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長彥
關鍵詞:興趣;快樂;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2-0188-01
數學知識雖然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但由于其學科知識的抽象性,往往讓學生望而生畏,缺乏興趣,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因此,作為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快樂地學習,讓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1.營造幽默風趣的課堂氛圍
時代的進步,科技的高速發展,使得現在的學生個性張揚,知識豐富,他們每天可能會攝入大量的信息,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會產生“我什么都知道”的想法,課堂上無拘無束,給教師的課堂教學帶來了挑戰,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還得讓學生知道學無止境,會學樂學。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必須始終熱情洋溢,精神飽滿,用自己振奮的神態來感染學生,如果教師能用幽默的語言撥動學生靈魂深處的心靈之弦,那我們的課堂一定是有血有肉,風趣幽默的。
2.抓好契機,適時引導
數學學習要讓學生體會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更要讓學生把所學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當中,學生才會感受到數學的價值,從而樂學。二年級數學上冊“乘加、乘減”一課,是在學生初步學習乘法后進行學習的,教材以兒童樂園學生玩旋轉木馬為情境,讓學生觀察旋轉木馬上一共有多少人?整節課學生興趣濃厚,課堂氣氛活躍,理解了乘加、乘減的意義,學會用多種方法解決同一問題,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識,一節課結束了,在當時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出現回生現象,二年級的小學生年齡小,求知欲強,形象思維活躍,但邏輯思維能力薄弱,對于乘加掌握的很好,用乘減解決問題時會出現錯誤,經過強調效果還是不夠明顯,后來我從學校舉行的藝術節活動入手,把其中的一個節目照片放到班級的展臺上,讓學生觀察臺上有多少人?學生參與過這次活動,看到過這個節目,很快找出圖片上的信息,用乘加算式算出人數,我提出:還能用其他方法計算嗎?學生們開始討論,由于這是學生親眼所見過的情景,印象深刻,所以在討論中發言積極,有些學生講得頭頭是道,讓學生又一次體驗到的為人師的喜悅,也讓曾經出錯的同學找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
3.設計游戲,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習活動中重要的動力,是學習獲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條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就一定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鐘表的學習一單元,認識幾時幾分,尤其是接近整時的時刻,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學生對于幾分,經過觀察鐘面,說一說、撥一撥等活動,并且利用5的乘法口訣已能比較準確快速地說出來,但像4時50分,4時55分這樣的時刻,學生往往認成5時50分,5時55分。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游戲是他們非常喜歡的活動,在解決這一難點時,我讓十二名學生圍成一個圓,各自代表鐘面上的一個數字,在圓心上站兩位同學分別拿分針與時針,問:“5時整,分針與時針分別指向哪個數字?快行動啊!”兩名學生擺好時針、分針后,繼續追問:“4時55分到沒到5時呢?分針、時針怎么辦?”兩個孩子往后倒退5分,此時讓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的位置判斷是幾時多,學生明確4時55分還沒到5時,但已很接近5時,所以時針也很接近5。在后面的練習中,又安排了其他人做游戲,使每一位學生都扎實的掌握本課的知識點。在此環節中學生參與意識強,在學中玩,玩中學,真正感受到了數學學習的樂趣。
4.尊重理解學生的“出錯”
教育的技巧藝術在于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成功的樂趣。心理學家蓋耶夫說得好“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有成效的學習時刻。”錯誤是成功的先導,錯誤是通向成功的階梯。在課堂上,要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一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這時,教師要寬容錯誤,允許學生犯錯,并且不要急于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判斷,讓學生在觀察、思考、交流中得到合理的答案,這個過程讓孩子經歷了犯錯-思索-改錯,意識到是自己學會的,充分體驗學習的樂趣,學生對所學知識才能印象深刻,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渴望。
參考文獻
[1]彭啟坤.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J].新課程(綜合版),2019(03)
[2]游品泉.創設愉快氛圍 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數學[J].吉林教育,2010(05)
[3]于淼淼.淺談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J].新課程(小學),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