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高校的黨建帶團建工作受到主觀認識缺失和客觀條件限制的影響,在思想體系和工作模式建設的創新過程中受到了阻礙。本文首先闡述了新時期高校黨建帶團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如何開展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提出了若干策略。
關鍵詞:新時期;高校;基層;黨建帶團建;工作方法
前言:堅持黨建帶團建是我們黨的一個優良的傳統。在新時期,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面臨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高校的基層黨團組織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應建立黨組織和團組織之前的互動機制,拓寬聯合建設平臺,不斷探索為學生的成長服務的新方式,團結和領導大學生,使黨團組織的影響力不斷增強,努力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一、新時期高校基層黨建帶團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相應的實施措施和機制
一些高校的基層黨組織由于黨務工作比較繁瑣,只是在口頭上關注基層的黨建帶團建工作,沒有建立與之相對應的工作機制。正是由于黨建帶團建的工作機制不健全,沒有相應的領導評價機制和實際執行計劃[1]。這導致高校基層黨組織缺乏推動團建工作的積極性,沒有真正實施這一行動。
(二)黨團意識培養不到位
在具體的工作中將黨團概念滲透給學生,加強對學生黨團意識的教育是高校基層黨團組織的責任。但是有的高校基層黨團組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黨的活動和團的活動未能實現有機融合。例如,多種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是培養學生的黨團意識、加強黨團之間交流、發揮黨員作用和引領青年團員的良好載體。然而,在實際的工作當中,依靠課外活動來加強黨建帶團建的認識和執行力都不足,黨團教育沒有反映在活動中,黨員的先進性不突出,沒有對團員發揮應有的榜樣作用。
(三)黨員的先進性不明顯
大學生黨員能夠在其日常生活、學習和活動中體現出其先進性。但是,當他們進入高年級后,學生黨員參與學生組織和學生活動的時間減少,黨員先進性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另外,黨組織沒有對黨員進行必要的監督和考核,往往會導致學生黨員對自己的要求逐漸放松,積極參與黨團活動的動力不足,缺少發揮黨員先進性的意識,沒有發揮應有的先鋒作用。
(四)基層團支部建設不足
保持基層團支部建設的活躍性能夠推動團的整體工作的發展。但由于缺乏工作經驗和缺乏工作指導,基層團支部不能很好地運作[2]。例如,因為沒有對活動方案進行合理的設計,團干部沒有掌握正確的工作方法,缺乏整體考慮等,導致團組織的常規活動沒有吸引力,效果不理想。班級委員會和團支部的職責有時是相互混淆的,責任不明確,影響了團支部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削弱了團組織對成員的影響力。
二、新時期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方法
(一)著力改善黨建帶團建工作機制
高校要加強對黨建帶團建的重視程度,加強黨的領導,完善相應的制度。高校不僅要在口頭上重視黨建帶團建工作,還要建立長效的工作機制,使黨建帶團建的工作熱情得到有效的激發。把黨建帶團建工作作為黨委的重要議事,建立黨建工作和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領導班子,加強領導學生的黨建工作。對于黨委來說,應該專門開展與學生黨建工作有關的會議,始終將制度建設作為基礎工作。
(二)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
團組織應對學生支部建設加強重視,促進班級的團結和進步,關注學生黨員,特別是在基層組織工作中發揮學生黨員干部的作用。加強黨組織建設的基本要求是加強對于干部隊伍的建設。這也是共青團發展的重要保證[3]。因此,黨組織必須定期對干部進行崗前培訓,組織干部進行學習和考察,定期組織他們交流經驗,促進其思想政治素質和專業素質的持續提高,讓團干隊伍成為一支充滿活力和精力充沛的團隊。
(三)建立有效的黨建帶團建評價體系
為了長期開展黨建帶團建工作,黨組織要建立長效機制,鞏固黨建帶團建設的有效性,建立繼續教育,注重學習活動的開展,定期組織培訓活動,并建立評價體系,將學習理論、更新觀念、解決問題等結合在一起,形成將學習與考核相結合的教育機制。黨員要定期向黨組織匯報工作情況,包括引導團員的方法、對團支部工作開展的指導等。黨組織應該將黨員的工作業績作為評比優秀黨員時的依據。同時,不斷對黨員的教育模式和黨積極分子培養模式進行創新,加強對黨員和積極分子和培訓。團組織要經常組織團員開展座談會,組織團支書開展例會,對團員的思想動態做到及時了解,對團支部的建設情況進行跟進。在培訓內容中,要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黨支部委員會和黨小組會,按時上好黨課。
(四)構建多重覆蓋的思想教育體系
多重覆蓋是指一個組織內部成員的思想教育和管理來自多個方面。這表明,對于學生的教育和管理不僅要依靠第一課堂,也要發揮第二堂課的作用。同時,學校、班級、學生會、學生社團要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的思想教育。在構建多重覆蓋的思想教育體系時,應該使學生學習政治理論,增加學習內容的豐富性,對學習方式進行創新,組織學生形成理論學習小組,對學習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組織定期的學習活動,促進學生政治意識和理論素養的提高。同時,要使團組織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積極開展多種多樣的黨建帶團建活動,將支部的靈活性充分發揮,增強支部活動的教育性和趣味性。
結論:總而言之,在新時期,加強高校基層黨建帶團建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校要進一步提高黨建帶團建工作的責任感,注重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著力改善黨建帶團建工作機制,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建立有效的黨建帶團建評價體系,使黨團組織的活動內容和工作方法發生改變,構建多重覆蓋的思想教育體系,形成健全的黨團組織網絡,使黨建帶團建工作的吸引力不斷提高,從而培養出更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何鳳梅.高校基層黨建帶團建工作品牌化研究——以廣東海洋大學工程學院為例[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4):46-48.
[2]楊名.新時期高校黨建帶團建的挑戰與對策[J].青少年研究與實踐,2016,31(02):42-46.
[3]黃雅晴,嵇紅亮.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機制初探[J].才智,2016(07):164.
作者簡介:姓名:王軻;出生年月日:19860909;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陜西咸陽;學歷:本科;職稱:助教;畢業院校:重慶工商大學;研究方向:視覺傳達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