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摘要:我國許多企業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進程中都普遍存在企業管理中沒有規劃、企業內部管理制度混亂、管理權力被濫用等對企業發展不利的情況。企業管理的規范化是促使企業發展的基礎,市場的運行、企業交易的方式和各部門之間的競爭關系,都是企業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怎么通過企業管理讓企業保持活力,激發員工工作的主動性和熱情,利用市場化的企業管理運行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企業管理;市場化;創新管理機制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行業的競爭都顯得異常激烈,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如何生存且長期發展下去,是企業內部管理者需要思考的問題。從企業內部入手抓好企業管理工作,通過建立健全企業市場化機制,讓企業每部管理拋棄傳統化的行政管理模式,創新企業管理辦法,建立健全企業內部資源配置管理制度,將企業管理向市場化信息化的方向推進,才能讓企業得到長期穩定的發展,展現出新的面貌。
一、中國市場化改革的意義
在資源配置中市場要發揮其主導作用的理論被提出后,相關政府部門就放寬了市場改革中企業發展的限制,讓企業運營發展能夠更加自由,增強了企業管理的自主能力,為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有效發揮了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市場發展程度更加自由,也為許多企業創造了發展的時機,讓企業發展更具競爭力,本著優勝劣汰的原則,也為我國的經濟發展迎來新的景象。企業必須擺脫對政府的依賴,以企業自身優質的發展為前提,轉變發展模式,才能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讓自身企業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市場化改革中尤其突出的就是國企的改革,國企在之前過多的依賴政府而發展,但是市場經濟的發展促使國企開始逐漸轉為獨立運營,企業缺少了資源供給,又沒有創新力和競爭力的情況下,難以維持國企的發展。而不少私企也同樣面臨競爭力低的情況,管理模式單一沒有創新力同樣也讓私企發展腳步困難。所以企業在市場化發展中,要不斷完善自身的管理方式和潛能,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二、市場化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1、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各行各業大大小小的企業層出不窮,大的公司之間搶占資源,同時吞并小的公司,小公司相互合并或者被同類型的大公司擠壓資源等現象不斷出現。如果企業不能在市場化的競爭中加強管理,找到符合自身優勢的發展道路,就會很容易被其他公司所取代,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必須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才不會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淹沒。企業市場化的改變,能夠將企業的整體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讓企業內部員工首先適應內部的改變,在各個環節上適應市場化的發展速度,讓員工循序漸進的跟隨企業發展做出改變。企業內部的問題在管理過程中就會很容易暴露出來,從而促進企業根據暴露出來的問題做出調整和改變,讓企業實現效益最大化,維持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不敗的位置。
2、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企業在發展中的中流砥柱就是員工,員工的專業的程度、對工作的投入性以及在工作中的積極性都是企業發展的關鍵,當員工在工作上得到肯定時,就會更加將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更加努力的工作,渴望得到更多的肯定。在市場化的環境中,企業內部管理的運行機制就是以此為基礎制定的。企業內部不同部門之間的競爭,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員工的凝聚力和工作的積極性,員工之間的良性競爭,也是促使他們積極面對工作的動力,而企業管理中的激勵機制則鼓勵著員工和部門不斷地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在這樣積極向上的氛圍中,員工為了實現自我價值,為了自己的業績和部門的總業績,而更加努力,為企業發展創造了雙贏的局面。
3、規范化企業管理
企業市場化機制的建立不是部門之間根據自己的想法隨意制定的,而是需要有計劃性的根據市場發展的路徑以及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的,制定的機制對于部門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有明確規定的。一般的情況就是上級部門對下面的各部門之間進行相應權利的下放,并且為各部門布置需要完成的任務,各部門之間再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調整,部門主管根據實際情況再將任務下放給員工,但是其中權利最大的還是企業管理層。
權利的分散一方面可以激發各部門主管的管理激情,讓部門主管有自主管理權,來維持企業內部的平衡和穩定;而權利的分散也不至于讓企業內部產生“一家獨大”的情況,影響企業的發展,在各部門獨自管理的情況下,一旦出現問題,也有利于單獨進行管理,而在企業運行中暴露出的其他問題也便于企業及時進行調整,讓企業管理更加規范化。企業內部的運營也為各部門之間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部門之間產生良性的競爭循環,讓企業一直處于充滿活力的狀態,最終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的目標。
4、創新企業管理模式
在傳統的企業經營中,就是上級將任務布置給下級,下級直接執行,而且各部門之間也沒有利益沖突,企業最終產生的利益會根據職位的高低依次遞減,員工完成基本的任務,拿到固定的工資,在這樣的企業氛圍中,管理層對員工工作沒有要求,對他們創造規定任務以外的利益沒有過多地要求,員工對工作沒有熱情,整個企業呈現出死氣沉沉的狀態,長時間這樣的狀態讓許多企業在發展中被淘汰。
一些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停滯不前就是落后,所以跟隨市場化發展改變企業的狀態,創新企業管理制度,優先學習先進的管理模式,開始全面分析公司的整體發展,改變傳統的內部管理結構,制定長遠的發展目標,保證企業在轉型中能夠適應市場化的競爭,讓企業得到穩步的發展。
三、市場化背景下企業管理的策略
1、激發員工的積極性
企業管理層的創新思想是推動企業管理模式創新的前提,而創新管理模式的重點在于發揮企業員工的積極性。企業發展需要管理者不斷的學習和吸收新的知識信息,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也向著扁平化發展,通過轉變管理模式激發員工的積極性,管理者需要設身處地的為員工著想,讓員工能夠在發展中找到發展的目標和動力,為員工營造出一個積極的工作氛圍。這就要求管理者重視員工在企業中的作用,開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主動的為企業謀求利益發展,讓員工能夠成為自己的“決策人”。
經營者首先創造和諧融洽的工作氛圍,不斷肯定和鼓勵員工為企業做出的貢獻,讓員工在企業中找到自身的價值,這不僅僅依靠某一個員工,而是所有員工凝聚起來的力量達成的,管理者通過創新管理模式,引導員工開發出更多的技能,以量變產生質變為前提,不斷激發員工的創造性,激勵員工與企業向著同一個目標而努力。
2、營造企業積極地文化環境
企業要推行創新模式的發展,也不都是積極正面的影響,在創新改革中企業也同樣面臨著發展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其中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很大可能得不到回報,還為企業基層員工造成巨大的負擔。在市場化的發展之下,企業也需要照顧到員工的精神需求,許多員工在企業發展的重壓之下不敢表述自己內心的想法,這時企業文化環境的打造就可以為員工減壓,讓他們在比較輕松的環境中工作。企業必須意識到在現在的市場發展環境中,企業文化環境的打造,對于留住優秀員工的重要性,讓員工能夠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見、敢于挑戰新的工作,在這樣的企業環境中員工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時也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3、加強企業管理隊伍
企業市場化創新模式改革中管理隊伍的創新也是需要重視的部分,需要培養優秀人才,管理者隊伍的建設和強化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企業想要得到發展,管理者有沖勁、有想法、敢于拼搏才能夠帶領員工突破障礙,迎來新的發展。在市場競爭的浪潮中創新管理隊伍,實現經濟結構產業轉型,讓企業發展在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得到更多機遇,就需要一支勇于創新的管理隊伍。
提升企業內部對于人才的培養,不斷吸納外部的人才資源,建立一套科學嚴謹的管理制度,建立激勵機制和績效考評機制,實行內部晉升制,為員工搭建一個學習上升的平臺,實行優勝劣汰的管理機制,讓企業內部隨時保持新的活力,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置,打造出一支強有力的企業管理隊伍。
四、市場化管理取得的成效
在市場化管理中,企業重新分配了人力、物力、財力,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讓企業員工看到了新的發展希望,管理者也重新有了干勁。任務分配到各部門后,部門管理者和員工會在工作中將各類費用轉化為可以自我消化管理的部分,在價格固定的情況下,節約了一定的成本,由此增加了部門的收入,為部門和企業贏得了更多的收益,員工的收入也隨之增加。在市場化的機制下,買賣雙方利益形成對稱的狀態,有效的幫助企業調節了利益雙方的利益分配,多勞多得的分配方式,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提升,也讓企業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市場化的管理手段一方面制約了企業中濫用權力和管理的漏洞,另一方面也為企業創新發展打開了新的機遇,激發員工充滿熱情的為企業創收,企業也在各方的努力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高速的發展狀態。
五、結語:
企業要在市場化的競爭中穩定的發展,基于市場化的企業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構建企業市場化運營機制,不僅可以降低管理成本,還可以讓員工更加主動積極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各部門之間的良性競爭,可以充分挖掘企業員工和管理者的潛力,在不斷的改進管理機制中,企業隱藏的問題被暴露出來,在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保證企業的快速發展,推動企業走向與市場更加靠近的創新改革道路,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 艾晨.我國市場化改革中的企業管理模式創新[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9).
[2] 劉燕.關于市場化改革中企業管理創新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 2017(15).
[3] 高瀾.淺談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內部市場化[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9(3).
[4] 張治波.企業內部市場化運作管理模式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