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楊明杰 藍晶晶
摘 要 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構建課程標準時,要根據人才培養的目標、教學質量標準體系、人才培養目標以及辦學定位等情況從而來制定教學目標的標準體系。教學質量是高校教育的生命線和最具有特色的靈魂,更是高校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在實際教學中逐漸完善教學質量和教學標準使其能夠滿足時代的需求,能夠在教學中不斷提升高校內涵的建設。而課程質量是教學中最重要的組成,在教學中要制定合理的教學課程標準,將其應用在實際教學之中,這樣能夠有效提升本科院校的實際教學水平,同時還能夠有效提升培養人才的質量。本文主要圍繞著“以學生為中心”理念下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建設質量標準構建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 以學生為中心 課程建設 質量標準
隨著高等教育逐漸大眾化,我國高校層次與類型的劃分越來越清晰,根據人才培養的目標和高校教學目標,向應用技術性高校轉變已經成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共識。 在此背景下,高校培養高素質質量的應用型人才,為社會的經濟發展和建設提供更的人才,而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還要有著非常科學的體系,合理的課程安排,確保構建的課程體系能夠科學化、合理化,能夠更好的實現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課程是高校教學中最重要的組成,同時高校的課程更具有專業水準和鮮明特色,以此能夠滿足培養社會人才的需求。
一、課程質量標準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意義
(一)課程標準是保障教學質量的前提
在高校鑒于中建立一系列完整的教學質量的標準和有效的教學手段對于高校的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夠有效提升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實際教學質量。高校教學質量標準有課程建設的標準、教學與管理、實踐教學以及專業建設的標準等各個環節,它包含了所有的教學環節以及教學管理方面。而課程建設質量標準作為整個教學中最關鍵的部分,對高校教學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河北金融學院,該校課程建設方面的多為評價性體系,精品課程也是建立在評價體系之上,而且精品教學資源只有評分指標較高的才可以使用,這樣的課程建設標準已經失去教育的真正意義,導致課程標準遇到了瓶頸期。
(二)課程建設的標準是以課程評價體系為基礎
課程建設的標準是在教學中對所有的教學環節的各項操作做出標準,而課程評價是對所有的教學課程好與壞進行的評價,根據高校辦學定位和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并在課程建設的標準上對其進行有效的評價,還可以制定課程評價的等級,以此來將其合理的劃分。所以說,要是想要明確得知課程建設的質量,還需要對其進行客觀的評價,使其能夠滿足高校發展的需求。
二、“以學生為中心”理念下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建設質量標準的構建
(一)尊重主體,并掌控好課程與教學質量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是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以人為本的教育。在實際教學中掌握和了解學生的學習策略,教師在教學中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并調整教學尺度,在教學中來配合學生學習,以此能夠達到優質教學的效果。再者,在教學中,還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其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此能夠有更好的學習效果。俗話說“勤能補拙”,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和學習的過程對學生最終的學習結果有著很大的影響。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將學生轉變為學習的參與者、組織者,讓學生能夠在各項課程的學習中充分發揮學生潛能和創新能力。
(二)高校課程教學質量的標準
高校課程建設質量要根據課程建設的標準來定,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管理、以及特色教學等多個方面來制定,并不斷完善教學課程體系。
其一,在師資隊伍與教學資源,要結構合理,所有教師都有著較高的教學水平,這是高校教學課程建立的基礎。并且還對授課教師的專業、職稱以及隊伍規模做出了相應的規定,以此來避免在教學中出現不好的影響。再者,為了能夠確保在教學中能夠順利開展教學活動,對教材的選用要更加的慎重,選擇教材時要強調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規格與適用性。另外,還要注意一點,在教學中要多應用信息化網絡技術,以此來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促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
其二,教學課程與教學內容的設計。在課程涉及與課程內容時,要注重培養學生各項專業技能與能力的發展,在教學中要突破重難點,以此能夠反應出教學課程的新穎性。再者,在教學中要對所有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大綱設計,并對所有的課程進行詳細的說明和整理,以此來改變以往教學中教學信息不對稱的現象,使學生在教學中能夠明確教學目標,從而能夠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其三,檢驗高校教學成果。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下,高校更注重的是學生在學習中所獲得的知識和專業技能,所以,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的角度對課程進行設計。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能夠更好的尊重學生的意愿,而且高校教學課程必須要以學生為主體,這樣才能在學習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徹底貫徹高校教育的整個教學環節與教學內容,為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構建與課程質量提供了發展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川平.質量標準:提高學習質量的立足點[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10).
[2]原梅生.關于評價標準與質量標準的一致性[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