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開始轉向城市發展,在這一城市化進程中,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群體──農村留守兒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也日益突出,特別是英語教學現狀不容樂觀。本文將通過分析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以及農村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來積極探索解決對策,以改善農村英語教學現狀,促進農村英語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英語教學;現狀;對策.
一、農村留守兒童現狀
1.家庭現狀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而留在戶籍所在地,并需要其他監護人照顧的年齡在十六歲以下的孩子。據調查顯示,中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已超過了5800萬人,平均每四個農村兒童中就有一個留守兒童。其中57.2%的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兒童是父母同時外出。由于父母不在身邊,這些孩子大多數由祖父母輩監護,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孩子與父母長期分開,聚少離多,“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確引導,學習上缺少輔導,心理上缺少疏導,行為上缺少教育” ,以至于這一特殊群體普遍缺乏家庭的關愛與教育。
2.身心健康
家庭是個人生活的主要環境,也是兒童出生后對他影響最大、最直接的環境,兒童在這里所獲得的教育影響是十分久遠的??梢哉f,兒童在他的家庭中學會了對環境的適應方式,同時也打下了心理健康基礎。②農村留守兒童長期“留守”在家,缺乏父母的關愛和完好的家庭教育,使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及心理負擔,這極大地影響著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導致了留守兒童在性格和心理上容易出現自卑、孤僻、逆反和悲觀消極的心理特征。這些心理問題若得不到及時正確地引導,很容易導致兒童行為或性格上的扭曲與偏差,所以“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問題是不容忽視的。
3.教育環境
德國著名教育家福祿貝爾曾指出,“學校必須與家庭取得聯系,學校和家庭的一致,學校生活在某些和家庭生活的一致,是兒童時期完善教育的首要的和不可缺少的條件。”③對于“留守兒童”而言,學校是他們除了家庭以外的另一個生活和學習的場所,但由于農村的教學條件受限,農村學校的教學環境較于城鎮學校是相對落后的。大多數農村學校的基礎教育及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教學理念也相對過舊。學校除了智育教師外,其它德美育教師是較為缺失的。一位教師可能同時身兼數職,而專門的心理和生活教師基本沒有。這群留守兒童本身由于特殊的家庭環境而缺少關愛,性格又較為孤僻,在學校老師又很難給予每個孩子更多的悉心關懷,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孩子想要受到完善的教育是很難的。
二、農村留守兒童英語學習現狀
1.英語基礎薄弱,興趣不高
由于農村師資力量不足,許多農村學校在小學幾乎沒有開設英語課,有的即使開設了也形同虛設,被當作副科對待。調查數據顯示,100多名學生中有12名學生小學根本沒有學習英語,有42名學生在小學三年級接觸到英語,但由于教師對英語重視不夠,致使學生認為英語是副課,從而導致學生對英語缺乏興趣,接受能力差。④ 對大多數農村孩子來說,英語是一門全新的課程,由于沒有一定的英語學習基礎,他們往往從一開始就感覺英語學習十分吃力,并且隨著課程內容的深入復雜,許多學生便打起了退堂鼓。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大多數“留守兒童”由于性格比較孤避內向,有的甚至不愿意開口說英語,模仿能力也較弱,久而久之學生們便對英語喪失了學習信心與動力。
2.英語教學環境落后
在農村地區,由于經濟落后,許多鄉鎮學校教學條件都有限。一方面,農村學校英語硬件設施不足,許多學校沒有多媒體教室、語音室等基礎設施,滿足不了英語教學中所需的情景化教學,教師光依靠書本很難為學生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另一方面,農村學校的英語師資力量薄弱,正規英語專業的教師少,大多數非英語專業的教師年紀大了,教學理念滯后,陳舊的教學方法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難以適應新時代教學目標的要求。而剛畢業的英語專業教師雖有較強的專業理論知識,卻由于缺乏教學經驗,教學成效也不明顯。
3.重視程度不夠
由于農村遠離城市,文化程度不高,許多農村家長對英語認識不夠,認為語數才是主課,英語可學可不學。另外家長的英語知識能力有限,對孩子英語學習的監督與指導也無法實現。家長無法給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自然也難以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除此之外,一些農村學校對英語也不夠了解與重視,學校把英語當副科安排,缺乏課程硬件設施,英語教學活動也極少,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積極性。
三、農村留守兒童英語教學對策
1.加強對英語教學的扶持,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農村學校普遍處于師資力量薄弱,硬件設施缺乏的狀況。面對這一問題,政府及教育部門應加強對農村學校的扶持力度,為農村學校提供必要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建立良好的人才引入和流動機制,解決英語教師師資缺乏的問題。同時,定期對農村英語教師進行培訓,給予農村英語教師學習的機會與平臺,鼓勵城鄉英語教師合理流動。農村中學英語教師可以到城市感受和學習城市英語教學成果,來自城市的教師也可以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帶到農村中學去。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交流,真正有效地加強農村英語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升農村英語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
2.增強學生自信心,調動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學習的一塊敲門磚。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泵鎸Α傲羰貎和庇⒄Z學習積極性不高這一問題,英語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來調動學習積極性。英語課堂可以不再是一味地枯燥地灌輸,也可以是生動活潑的有趣的課堂。教師可以根據各個年齡層學生的心理特征,采取多種方式教學,為學生創設寬松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同時,教師應建立有效的激勵制度,多采用激勵性評價來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也只有當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了,興趣建立了,他們才能真正地融于課堂,成為學習英語的“主人翁”。
3.轉變觀念,提高重視度
英語作為一門國際化的語言,它的應用日益廣泛,它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否認的。所以不管是學校、教師、家長還是學生,都應該轉變思想觀念,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學校,英語教學實施的軍事重地,應不斷與時俱進,加強英語教學活動的建設,為學習者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教師,英語工程建設的軍師,也應重視自身專業素質的提升,及時更新教育理念,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來為英語教學事業出謀劃策,組建出一支優秀的教學隊伍。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力軍,更應增強自身學習“主人翁”的意識,樹立學習自信心,鼓足士氣,攻克英語難題。而家長則是學生背后的助力軍,家人的關愛與期待是學生們學習的動力,家人的付出與支持也會讓學生的汗水與努力充滿幸福感。
總之,無論是政府或是教育部門,學?;蚴墙處煟议L或是學生,都應積極參與到英語教學建設中來,唯有認清農村“留守兒童”英語教學現狀,采取相應的措施與策略,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推動農村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何曉龍,淺談農村兒童英語學習對策,亞太教育,2015(29):139-140
[2]璽璺,兒童心理障礙個案與診治,[M],廣州:廣州出版社,200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