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兵
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也不得不面臨大氣污染逐漸惡化的問題。大氣污染給人們健康生活、工作都帶來了消極影響。為了解決大氣環境污染的問題,各個國家都加大了治理力度,引用先進技術實時監測大氣環境。圍繞大氣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性,分析當前大氣環境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觀點,但對大氣環境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仍然較為淺顯,對于更好地發揮大氣環境監測工作的功效,仍然需要討論與研究,希望通過簡單的探討,可以為后期研究者提供適當的借鑒參考。
關鍵詞:大氣環境監測;問題;優化策略
大氣環境監測工作成為保護環境重要的一項工作。新的發展時期面對嚴峻的環境問題,環境監測工作已成為必不可少的任務[1]。大氣環境監測對于大氣環境質量的分析,制定科學合理的預防治理措施,保護環境,從而減少環境破壞對人以及其他生物的影響。
1? ? 大氣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性
環境污染以及大氣污染對于人們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并逐漸引起全世界人民廣泛的關注。目前,空氣污染已成了不得不解決的問題。環境污染對于人類、植物、動物的生存和發展影響是巨大的。來自于工業、交通、生活、農業排放的人為污染源是導致空氣污染的元兇。由于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峻,對于整個社會中的人類、各種生物的生存現狀都會有所波及。基于此,必須提出科學合理的預防治理措施來改變當前環境污染的現狀,在此過程中培養專業的技術人員,研究、發展、完善大氣環境監測技術,不斷升級監測工作能力水平。對于大氣環境質量的實時監測和遠程監控,能夠及時準確地確定大氣環境的空氣質量水平,基于實時監測來判斷空氣質量是否達標,科學地制定大氣污染的防治規劃和對策[2]。只有實時監測大氣環境現狀,提出有效的預防治理措施來減輕污染帶給人類發展的消極作用。根據大氣環境詳細的系統監測,及時對于環境中存在的問題治理控制,我們生存發展的基礎—大氣環境才能得到保護和凈化,才能保證人類與其他生物的生存與發展。
2? ? 大氣環境監測具體工作
大氣環境監測對于環境中的污染源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定時定點的觀測。根據實時觀測的不同污染源的分布規律、污染源的數值來進行環境測評、預報和研究。監測出的大氣環境數值準確直觀地反映了當前環境質量和污染源的排放情況。對大氣環境的實時監測,能準確收集大氣中各種因子的數值并對大氣環境質量進行判斷。為分析大氣污染現狀,提出有效的預防治理措施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撐。我國在大氣環境監測中規定主要的監測對象分為空氣常規污染因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為排放的污染源越來越多。臭氧、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顆粒物PM2.5也成了重要的監測對象。對這些因子進行布點實時監測,從而對環境進行判斷,評估是否符合國家標準,提出預防解決大氣污染的有效措施,是目前大氣環境監測工作的主要內容。
3? ? 大氣環境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3.1? 環境監測難度較大,成果不明顯
在經濟發展中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人類面對的一大難題,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環境問題也同步高速發展。人類使用冰箱排出的氟利昂對大氣臭氧的破壞、白色垃圾、全球變暖等問題都讓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變得脆弱不堪[3]。人們的保護環境意識已有了提高,國家政策也開始重視保護環境,各種各樣的大氣環境監測措施開始被實施。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峻,大氣環境監測的難度越來越大。目前,我們只能進行一些基礎大氣環境監測和較低成本監測內容,無法達到實際大氣環境監測的需求,所以對于環境的改善與保護的效果都不明顯。只有保證大氣環境監測中的功效,準確無偏差地收集到大氣環境中各個污染因子的實時動態,才能更好地提出預防治理辦法。
3.2? 環境監測設備不完善
目前,保護環境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一系列的措施也已經表現出人們環境意識越來越強。但我們也不得不面對現有的大氣環境監測設備與實際監測需求之間的差距。無論是大氣環境監測的設備,還是專業技術人員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無法及時地對大氣中有些污染源進行監測與分析,就導致大氣環境監測的效果無法更好地發揮。環境問題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設備的不完善導致無法準時掌握空氣環境中污染物的準確數據。不僅會影響針對目前環境現狀提出預防治理措施的準確性,也影響了人們對于環境破壞的判斷力。
3.3? 監測設備體系不完善
在環境問題出現的初期,無論是科技設備還是人們的觀念都忽視了環境問題的重要性,環境問題的改善和發展逐漸成為被重視的問題。環境問題的迫切性使大氣環境監測設備體系初步建立,但發展不夠完善。隨著經濟高速發展,環境日趨變差,由于監測設備體系不完善,一些大型的監測設備未及時地投入使用,加上一部分監測設備的生產投入使用價格昂貴,無法覆蓋式投入使用。監測設備體系發展與環境破壞發展不成正比,監測設備配置不合理,實際監測任務與監測需求不匹配的問題都導致了大氣環境監測設備無法對大氣環境進行監測,無法準確地判斷大氣環境中各種污染因子的數據。
3.4? 大氣環境監測工作的優化策略
3.4.1? 培養專業人才,優化環境設備
想要發揮大氣環境監測的作用,就必須研究開發使用符合實際監測需求的大氣環境監測設備。并在環境監測的使用功能中考慮監測設備的生產成本,達到效率與成本的雙重統一。環境監測的過程中需要相應的專業人才,對于環境監測過程中數據的收集與分析,基于監測的結果提出預防治理措施都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4]。專業技術人員由于受過專業的訓練,能在分析過程中及時發現環境問題,對于監測設備的使用以及監測數據的分析過程都能促進我國環境監測技術不斷提升。
3.4.2? 優化監測設備體系
在大氣環境監測過程中,監測設備體系的完善能加強人們對環境全面的監測。優化監測設備體系是改善大氣環境監測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改善環境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全面的環境監測設備體系能更好地改善環境問題。監測設備技術管理體系的優化升級,需要收集大量的建議,分析當下監測技術管理體系的缺點,并及時地修復調整,才能使我們從各個方面增強對大氣環境監測的能力[5]。在此基礎上,技術人員利用專業知識對實時監測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評估。大氣環境監測過程中做到每個環節的有序配合,避免因為監測設備技術管理體系的不完善,而導致失去對大氣環境質量最精準的判斷。
3.4.3? 健全環境質量監測制度
對于不同地區,發展的經濟側重不同,環境污染防治重點有所不同。在大氣環境監測中要明確制定大氣環境監測的方案,科學地制定環境質量監測范圍、項目等。在制度框架中嚴格執行大氣環境監測工作。與此同時,不能一味地重視經濟發展,環境質量水平也應該成為不同地區發展水平的量化標準。不同地區之間雖然環境污染防治重點有所不同,但環境污染監測治理也有共同點。應該建立大氣環境監測的聯合體系,從而完善環境質量監測制度。
4? ? 結語
經濟的高速發展也帶來了環境的日益破壞。健全大氣環境監測工作體系,在對大氣環境監測過程中,準確實時監測,收集分析數據,判斷是否符合環境質量標準,基于對環境準確地判斷后提出預防治理的措施,能有效地防治和解決環境污染。但在大氣環境監測中我們仍然面對大氣環境監測設備不完善、監測設備體系的不完善等問題。這也就需要我們在完善大氣環境監測工作的過程中,更新監測設備建立完整的監測設備體系。但是,環境問題的防治和保護,如果僅依靠監測設備、技術是片面的。科學技術的發展能緩解經濟發展中帶來的負面效應,科學合理的技術分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環境問題。與此同時,不可忽視的就是人們必須要養成保護環境的意識,保持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參考文獻]
[1]張魯芳,于亮辰.大氣環境監測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1):115.
[2]劉麗麗.大氣環境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村科技,2016(16):73.
[3]施月華.大氣環境監測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視界,2014(35):319.
[4]高海臣.淺談大氣環境監測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措施[J].山東工業技術,2016(14):91.
[5]何文光.大氣污染問題的環境監測及對策研究[J].化工管理,2015(3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