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傳慧
摘要:211生物課堂迎合課改的要求,采用分層教學,能夠實現因材施教,充分發揮每一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課堂的三個環節中,每一環節的任務難度逐步提升;同時在每一個環節里,任務設計也是采用關卡式遞進,并且環環相扣,每過一關,學生都會有非常大的成就感,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關鍵詞:分層教學 任務驅動? 211? ?生物課堂
一、我的211生物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的背景
在山陽中學任教期間,很開心的是我能經常聽到生物組各位老師的課程講解,備課思路,評課策略等,從他們身上汲取到了很多寶貴的財富,他們上課或幽默風趣,或一字點睛,或師生一體。回想起我高中時的生物課,生物老師總是能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總是會用親切幽默的方式讓我們輕松掌握知識,老師那種課堂的魅力會神奇的吸引著我們班的同學去主動學習生物,所以我深深的知道,對學生來說老師的魅力很重要,學習的興趣也很重要。因此我一直在努力學習,像這樣的魅力老師靠近。
這些優秀的前輩們,課堂上總是非常注重培養學生自學和探究能力,注重課堂的精,突出重點和難點的突破,而不是知識的泛濫。我也非常欣賞這一類的教學設計。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逐步推行,新課程標準對高中生物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教師要善于啟發學生的思考,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在科學素養中就明確要求科學探究,科學思維的落實。我所任教的班級,學生的水平層次差異較大,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又能實現高效課堂,這是我始終在考慮的一個問題。結合長期的教學實踐與探索,我探索出了適合學生也適合我的一種教學模式,即我的211生物課堂。
二、我的211生物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的意義
1、關卡式任務驅動分層教學模式能夠迎合高中學生的心理特征。
中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學習能動性差,但好勝心強,攀比欲望強烈,而我的211生物課堂始終遵循關卡式任務驅動,分層教學,仿照了常見的游戲模式,由簡單的關卡逐漸向稍難的關卡遞進,逐步提高,迎合了學生的喜好。因此,該模式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同時也符合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心里特征,并且做到了因材施教。
2、關卡式任務驅動分層教學模式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關卡式任務驅動分層教學模式根據學習目標的要求,將學習任務從簡單到難設置成不同的關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自己的速度自主完成相應的關卡。因此學生的自主度很大。
3、關卡式任務驅動分層教學模式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就感。
該模式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步驟,這樣能夠充分調動大多數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學生可主動地完成自己相應的學習任務和目標,完成每一步,都會有成就感,從而提升自己學習生物的欲望。
三、我的211課堂教學模式的結構
1、211的含義
211工程是我國為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迎接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而實施的。它是我國推進高等教育發展所采取的重要舉措,是促進高等教育與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一項重要措施。這一工程的實施對提高我國高等教育水平,促進科學技術和文化發展,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能力,實現高層次人才的培養,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針對高中生而言,211大學就是他們夢想起航的地方,也是大部分高中學子的目標所在,因此我的211是他們每天都能看見的211,希望給學生以激勵和警示,讓他們知道堅持的力量。另一方面211中的2代表的是課堂上20分鐘的自我探究與展示,中間一個1代表的是10分鐘的回扣課堂,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履行社會責任。后一個1代表的是課堂10分鐘的量力而行,總結拔高階段。
2、211課堂結構的設計
211課堂以關卡式任務驅動分層教學為主線,以學生的自我探究,合作探究為抓手,實現因材施教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課堂的前20分鐘是學生探究展示的過程,在這個階段學習內容整體比較基礎化,基本能保證百分之九十的學生能夠輕松完成;第二個階段的10分鐘為學生學以致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履行社會責任的階段,這個階段較上一階段而言,難度加大,但基本保證百分之60的學生能夠完成本階段的所有內容;第三階段為總結拔高,量力而行的階段。本階段相對而言,難度較大,需要學生靈活的思維,熟練的知識底蘊方能完成,這是為部分頂尖學生所設計。在211課堂的三個環節中,每一環節的難度逐步提升;同時在每一個環節里,任務設計也是采用關卡式遞進,并且環環相扣,每過一關,學生都有很大的成就感。
3、課外拓展作業與課堂過關情況相掛鉤
本節課結束的時候查看每組學生過關情況,然后再根據該組學生的過關情況布置相呼應的課外拓展作業。整體遵循所過關卡少的同學,作業量大內容簡單,所過關卡多的同學,作業量小內容難。正真做到因材施教。
4、名師在線,隨堂指導
我在每一個班級都分別指定2到3名生物學習能力較強學習速度較快的同學,作為該班的小老師,這些小老師在每節課上課之前都需要提前學習本節課的所有內容,在我的指導確認后才能在課堂與課后隨時指導幫助其他同學。
5、多元化評價
在教學評價上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他對自己相應任務的完成狀況給與合理的評價,同時在課始, 課中,課末,根據課堂情況隨時隨地對每一個成員,每一個小組,每一個環節都要及時評價,以及小組長,小老師的工作表現也要納入評價的范疇。并將評價結果記錄在冊。
四、我的211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結果
我的211課堂教學模式經過近乎一年的實踐,教學效果明顯,利用這種教學模式的班級,教學成績穩居同層次前列,并且超越上一層次的很多班級。最重要的是,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非常濃厚。但這種教學模式畢竟處于探索階段,還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我堅信經過長時間的實踐反思再實踐,這種模式會變得越來越成熟。
總之,我希望我的211生物課堂關卡式任務驅動分層教學模式在將來能夠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充分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的均衡全面發展,同時幫助并促進基礎較差學生的成長,正真貫徹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講解為輔的教育理念,呈現出每位學生都在努力,每位學生都在成長的美好畫面。
參考文獻:
[1] 聶德敏. 生物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 江漢學術, 2001(s1):183-185.
[2] 陳水清, 何應華. 生物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 中學生物教學, 200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