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景
摘 要:近年來,信息技術的出現給社會大眾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而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有效結合也將教育教學推向了一個新的層面。本文通過了解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結合有效結合的意義,探究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效結合的措施,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效率,推動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信息技術;有效結合
引言: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著各個行業的發展,同時也推動著教育的發展,大部分學校在開展教學活動中已經逐漸融合了信息技術,但這遠遠不夠,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才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占據重要的地位。
1.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結合有效結合的意義
小學語文的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融入信息技術能將抽象單一的知識變得形象生動,同時能增強學生學習的熱情,除此之外,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能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開展的教學活動只能帶給學生文字的感受以及教師教授知識過程中的聽覺感受,而信息技術的融入將單調的文字變得形象生動,帶給學生視覺與聽覺雙重的感受,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2.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效結合的措施
2.1課前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的教學不單純是生字詞語的教學,大部分的課文內容如果僅靠文字的講解則很難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得一些事物和現象學生無法真切地體驗到,因此,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將抽象的內容變得形象,將靜態的文字通過視頻動畫以動態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白鯨》這一課時,大部分同學可能沒有見過白鯨這一海洋動物,對它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會遇到一些阻礙,此時教師可以在上新課前進行這樣的新課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請你們看一些動物的視頻怎么樣?(老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白鯨的視頻)學生在觀看完視頻后由教師提問,你們知道這個視頻的主角是誰嗎?同學們,對于白鯨你們又了解多少呢?誰能來說一說,學生在回答結束后,由老師向同學們簡單介紹一下白鯨,白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白鯨在鯨家族中體型較小,通體雪白,生性溫和,聰明可愛。(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出示一些白鯨的圖片),通過這樣的新課導入,引導學生對白鯨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同時通過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觀看完視頻后老師的提問則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只依靠單調的文字去發揮想象,解決了學生理解困難的問題,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2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學任務的完成是教學過程的重點,老師也十分關注是否按期完成了教學任務并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為了達到預期的制定的教學目標,教師會嚴格把控課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雖然沒有浪費時間,但確忽略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教師為了節省時間,利用有限的時間給學生灌輸大量的知識,在課堂上教師縮短甚至剝奪了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學生在這樣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下,會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將被動的學習變成常態,從而影響學習的效率。因此,為了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情境的創設是必不可少的,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則能有效地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原本單一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草蟲的村落》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標準的朗讀課文的音頻,帶給學生聽覺上的享受,引導學生進入草蟲的村落,感受作者眼中美麗的草蟲村落,之后教師在要求學生自讀課文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包含各種昆蟲鳴叫聲的音頻,利用聲音和文字帶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加強文字帶給學生的刺激,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中文字的描寫,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大自然的美麗。
3.結束語
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抽象的知識理解起來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因此,此時在教學活動中融入信息技術則能通過視頻、音頻、動畫圖片等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具體,帶給學生直觀的體驗,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王云秀, 陳潔.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J]. 新課程(小學), 2015(12):118-118.
[2]于淑芬.淺論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結合中卓越課堂的構建[J]. 中國校外教育, 2019, 662(6):168-168.
[3]譚麗娟. 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J]. 發明與創新(教育信息化), 2014(6):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