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雙雙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趣味游戲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2-0137-0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重點。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形成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低段閱讀教學中,教師就要善于進行落實。隨著“學為中心”教學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和興趣。考慮到小學低年級學生愛玩的個性,就可以游戲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在低段小學語文課堂上,把游戲與語文教學進行結合,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在充滿愉快的氛圍中進行趣味化的語文學習。
1.設計知識性游戲,促進語言積累
在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時,假如教師采取的方法僅僅引導學生對好詞佳句進行背誦,勢必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低段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善于設計知識游戲促使學生的腦、手和口三者共用,從而在感知的基礎上積累豐富的語言。
以教學《廬山云霧》和《天安門廣場》兩課為例,一位教師采取的方式是扮演小導游對景點進行介紹;在教學《恐龍》一課時,教師又組織學生開展了以“我是一名小考古學家”為主題的游戲活動。這樣,學生就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表演和敘述,實現更有效地融入課文。從學生學習的接受程度來看,往往他們對童話故事情有獨鐘,所以針對此類課文,通過角色扮演活動實現對課文內容的背誦,不僅能高效完成,同時還有利于學生體會到快樂。在這樣的游戲化形式下,學生就能夠有效地體驗到語言積累的快樂,從而在這個過程中高效化地完成語言積累。
2.設計扮演化游戲,促進閱讀理解
除了背誦課文,針對小學語文還有一個關鍵就是要讓學生有效地理解課文內容。要實現這一深層次目的,游戲也是進行此類教學的有效形式。這對學生深入理解課文主旨而言具有極大地推動作用。
以教學《落葉》一課為例,一位教師通過下面的游戲活動來教學動詞“坐、爬、飛、游、躲、藏”,以讓學生實現更深刻地理解。
師:同學們,接下來我每說一種動物,你們就對其動作特點進行模仿。比比看誰的模仿更準確、更好看!
師:地上,螞蟻緩緩地“爬”著。(學生們立刻按照自己的理解模仿螞蟻“爬”的動作。)
師:水里,魚兒快樂地“游”著。(學生們立刻按自己的經驗模仿魚兒“游”的動作。)
師:荷塘里,小魚“藏”于荷葉之間。(學生們理科根據自己的想象模仿小魚“藏”的動作。)
師:天空中,小鳥自由地“飛”。(學生們立刻根據已有的觀察經驗模仿小鳥“飛”的動作。)
師:大家做得非常好!從大家模仿“游”的動作來看,我發現每個學生的模仿是不同的。(邊說邊再現學生不同的“游”的動作)
師:這讓老師感覺到了極大的趣味性。我們一起繼續做后面的游戲,比比誰能更準確地模仿出來吧!預備……
師:接下來,我就只說動詞了,讓大家比一下各自的反應速度!
師:爬、游、飛……(學生反應非常快,紛紛作出相應的動作)
師:躲。(很多學生紛紛鉆到課桌底下)
以上案例中,教師設計的扮演化游戲,完全符合了學生的心理特征,通過組織學生模仿動詞“坐、爬、飛、游、躲、藏”,讓學生對不同的動作產生了切身地體驗,從而實現對動詞意思的準確把握。這種方式能讓學生更集中精神在課堂學習活動中,從而在學習時以飽滿的熱情去完成。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能夠有效地促進對文本內容的深入理解,從而達到文本閱讀的高效化。
3.設計角色類游戲,引發閱讀創造
新課標重視對學生的素質培養,所以教師還應注重發展學生的創造力。不光要積極地在課堂上融入游戲元素,同時為了讓學生的創造力在閱讀中得以發展,還應注意以有效的環節來保證。事實上,游戲一種基于活動上的趣味活動。只不過這種形式沒有嚴格的目標要求,所以有利于學生自由地發揮個人想法和行為。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狐貍和烏鴉》一課時,組織學生開展了對課文角色進行扮演的表演活動。不光如此,還對各組的表演進行了評比,評選出“最佳角色”稱號,這對學生創造力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樣下來,學生就能在學習課文形象的同時,發展自己的創新意識。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夠有效地促進對課文的深度把握,從而有效地促進他們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以上案例中,教師在教學中融入游戲環節,能提升課堂活力,對教學的效率也能起到良好地推動作用。而且對學生而言,他們還能在游戲中更有效地理解課文內涵,不僅有利于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還能讓學生在合作中形成團隊意識,推動語言表達能力地不斷提升。
總之,在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在挖掘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以適當的游戲活動來增添課堂活躍氣氛,讓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激發,實現對其認知能力發展地培養。尤其是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因為他們愛玩好動的天性,就需要以游戲教學來與之適應,從而豐富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深刻體驗,實現更生動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譚繼坤.小學語文趣味教學的有效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8(87)
[2]閆坤.淺談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J].語文建設,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