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杰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技術與教育的融合,使教師面臨巨大的挑戰,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勢在必行。同時,當前我國的職業教育飛速發展,中職教育承擔著培養社會中低端人才的重責,中職教師不僅需要掌握豐富的學科內容知識、扎實的教學法技能,還要不斷學習研究教學技術知識,將教學技術有效地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知識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關鍵詞: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問題
信息化教學的發展對教師的教學要求日漸提高,特別是中職教師在中職教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擔著培養社會中端人才的重責。中職教師不僅需要掌握全面的學科知識,扎實的教學技能,而且需要掌握必要的教學技術知識,并將其有效地用于課堂教學,以此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調動學習積極性,培養對學科知識的興趣。我國目前的職業教育規模非常大,在全世界首屈一指。自從“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和實施之后,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關注下,我國的職業教育體系日趨完善,規模不斷擴大,預計在2020年,我國的中等職業教育在校人數激增,將超過高等職業在校人數。所以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良好,這就必然需要中職教師提高自身教學素質,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來參與教學工作。
一、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涵義
在以往的眾多研究中,有很多學者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進行了研究,不同學者有不同的認識和研究方向。有的研究者構建了能力模型,有的研究者界定了能力維度。縱覽文獻,涉及到信息化教學能力內涵的文章不多。其中,馬若明老師指出信息化教學能力是指教學人員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科學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實現教學過程全優化的能力。這個就是將信息化滲透到教學的各環節。王衛軍老師認為信息化教學能力,是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的,利用信息資源,從事教學活動、完成教學任務的綜合能力。這也是在教學活動中滲透信息技術的能力。而趙健在其論述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途徑時指出,實現技術與教學法、學科知識的全面融合是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筆者認同并借鑒此觀點,因此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定義為: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將技術知識與教學知識和學科知識全面融合并應用的能力。
二、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存在的問題
在結合前人對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研究的基礎上,筆者總結出當前我國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所表現出的問題。
1.對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的認知存在不足
當前中職學校對教師信息化教學的認知還存在不足,單純地認為提高教師的信息化能力就是增加信息化多媒體設備,但對設備的應用以及效果沒有考核。同時,很多學校還是將一些具有考核指標的項目放在首位,如過多關注各類技能大賽,而忽視教師在信息化教學的能力提升。教師自身對信息化教學認知也不夠,尤其是一些年齡偏大的老教師,不愿意采用信息化教學,甚至排斥。
2.學校考核力度不夠,教師缺乏動力
當前的中職學校不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信息化教學的應用,更沒有相關的考核激勵機制,教師是否采用新型的教育教學手段,完全是教師自己設計。信息化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教師需要在課前、課堂、課后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組織整個教學過程,教師的這些付出得不到精神或物質上的獎勵,就使得很多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對信息化的應用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教師也更不愿意花時間去創新研究。
3.對信息化教學媒體的有效利用率低
很多的中職學校重視多媒體設備的配置。因為當前各類評估都會把信息化的硬件設備投入作為硬件指標,所以很多中職學校就加大了信息化硬件投入,如為每一位教師配備計算機,為教室增加多媒體教學設備,增加學生人均計算機臺數等。同時,類似于國家示范類中職學校還有財政的專項補貼,用于學校的信息化建設,如網站平臺建設,系統建設,校園網建設等軟件建設和硬件配套的支持,使越來越多的中職學校具備了良好的信息化教學設備。據筆者對幾所中職學校的調查來看,有86%的中職學校具備了充足的多媒體教學設備,但在一學期的教學中,有22%的老師沒有使用過多媒體教學。據筆者訪談而知,用過多媒體教學的教師,也不會在每一次課都會使用多媒體,如其中一位老師提到的“部分課程采取全科多媒體教學(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生涯規劃),部分專業課程采取多媒體和板書教學相結合(專業理論課的實例、需要圖片音像資料展示時)”,也有教師甚至提出“很多教師的多媒體的教學無非就是把板書設計成PPT而已”,這樣的問題也是值得探討的。
4.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不平衡
從當前總體來看,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處于中等水平,對學科知識和教學知識的掌握較好,對信息技術掌握及應用較差,它們的發展還受教師任教科目、年齡等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發展不平衡。一般情況,理科類教師在技術知識及應用中較好,但藝體類教師在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方面較差;年輕教師缺乏教學知識,年紀大的教師缺乏信息技術知識及運用能力,所以年齡結構制約著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整體發展。
5.整合知識能力不足,資源共享合作不力
教師的教育教學過程,是經驗積累的過程,是知識有效運用和整合的過程,并促使能力不斷提高。當前我們的中職教師具備了一定的教學知識、學科知識,但是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能力還存在很大的不足。我們有一部分教師不具備獨立進行信息化教學資源的設計和開發能力,有一部分教師又欠缺整合學科教學知識的能力,如果學校較少開展相關的教研活動,讓教師進行相互的溝通學習,共同探討,資源共享,這樣就導致了學校與學校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因需求不同,各自為政,重復建設,缺乏交流,無法快速地提高整合知識的能力。
三、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對策
1.提高認識,保證利用率。想要提高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的能力,需要不斷提高教師的認識,讓教師知道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好處,并鼓勵教師多使用。提高使用率,學校甚至可以將多媒體設備利用率作為教師教學的一項要求,使教師利用多媒體有硬性的要求,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多媒體設備的使用率,為教師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提供了充分基礎條件。
2.制定考核機制,給予獎勵。學校制定相關的考核機制,鼓勵教師教師合理運用信息化教學媒體,尤其是對于那些利用信息化媒體在課前、課堂、課后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組織整個教學過程的教師給予獎勵。
3.加強培訓,提升能力。為了不斷增強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水平,學校可以利用線上和線下的培訓,來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同時,教師之間或教研組之間可以提倡協作互助“一對一”“一對多”的學習方式,使年長的教師和年輕的教師結對幫扶,并采用差別化要求,對年長的教師要求掌握基本的信息檢索和電子教案制作方法,對年輕的教師要求制作精美的課件和微課。年輕教師帶動年長教師提升信息化技術能力,年長教師帶動年輕教師提升教學知識能力。
4.教師合作,整合能力。學校教師能力水平不一,有的教師教學能力強,有的教師學科知識水平高,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合作開發項目課程,做同一課程的項目設計,可有效提升教師的整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杜小玉,李玉斌,郭卡,實踐性知識視角下中小學教學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09-23:45
[2]孫步鮮,馬小山.淺析淮安市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制約因素[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