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吉榮
摘要:在進入到高中以后,學校對于學生的要求都有所提升,而各科課程的學習難度也有所增加。由于物理學科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在解題過程中極為容易受到條件干擾出現解題思路錯誤的情況,需要教師在今后對學生加以有效指導。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對幾何思維在高中物理解題中的應用進行詳細分析,以期為今后開展的相關工作提供寶貴參考。
關鍵詞:幾何思維;高中物理解題;應用
由于物理學科與數學學科之間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將幾何思維運用至物理解題中,能夠進一步拓展學生思維,提高解題準確性。因此,從實際角度出發,對高中物理解題中幾何思維的有效應用進行詳細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幾何思維在高中物理解題中的應用問題
在高中物理解題的過程中,數學幾何思維是較為常用的一種思維形式,主要是指,在解答物理問題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物理規律、軌跡曲線,并且引入幾何求解思路,獲得運動曲線以及相關參數,在獲得相應數據以后,還要與物理題目中的內容相互聯系,來確定正確的解題思路,能夠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然而,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仍然會出現一些問題,影響到了幾何思維應用的有效性。首先,是學生自身創造性思維不強,思維不夠靈活。幾何思維需要學生在充分掌握物理知識的基礎上,借助靈活的思維加以有效運用,而事實上學生在長期硬性教育模式下,創造性思維不足,無法從多元角度來對集合思維加以有效運用。其次,教師在課上過于重視方法的講授,輕視學生對于物理問題、知識、思維方式的理解[1]。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教師主要是采用題海戰術、知識灌輸的方式,來強化學生的物理解題,沒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輕視學生主體地位,最終影響到學生對于幾何思維的掌握。最后,沒有為學生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間。在課上,教師往往是處于一個主導地位,來完成物理題目講解,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沒有聽取學生對于題目的理解,主觀的完成所有題目的講授。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無法自主對物理問題進行思考、探究,最終影響到幾何思維的運用。
二、幾何思維在高中物理解題中的應用對策
基于上述分析,受到學生自身思維問題、教師教學方法等問題的影響,現如今在高中階段幾何思維的應用情況相對較差,需要高中物理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學習角度出發,來對幾何思維的應用對策進行探討,為學生能夠正確理解物理題目、確定解題思路奠定基礎。
(一)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并不是學生天生具備的,需要教師在課上加以有效引導與訓練,才能夠逐步形成。這也就是說,為了幫助學生更為靈活的運用幾何思維,教師必須要從實際角度出發,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一方面教師需要考慮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中生的學習情況、思維等,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會受到學習興趣方面的影響,教師可以借助物理實驗、多媒體教學、微課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則是要讓學生能夠進行自主探究,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合作實驗等方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來進行物理實驗,從中獲取物理知識,同時為學生提供一個自我發揮、自我展示的平臺,為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創造有力條件。
(二)充分發掘物理圖像功能
在高中物理題目中,有很多為學生提供圖像的題目,或者是包含相關知識內容的物理題,學生必須要學會在屋物理題目中發掘出與題目要求相關聯的知識信息,融入幾何思維,為物理解題提供寶貴參考[2]。比如,圖像的斜率就是在物理解題中較常會應用到的,圖像斜率表示的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一條之前與橫軸之間所形成的傾斜角度,以∠α的正切值表示,即為k=tanα。雖然這一概念屬于數學中的知識點內容,但是教師仍然需要加以明確,讓學生可以從數學、物理雙層角度來看待物理問題,實現物理解題思維的拓展。
(三)及時更新物理教學方法
在新課程標準中,教師在課上所起到的主要作用就在于,要引導學生掌握物理知識,并提高學生的創新、探究、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課上教師必須要從學生角度出發,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素養為核心目標,而不是單方面的進行知識講授,對課堂教學方法進行優化。例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翻轉課堂,讓學生結合教材,聯系自己收集到的資料來進行自主探究,也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具有難度的物理問題,讓學生在課下完成并在課上進行探討,幫助學生更好的運用幾何思維。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解題中,數學幾何思維是一種較為常用的方法,然而由于學生自身創新性思維不足、教學方式有效性不高等的影響,其應用效果十分有限。因此,在今后物理教師應通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充分發掘物理圖像功能、及時更新物理教學方法等方式來幫助學生更好的利用幾何思維,進而達到有效提高解題準確率的目的,為學生物理學習成績的提升創造有力條件。
參考文獻:
[1]朱星皓. 數理幾何思維在電磁場題目求解中的應用研究[J]. 赤子(上中旬), 2017(01):250-251.
[2]劉麗莉, 王秀榮. 巧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J]. 中學物理教學參考, 2015(2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