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娥
摘 要: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能使學生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新頒布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第一次把“口語交際”納入了教學內容,并明確規定:從小學低年級開始,就要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訓練,這是語文教育的一項重大改革。要培養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就要采取有效的口語交際教學策略,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關鍵詞: 教學策略? ?授之以漁? ?大膽練說? 隨即訓練
時代在進步,當今的小學生生活內容豐富,接收信息的渠道也多,與人交流時能“言之有物”,但缺乏順序、交際態度和聽說習慣。可見從小培養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要使孩子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需求和發展。要培養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就要采取有效的口語交際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授之以漁
1.教給說的方法
學生有興趣地說,往往能使講述的內容言之有物,但要做到言之有序,還得教師具體指導說的方法。對于低年級學生,教師要教他們從說一句句完整的話開始,逐步過渡到說幾句連貫的話或一小段話。如果學生一旦掌握了方法,口語交際才不會感到困難,會暢所欲言。值得強調的一點是口語交際具有即時性的特點,在實際生活中應該做到“心到口到”,而且要靈活應對,這就要求學生針對交際對象,交際場合及時做出合理調整,不可隨意亂說。有學生在口語交際《打電話》一課中把“快高長大,工作順利”這些祝福語送給生病的同學就是不恰當的,這時,教師就要適時地指出問題,正確引導,比如:如果你生病了,你希望別人對你說什么?
口語交際中的姿勢、態度自然,禮貌,大方也十分重要。如《我們做朋友》要求說話的時候,看著對方的眼睛。低年級的孩子好動不定性,交際的時候容易手動腳動,這就要靠教師及時的提醒和正確的指導,運用師生交流、生生互動等多種多樣的形式,不斷給學生提供機會進行鍛煉,促進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糾正,直到養成良好的習慣。
2.教給傾聽的方法。
口語交際強調雙向互動,參與交際的人,不僅要認真傾聽,還要適時接話,談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低年級孩子大多敢說,愛說,可如果叫他們靜下心來先聽別人說,這樣就很難。學生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容易分散,聽不完整的就斷章取義,甚至有些學生一點都沒聽進去。連意思都沒聽明白或者一點都不知道,這怎么與人交際呢?所以就需要教師教給孩子具體的方法。如《我說你做》中要求注意聽別人說話。專心傾聽,能復述別人的話或主要意思,能接著別人的意思說下去,能正確地回答別人提出的問題,在教學中得持之以恒,逐步訓練學生養成習慣。
3.教給評價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別人的讀書、答問進行評議、補充,這是口語交際訓練最常見的形式和良好的機會。有效的教學評價能融洽師生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課堂充滿生機和快樂。教學中不管學生說得如何,教師必須根據學生說話的程度和水平給予不同的恰如其分的評價。這一過程,教師不可包辦代替,應該引導學生共同參與,形成師評生、生評生、生自評的局面。教學中,常常聽見學生的評價是“你真棒!”“你說的很好”等等簡單的贊揚的語言。這樣的評價指向性不強,被評價的學生和其他學生并不知“棒”在何處,“好”在哪里。所以,有效的評價要具體明確。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評價?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評語言,即語言是否準確、規范,用語是否恰當。
(2)評思路。即說話的內容是否清楚,是否富有邏輯性與條理性。
(3)評儀態。評他的聲音是否響亮,儀表是否端莊,表情是否自然。
二、提供平臺,讓學生大膽練說
低年級語文教材中絕大部分都配有情景圖畫。看圖說話讓學生有依可說,更可以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大膽創新,從而激發學生表達的興趣。因此在閱讀教學中,通過描述圖畫、復述課文、續編課文等形式,把口語交際課搬到教學中,這是訓練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同形式的練說,能增強學生的興趣,提高練說的效果。
1.表演練說。選擇合適的課文,讓學生分角色表演,練習說話。比如一年級上冊的《小公雞和小鴨子》,可以讓學生分角色并配以簡單的動作來表演,邊表演邊口述自己在做什么,這樣既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豐富了學生的語言。
2.看圖說話。低年級學生想象豐富,但不懂看圖順序且無目標的,教師就要注意指導,教給學生有順序有重點的觀察方式,做到從簡到繁,由淺入深,學會觀察單幅圖過渡到觀察多幅畫。開始要求說一句完整的話,漸漸發展為說幾句連貫的話,并鼓勵學生要用詞準確,多用好詞好句。
3.實物說話。看實物說話,有直觀性,易于觀察,但也要注意教給觀察方法。如讓學生每人從家中拿來自己家的鬧鐘,先由老師指導有順序地觀察,觀察它的形狀、顏色、結構,然后連成一段通順完整的話,接著指名說說,最后進行評價。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4.創境對話。這項訓練對發展學生創造思維,提高學生的隨機應變能力有很大作用。說話前,須先創設情境,如“打電話”由兩名學生分別表演兩個不同角色,通過打電話清楚地交代一件簡單的事情,而且隨機應答對方的話,從而培養學生即興說話能力和應變能力。
在口語交際課上進行訓練,既要突出本次訓練的重點,又要注重整冊訓練內容的序列組合,以期逐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在課外活動中隨即訓練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僅限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語言的實踐需要大量的課外實踐,這是課內說話訓練的補充。隨即訓練重在疏導,貴在隨機。教師要善于抓好學生課外生活中的一切時機進行口語交際。例如:口述見聞、講故事、爭辯問題、小記者采訪、主持活動,抓住各個時機,隨即進行訓練。
口語交際的訓練無處不在,教師要善于抓住機會,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得到鍛煉。實踐證明:聽話、說話的能力,是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磨練出來的。有道是“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口語交際在課外更有著廣闊的天地,教師應多創設一些口語交際的訓練機會,讓學生多說、多鍛煉。而且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這樣就一定能提高他們的語言交際能力。
總之,口語交際是人們學習、工作、生活中的一門大學問,是人人必須掌握的一門工具。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找出培養和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多個切入點,讓學生在情境的創設,動態的交流中培養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培養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要讓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語言實踐中得到具體的落實,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閆立宏? ?淺談激勵性評價的運用? ?小學教學參考2010.11
[3]李云艷? ?玩轉語言,讓語言積累錦上添花? ?小學教學參考2017.9
[4]章建文? 如何上好口語交際課? ?小學語文教師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