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靜麗
摘要:急診科所面對的大部分都是環境復雜、病情危重的患者,因此對急診護理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本文對當前急診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進行了分析總結,然后從護理理念、護理水平、自我保護等幾個方面探討研究了有關加強和改善急診護理工作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急診;護理;問題;對策
一、當前急診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
隨著急診科重要地位的日趨凸顯,急診科的護理工作目前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比如應急能力缺乏、護理工作人員年輕化、缺乏法律意識、護理人員專業素質缺乏、缺乏正確的護理觀念等等,都對急診科護理工作整體質量的提升造成了嚴重影響,護患的信任程度受到降低,具體來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缺乏正確的護理觀念。這主要是指相當一部分急診科護士沒有形成正確的護理工作觀念,在護理工作開展的時候沒有能夠將患者放在工作重心,也就經常發生大意馬虎、缺乏責任性的表現,導致急診護理面臨巨大的風險。
第二,缺乏較高的專業素質。這主要是指目前的急診護理人員在專業水平和技能上還有所缺乏,這也會增大護理風險。因為在急診科的患者大部分都是重危病人,所以醫護的難度也相對更高,倘若沒有高水平的護理人員,就不能夠準確認知和評估部分病人的病情以及藥物的反應,進而延誤科學護理搶救的措施時機。
第三,缺乏法律意識。在護患關系日趨緊張的今天,急診科護理人員缺乏法律意識很容易導致護理風險的發生和惡化。比如部分急診科護士法律意識淡薄,導致其在護理記錄、日常護理、醫囑執行等方面經常發生漏洞和疏忽,在一些急救護工作過程中遺失了重要證據,為可能發生的醫療糾紛問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第四,護理人員整體年輕化。當前我國的急診護理人員隊伍整體呈現資歷淺、年齡小的特點,大部分護理人員沒有充足的急診護理經驗,所以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經常發生疏忽和錯誤,這也是造成急診護理風險問題的關鍵因素。
第五,應急能力匱乏。這主要指的是一些突發重大事件發生的時候,比如天災、車禍等,急診護理人員沒有充分的急救能力來應對,面對大量的危重患者在短時間內涌入醫院急診,護理人員不能夠對護理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使用,相關操作技術不過關等等對急診護理的質量造成影響,直接造成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脅。
二、加強和改善急診護理工作的對策建議
(一)強化樹立圍繞患者為中心出發點的整體護理觀念
整體護理是圍繞護理程序為中心、以現代護理理念和方法為指導,把護理管理和臨床護理每一個工作環境進行系統化開展的護理工作模式。具體來講,這是護理工作開展的一種全新的理念和指導思想,是結合護理對象的精神、文化、社會、心理、生理等多方面實際需求,提供和個體需求相適應的最佳護理觀念。在整體護理觀念下,護理工作更加重視的人而并非病。具體到急診科的護理工作,其應當從院內延伸到院前,圍繞挽救患者生命為中心,做到現場救濟和快速識別,院內的急救工作從簡單的基本治療護理逐步延伸到能夠組織協調開展多專科的綜合救護,讓重危患者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獲取優質有效的救護。
(二)注重急診護理專業水平和技能的提升
急診護理具備流動性大、準確性與快速性要求高、復雜性大等特點,因此必須要重視對急診護理人員專業技能水平的提升。具體來講,要培養急診護士的評判性思維和求異思維。評判性思維就是要能夠在復雜緊急的環境下,正確運用自己的經驗和知識正確的選擇相關的方法措施加以急救護理,求異思維就是針對棘手的問題要能夠從多結局、多層次、多方位、多起點的角度進行分析和思考,尋找到最合理的急救措施。再者,要針對急診護理工作的環境和流程要求,針對護理人員的技術、素質等現況,開展針對實際問題的實踐學習提升。從急診門診逐步拓展至強化重危患者的治療監護,構建健全的臨床搶救和監護設施以及嚴格規范的管理體系,提升急診護理的整體工作水平。再者,從單一性的被動護理逐步發展為主動積極護理,表現出能夠快速識別、早期反應、果斷救護的急診特征。所以要對相關急診護理流程進行量化管理,構建相應的護理能力和護理技能培訓計劃,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訓方式,一方面要激發高資歷護士人員的工作熱情,協助完成新設備、新技術的培訓應用,一方面要培養年輕人員的應急處理能力,強化整個急診隊伍的專業技能。
(三)提升急診護理人員的自我防范意識
急診護理工作人員自我防范保護意識的構建能夠有效改善急診護理的整體質量水平,降低護患醫療糾紛的發生概率。具體來講可以采取以下幾方面的措施:首先要強化業務培訓,確保護理質量的安全,強化對急救物資的管理,保證急救開展過程的安全,再者要強化法律法規的宣貫教育,強化急診護理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在急診救護工作開展過程中,避免出現手忙腳亂、談論和搶救沒有關聯的話題以及在技術面前大叫大喊等現象。要強化護理人員的證據收集和保護意識,對于重危病人的急診護理,要嚴格規范要求激勵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及時性,對于患者家屬人員明確拒絕的救治必須要求其親自簽字確認。如果出現醫療糾紛問題,上述護理工作記錄都有著非常重要且關鍵性的法律意義。最后要加強風險意識的培養和樹立,重視對自身權益的保護,努力減少可能引發護患醫療糾紛的潛在隱患。與此同時,要通過宣貫教育的方式讓每一名急診護理都能夠知法懂法,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以及發生醫療糾紛時的正確處理。
三、結束語
伴隨我國急診科醫護工作的快速發展和進步,當前的急診護理工作體系也急需加以完善,急診護理的工作理念和方法也繼續加以更新和提升。要積極通過個性化服務和人性化管理的有機結合,來對急診護理工作的模式加以實時的轉換和調整,推動院前-院內緊急救護和重癥病房監護多方面一體化的急診救護模式,提升急診科重危患者的護理水平,營造和諧的社會效應。
參考文獻:
[1]余瓊華.淺論急診護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大家健康,2015(2)
[2]齊德霞.急診護理對策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8)
[3]張俊竹.淺析急診護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基層醫學論壇,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