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霞
隨著信息技術的產生和發展,教育信息化也隨之產生,信息技術的革新,把教育行業的發展帶到了一個革命性的新階段。教學信息化被引入高等教學,信息化對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和教學模式的改革以及促進學生學習模式的轉變、整體提高教學質量和著力培養人才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從教學信息化的發展對經管類課程授課要求的改變以及對師生間多互動的授課模式提出的新要求進行分析。
一、信息化時代課程教學模式變革的重要性
(一)信息技術下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變
隨著計算機、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經管類課程在課堂上的授課模式也發生了很大改變,計算機和網絡的高速發展使經管類課程從教師的教學工具到學生的學習工具都發生了質的飛躍,從最開始的書本板書到現在的網絡課堂、多媒體課件、網上圖書館等,學習工具的改變豐富了課堂內容和資料來源,教師通過多媒體授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課堂內容的呈現度。因此,舊課堂下的教師教、學生學模式被打破,學生不再是被動學習,課堂氛圍變得活躍,師生間的互動討論大大增加,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則變為課堂學習的引領者,教師的重點不僅是放在教學內容上,課堂的設計和組織學生學習也成為一節成功課堂的重要組成內容。
(二)信息技術下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以往的傳統課程中,教師講、學生聽是主要的課堂形式,在信息技術發展和經管類課程的模式變革下,多種多樣的教學工具和教學模式不僅豐富了課堂內容,也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資源,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激發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他們不再被動學習,而是主動去思考問題,極大提高了他們獨立思考能力,他們在獨立思考過程中也會有意識地根據自己思維創造出不同于別人的思考結果,信息技術發展改變了教育模式,使學生成了學習的主體。
二、如何有效構建信息化時代課程教學模式
(一)在課前階段利用信息技術展開互動學習
在課前備課階段,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大綱為課堂設計學習思路、大概的課題內容和整合問題,要注重引領學生學習;將自己的課件資料編輯成文件上傳到相關的網絡學習課堂上,方便學生在課下瀏覽,自主學習;除了課堂和學校,當學生遇到學習問題時可以通過電子郵件或BBS等交流方式及時向教師提問。在這種信息化的教學方式下,教師還可以建立微信、QQ等社交軟件交流群,方便師生課下進行學習、交流、探討,也有利于學生日常之間的互動學習。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更應該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獲取網上海量的學習資源,除了了解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外,還應拓展自己的課外閱讀量,提高自我學習能力,發現更多的問題,從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激發自身的學習主動性。在課堂外,如果在學習上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通過班級建立的交流群進行提問,以便及時得到教師或其他同學的幫助。但教育的信息化降低了教師的監察力度,所以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成為其課下學習時間的重要保證因素,每個人的學習程度不同,所以課下學習內容及水平會有一定差別,針對這種情況,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對學生課下學習成果進行檢測和了解。
(二)在課中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模式
不管是應用哪種技術和哪種模式,都要保證教師和學生的自由度,只有有了自由度,才能讓課堂學習靈活多變,教學內容伸縮自如。在正常授課時間段,教師可以通過聊天或者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提前預習的程序及掌握程度,從而改變集體授課時間長短;在學生自主討論時間里,教師要給學生思維發散題而不是固定題,給學生足夠的自由選擇空間和討論時間,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問題,與其他同學探討交流;在教師最后的總結時間里,不僅要總結課本知識,還要對本節課學生提出的疑問進行總結概括,并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興趣引領學生繼續思考。幫助學生培養學習興趣,督促學生有目的地學習,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自由學習空間。
在教學信息化的發展下,經管類課程的授課模式應遵循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原則,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從學習轉變為會學。這個過程可以利用多種方式方法,實現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互動,例如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或網上建立虛擬的公司經營模式、社會實踐活動等方法,這些方式都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實際體驗感;也可以采用小組學習、專題討論會、虛擬角色扮演多種方式將枯燥抽象的書本知識轉化為運動、可觸摸、可參與的實踐課堂。
(三)課后利用網絡平臺實現拓展學習
網絡技術的現代化促進教學信息化的發展,隨之而產生的網絡技術將理論抽象的經管類知識轉化為具體、可操作的形式,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主動性。教師使用現代多媒體網絡,將原本生澀難懂的知識轉變為圖文并茂的動畫演示,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加深了他們對課本知識的了解。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技術將公司的一些經營模式和運轉方法設計成操作程序或管理模型,通過模擬操作演練讓學生掌握熟悉經管類課程的理論和實操知識。在信息化這個大平臺上,可通過多種方式促進學生交流學習,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課程結構和課程模式上可以變得多種多樣,如可以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建立一個虛擬的公司,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變換角色,成為公司各個職位上的員工,如營銷專員、財務會計、采購員等不同崗位,學生根據自己所選的虛擬身份參與公司的經營,前提是各崗位虛擬員工之間必須保證充分溝通交流。同時要定期變更替換學生扮演角色,以便學生更充分地體會一個企業的經營運轉,通過這種虛擬參與方式加深學生對經管類課程知識的深入了解,提高自身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總之,在信息化的影響下,教師要更加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和研究。學生在先進的網絡和多媒體的幫助下應注重提高自己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設計環節方面要偏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高實操能力。在信息化技術的幫助下,傳統的教學方法會得到極大改善,而教師要開展及時有效的教學評價。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