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軍
現代網絡信息科技的迅速發展與持續深化使得社會各領域發展速度與以往相較處于巔峰狀態,究其根本推動力,便是“大數據”下的“云計算”,即對于網絡輸入功能凝結的生活各類海量數據的一種處理模式。其依據任意口令和需求進行的快速性、準確性分析給人類各領域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決斷提供了幾乎決定性的數據參考。而此項技術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運用和傳統在統一標準模式下的“大課堂”的融合,將憑借其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實現而使得數學教育迎來了春天。
根據經過云計算功能處理和匹配的學生課業測評數據,教師可以快速而輕易地找到學生學習的漏洞,從而能夠對自身的課堂教學策略、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問題進行針對性和個性化的調整與指導。從而在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改善教學質量。且此種現代化先進教學技術的引入對于具有強烈求新求異心理的小學生而言將大大促進其主動學習的動力和興趣的生成。除此樂觀的實施預想效果外,奧格登·林斯利基于“設計測量”提出的“精準教學”亦對此進行了更進一步的認定。下面,我便從針對性測評、分維度觀察與個性化指導三方面對大數據背景下小學數學個性化課堂的建構詳做闡述。
一、梳理重點知識,利用測評平臺針對性測評
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的前提在于對其個性化學習優缺點的明確,而明確的基礎便是測評。測評內容是測評章節內的重點知識。因此,利用大數據打造小學數學個性化課堂之首要要素便是教師對重點知識的梳理和明確,以及利用測評平臺對學生掌握重點知識程度的測評實踐。但在具有數據自動分析功能的教育產品中亦有根據課時重點配套的測評內容設計,所以,教師除了手動組卷再上傳至測評平臺外,還可直接通過教育軟件中自帶的練習進行測評。
例如:在《圓柱與圓錐》一單元《圓柱的體積》和《圓柱的表面積》兩節的教學測評中,我依照班級學生學情特點和教學重點“掌握圓柱表面積和提及求法”設計了一組測評練習題,打印出來讓同學們作答。在作答完畢后,我則通過移動終端將試卷頁拍照上傳至“愛作業”APP,以讓其在自動判斷并標記結果正誤基礎上,我便能夠在“我的批改記錄”模塊中以多張圖片的形式快速、清晰地了解到每位同學的個別化問題。例如我選中其中一位同學的試卷,在頁面打開之后,我便能夠看到他被圈于紅色框架內的錯誤點。更為簡便的是,我將試卷上傳至“碼上學”教育APP,然后讓其在自動判卷基礎上,進行數據采集與分析,最后直接生成每一位學生的動態學情報告。這在省略手動閱卷基礎上大大提升教師工作和反饋給予效率,更避免了傳統“大課堂”難以顧及個別同學的弊病,而真正將教育主體的地位平等地賦予了每一位同學,大大促進了其個性化發展與進步。
二、得出計算結果,利用測評工具分維度觀察
在對學生的重點知識掌握程度進行測評以后,便是利用測評平臺攜帶的大數據云計算功能得出測試結論、并利用測評工具進行觀察、分析的環節。為了切實全面地看到每一位同學的數學學習優缺點,教師應從各個維度進行變換分析,以更能夠精準地為每一位學生匹配相應的練習內容、教學方式,同時不同步地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或者可利用通過網絡數據自動采集和計算直接得出的學情報告。
例如:在《分數的混合運算》一單元的教學結束后,我對本單元包括乘除加減優先法則和倒數求取等在內的全部重點內容通過“碼上學”教育APP進行了測評。在測評之后,系統便自動生成了針對每一位同學作答結果的學習報告。在生成的學習報告中,會顯示學生的主要問題點和優勢所在,如“倒數求取在兩道題中應用錯誤,應加深掌握”等。除此之外,我還利用了其中的多元化測評工具對同學們的作答情況做了多維度的分析。如我將學生成績分為:<60,60~80,80~100三個分數段,然后尋找每一分數段內學生知識掌握的整體情況,如<60的學生屬于“數學概念不明”者偏多,而80~100的學生大多屬于“欠缺靈活創新思維”型。這時,我便能根據每位同學的學習情況,對我的教學方式進行調整。此外,我還以性別為劃分依據,對男女生分別的作答情況做了統計,發現女生在60~80分數段的人偏多,而男生則在80~100分數段的人偏多,這便說明了男生具有相對突出的邏輯思維能力。如此多維度的觀察和分析將有助于教師較為全面地了解學生個體知識掌握情況與能力強弱情況等。從而為之后更精準地指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記錄觀察結果,針對性給予學生個性指導
在針對學生的測評結果利用測評工具做了多維度的觀察和分析之后,便應是根據所記錄的數據給予學生針對性指導的環節。在此,教師可以直接利用教育產品大數據計算功能下專門定制推送的練習材料,亦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析成果為每名學生再次講解,或者提倡學生互相講解疑難點知識、推薦相關的學習資料,或者引導其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等,以真正實現教育個性化、平等化。
例如:在《比例》一單元的教學測評實踐與結果分析之后,在“碼上學”教育軟件之特色“周練一對一”模塊中,便有了根據測評生成的學習報告,智能推送出來的練習材料。如針對一位同學薄弱項“比例的運用”部分推出了包括應用題、計算題等各種形式的比例運用問題,以進行專門的訓練。除此之外,我也根據自己利用測評工具多維度分析出來的學生學習問題,幫助同學們制定了學習計劃,如每人分發一個以自身學習弱點為中心的學習記錄表格,寫出每天自己的學習任務與最后的完成效果,并引導其自主利用大數據測評法找出自己的長短處。以在針對性提升個人學習質量和效果的同時,讓同學們能夠深刻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并學會運用現代化網絡手段進行自我診斷與提升。
大數據與數學教育的融合將教育本應具有的針對性和個性化提升至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它將促成教育在最短的時間內收獲最大價值與分量的成果,并以此對教育規律的適應性快速地推動教育現代化的形成,培育符合現代社會發展趨向的先進性人才。
(責編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