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燕華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 思政教育 中職院校 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2-088-02
一、積極心理學在中職學生思政教育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積極心理學與思政教育的理論結合不夠深入
中職院校為了更好地促進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普遍開展了思政教育相關的課程。但是,積極心理學與思政教育在理論結合方面還不夠深入,主要體現在:首先,在對中職院校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之前,教學工作者并沒有對該課程的重要作用進行講解,導致學生忽視課程開展的意義,甚至出現了鄙夷的態度,這與積極心理學的理念相違背,在將積極心理學與思政教育內容相結合時,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其次,中職院校當前普遍采用以教師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模式,無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而積極心理學在應用時,需要圍繞學生進行開展,將學生放到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因此,中職院校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利于發揮積極心理學的重要作用。
(二)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在將積極心理學應用到思政教育工作中時,需要專業的教師隊伍,確保教學工作中能夠深入了解思政教育和積極心理學的相關內容,可以更好地將兩者進行結合,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學效果。然而,當前中職院校進行思政教育的教師隊伍素質還有待提高:首先,中職院校主要是為社會培養實踐性人才的場所,但是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受到誤解,認為中職院校的教學水平遠遠低于普通中學,導致很多教師不愿意進入中職院校進行教學;再加上,中職院校普遍不重視思政教育課程的開展,導致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福利待遇及評定職稱方面屢屢受挫,很多優秀教師不愿意進入中職院校任教;其次,當前思政教育不斷改革,要求教師不僅掌握思政教育相關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對積極心理學有深入的研究,可以將兩者更為自然地融為一體,不斷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同時,教師需要對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有著嚴格的要求,能夠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但是,當前很多中職院校的教師由于不受重視,福利待遇差等原因,無法調動教師開展教學的積極性,導致積極心理學的應用效果不佳;最后,中職院校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無法充分調動思政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無法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更新比較慢,無法適應教學改革的需求。
二、基于積極心理學的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開展策略
(一)構建思政教學的良好環境
對中職院校的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傳統課堂的形式之外,還可以利用課外活動等多種形式,通過生活和學習環境逐漸滲透,利用思政教育潛移默化的力量,逐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構建思政教育的良好環境,可以參考以下幾點:首先,積極心理學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為學生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尤其是需要積極發揮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的聯動優勢,從整體上改善思政教學環境。因此,中職院校需要通過教學改革,對社會需求進行深入調研,更好地將學校與社會融為一體,了解社會對中職專業人才的需求,才能夠制定針對性的人才培養方案,不斷提高對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同時注重對積極心理學的應用;其次,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在提高中職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方面,還需要家庭進行積極的配合。所以,學校還需要與家庭進行更多的聯動和溝通工作,及時將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同步給家長,結合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現,制定針對性的教育方案,也可以對積極心理學的應用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最后,加強中職院校與學生的溝通,每個學生由于成長背景不同,性格、學習方式、特長都不相同,因此學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對癥下藥,才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應用積極心理學開展思政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個體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實施方案,通過改善班級學生數量過多、教學模式落后等問題,允許教師有足夠的精力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內心需求,促進積極心理學教學作用的發揮。
(二)充分發揮思政教育參與者的作用
首先,充分發揮中職院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學校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人才培養目標,充分認識到思想道德教育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并為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支持:一方面,為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條件,能夠吸引更多的優秀教師參與其中,利用他們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創造力,不斷推動積極心理學的應用,不斷提高思政教學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需要安排思政教育的實踐教學課程,積極心理學不僅需要通過理論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而且也需要通過實踐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學生外在的行為,從多個方面真正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其次,思政教育工作者作為課堂的引導者,也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對于提高思政教學的效果,發揮積極心理學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認識到自身的責任,積極發揮思政教育課程在中職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也需要深入了解積極心理學的作用及具體的應用策略,引導中職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能夠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真正成長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
最后,運用積極心理學提高中職學生的品質,中職學生作為思政教育課程的主要受益者,需要正確認識思政教育課程的重要性,積極配合教師學習相關的課程,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不僅如此,中職學生需要積極走出課堂,參加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鍛煉自己的綜合素質,在實踐中真正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成長為國家和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三)對思想政治教學進行改革
很多中職院校雖然開展了思政教育課程,但是在課時安排、課程內容及授課方式等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因此需要對思政教學進行改革,努力提高積極心理學的應用效果。教學改革可以參考以下幾點:首先,合理安排思政教育的課時,至少保證每周一節的理論知識課程,除此之外,還需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外實踐活動,并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才能夠真正使得積極心理學的應用更加系統化;其次,要不斷完善思政教育課程的相關內容,及時補充新時期的相關知識,尤其是網絡時代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需要利用思政教育課程積極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最后,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將學生放到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需要向著課堂引導者的角色轉變,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自覺學習相關知識,努力向著全能型人才發展。
三、小結
綜上所述,思政教育是當今時代下中職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其今后的成才與發展都有著極大的影響。面對社會快速發展進程中,中職學生在思想、行為等方面所表現出的問題,我們要在積極心理學的引導下,積極開展中職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創新,關注學生思想變化、加強對學生的關愛與溝通。以新的教育模式來更好的將思政教育內容滲透到學生的思維、實踐中去,以此來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其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實現中職思政教育工作實效性的提升。
【備注: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十三五”教育科研規劃青年教師發展專項課題“中職學生思想教育新模式的探索--積極心理學的應用”成果(課題編:QNJSKT00088)。】
[ 參 ?考 ?文 ?獻 ]
[1]馬麗萍.積極心理學視閾下“四維并進”提升思政課教學實效探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9,35(07):57-60.
[2]杜立群.積極心理學引導下職業院校思政課教學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08):80-81+84.
[3]朱媛.積極心理學在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有效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8(5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