲透
1.教師注重引導和示范。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其實是一個模仿內化的過程,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成長產生了直接的影響。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用自己的語言組織和行為實踐來感染學生。例如,在學習合并同類項解一元一次方程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經歷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過程,體會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有效模型,并且掌握在解方程過程中如何“合并”,引導發現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可以以一首古詩作為知識內容切入點:“巍峨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內幾多僧。三百六十四支碗,看看用盡不差爭。三人共食一碗飯,四人共吃一碗羹。請問先生明算者,算來寺內幾多僧?”教師通過此詩的講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歷史文化的緊密聯系,并得出+=364的一元一次方程,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
2.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習慣。良好的習慣是學生得以發展的重要保障,不僅會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積極影響,并且會讓學生終身受益。尤其數學知識本身的邏輯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習慣,能夠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教室窗戶上的玻璃進行測量,最終根據勾股定理得出,兩個對角定點之間的距離。通過這樣的時間實踐教學方式不僅克服了教師知識中“勾股定理”的抽象性,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知識聯系生活的能力,從而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以及細微求真的科學態度,也是德育教育滲透在數學教學中的一種有效途徑。
(三)利用多種形式的數學活動進行德育滲透
在初中數學中對初中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不能局限在教學課堂當中,應該與課外活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可以開展相關的數學活動,在提高學生活動積極性的同時,確保德育教育的有效實施。例如,在學習“七巧板”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利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歡的圖案,在活動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對基本的數學圖形組合、分割有全面的認知,還能通過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實踐活動中實現了德育教育的滲透。
(四)利用數學知識對學生進行人生觀教育
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是一個邏輯推理的過程,教師應該利用這一特點,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中蘊含的哲理。例如,在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相關知識的時候,需要將結合知識與到數知識聯系起來,最終確定點的平面位置。教師可以告誡學生在成長和發展的道路上,要學會合理利用周圍的有效資源,然后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和準確定位,從而端正自己的態度,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德育工作要保證擴大德育的外延性,表現出創新與實踐結合的能力,使學生得到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有機統一。教師要利用數學教材滲透德育知識,注重引導和示范,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習慣,利用多種形式的數學活動進行德育滲透,對學生進行人生觀教育,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念,促使初中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的自信和學習興趣,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謝中明.探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A]..教師教育論壇(第五輯)[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4.
[2]姜麗麗.關于初中數學課堂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策略的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08):29-30.
[3]張偉.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德育教學的實踐策略探討[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09):98-99.
[4]林景通.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德育滲透的認識與實踐[J].數學教學通訊,2015(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