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琛
【摘 ? ?要】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提問,是小學英語課堂上的一項極其重要的環節,教師們必須要利用好課堂提問,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們在設計問題時應當兼顧課本教材內容和學生生活實際。首先,設置開放性的問題,尊重學生的答案;其次,提問突出重點,加強思考;最后,結合故事情境,做好知識銜接。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課堂提問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018
課堂問題的設計和提出將會把學生引向一個更為高級的階段,訓練學生綜合概括和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完成從知識汲取到能力飛躍發展的一個過程。課堂提問不僅僅是在課堂中啟發學生的思考,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學習興趣的一種方式,還是在學習生活中加強師生溝通,和諧師生關系的一種方法。但要達到一切有效作用的前提就是,將課堂提問設計得科學合理。在課堂教學的不同階段,針對學生的課堂反映以及目前學生的認知能力,教師要為學生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將課堂提問穿插在學習任務之中。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在完成學習任務之前達到啟發學生思維的作用,或是在任務進行過程中,起到引導學生學習方向的作用,或是在臨近課堂結束時,達到為學生整理思路總結知識的作用。這樣才能有助于小學英語教師構建更為高效的小學英語學習課堂。
一、巧秒設置開放性問題,尊重學生的答案
開放性問題,就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小學階段是學生最具創造力與自我意識的階段,以往的學生大多數受到了傳統教學的影響,抑制了自己的個性與創新,也埋沒了自己的潛能。設置開放性的問題,是希望學生的個性不遭到破壞,讓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見解,一個問題不一定非得要一個正確答案,要讓學生盡早地意識到,只要是言之成理,自己的想法可以表達,可以被認可,要讓學生養成思考的習慣、質疑的習慣。這樣才能發展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這樣才能培養出這個社會所需要的創造性人才。例如,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當別人向你問好說“How are you?”時,除了“I’m fine.Thank you.”以外,你還能回答一些什么呢?此時,學生已經學到了一些新的問候語,綜合所學知識,學生可能會說“I’m ok.”,“I’m good.”,或者是回答自己的近況等等。這就是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的答案,想到什么都可以表達,也加強了學生對于問候對話的實際應用能力,學生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可能會對此印象深刻,明白很多問題不止一個標準答案,學習起來自然更加靈活
二、針對性的提問要突出重難點,加強學生思考
英語學習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剛接觸,還沒能培養出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抓住重點,將重難點首先進行理解與領悟,才能讓接下來的學習進行得更加順利。學生先解決了重難點這塊“大石”,學習壓力也就相對減輕,才能夠培養英語學習的興趣。畢竟,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若教師不能幫助學生抓住有效的知識點,小學生無法自己整理課堂知識,樹立學習內容,從而也無法從課堂教學中獲得任何真正實在的內容。例如,在學習三年級下冊“How many?”時,本課的重難點是要讓學生知道many后面接的是可數名詞,并且是名詞的復數形式。因而,教師可以本書很多個同類型句子,讓學生觀察句子中名詞,然后提問學生這些名詞都有什么樣的特點,接著啟發學生一步步發現名詞的復數形式,加深對句型的印象。接著教師可以進行一些游戲與放松,學生便會明白教師的突出講解,是為了證明這是本課中的重難點內容。
三、問題提出要結合故事與情境,做好知識的銜接
教師的提問可以建立在故事或者情境之上,使教師的提問不那么突兀,學生在有效的教學情境中,也更容易理解教師的提問。小學生有時對于教師的故事陳述與情境建立無法集中精神地聽完,適當地提問也是對學生注意力的拉回。并且提問也能夠作為知識點串聯的工具,讓學生及時跟上教師的思路,朝著教師所指引的方向前進。可以說,是情境的創設讓問題的提出變得更加自然,也是問題的提出讓情境的創設變得更加自然。例如,在學習三年級下冊“Welcome back to school”時,教師可以建立情境:過完了寒假,大家又回到學校進行學習,這個學期班上來了一位新同學。值得興奮的是,這是一位外國同學。那么大家面對這位外國同學有什么問題想問呢?學生自然會想到要問一問這位新同學是來自哪個國家的孩子,教師就可以順利引入要學習的新句型“—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教師可以點同學進行回答,有些預習了課文的同學甚至可以直接用英語回答出來。如果要講到下一個內容:詢問家庭成員的句型,教師則可以重新提起新同學,提問學生還有沒有其他的問題等等。
總之,課堂提問是為了輔助課堂變得更加高效。教師要熟悉教材內容,根據課堂情況的變化與學生的實際反應,提出更多具有針對性的問題。讓課堂提問這個環節變得更加靈活,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特性,立足于實踐,打造更為有效的教學課堂。教師需順應當下教學改革,關注學生的學習感受,以刺激學生學習興趣為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潛能,讓學生能在小學階段從英語學習中收獲知識與快樂,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培養一定的英語運用能力。盡早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夠讓學生盡早地意識到學以致用的含義,在實踐中取得的成就感,將成為學生今后學習的有效助力,讓學生在學習中發揮自己的個性,全面發展自己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偉.課堂提問小議[J].青海教育,2004(4).
[2]趙立銘.課堂提問的作用和技巧[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