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樂
摘 要:伴隨現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以互聯網為依托的網絡學習模式也被逐漸普及,教育模式也因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而發生變革。教育方式由過去的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灌輸的學習方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的自主探究學習模式。本文從學生角度出發,對高中生物網絡學習的意義進行分析,為大家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網絡探究學習;意義
引言: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在給人們生活帶來重大影響的同時,也為教育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網絡教學也因此被廣泛應用,學生可以利用開放的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網絡學習平臺使學習環境變得更開放,學習方式變得更自主,學習資源變得更是多樣化。網絡探究學習學習模式,在高中生物的學習上,可以更自主更直觀,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學生學習,彌補了課上學習的一些疏漏,對學習成績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一、網絡探究學習高中生物,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以往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是以教師教授為主,或者學生觀摩教師進行生物實驗,以此總結生物實驗信息的方式。當互聯網時代到來的時候,學生對生物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被大大提升。在高中生物的網絡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依據教材內容或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設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與同學合作完成,分配學習任務,再實施具體自主學習目標。
生物學習的目標和任務分配完成后,作為學生可以進行生物知識的搜集與查詢。在進行生物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代替去圖書館更高效便捷的進行信息查找。可以通過一些專業網站的登陸,進行信息查詢,如利用仿生社會學網、XX地區自然博物館等關鍵信息,在搜索引擎上輸入,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生物信息。并對相關信息進行辨別,找與高中自主學習目標相吻合的信息,進行歸類整理,存到一個新建立的高中生物網絡探究自主學習文件夾中,也可以制作一個自己信息查詢部分的PPT,方便其他學生觀看。
二、網絡探究學習,促進學生協作探究
在平時的生物學習過程中,都是在課堂上聽教師講課,課后做練習題。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比較少,也沒有彼此合作學習的契機。學生之間可以根據教學課題,幾個人一組,分工明確。有擅長視頻制作的進行后期生物信息的整合課件或者視頻的制作,擅長信息查詢與分析的,信息查詢內容可以多分配給該同學,或者在完成自己查詢任務后,幫助查詢任務慢的同學完成他的查詢工作。生物知識掌握好的同學,負責參與有用信息分類整理。小組學生之間要彼此分工明確,避免重復行為,造成不必要的時間的浪費。
彼此之間可以建立一個方便交流的線上平臺社交群,比如微信群、qq群等。同學們可以及時匯報自己生物研究目標的完成進度,以及遇到的難題,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共同解決。負責信息搜集的同學完成搜集信息任務后,將文件夾上傳群文件并告知擅長歸納整理的同學,由該同學進行下載且進行信息的整合,并且與擅長計算機技術得同學共同制作講說交流的演示稿,方便課堂上與其他小組同學交流。這種通過網絡探究進行生物學習方式,改變了以往“各自為政”的學習模式,由自己學、自己、,自己找、自己問,轉變為大家查、一起學、一起找、一起問的學習模式。這種合作互助的互聯網探究學習模式,把學習從個人行為轉變為集體行為。學生之間通過彼此探討研究,互相解答在生物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在彼此解決不了的時候,找到共性問題尋求教師幫助。在很大程度上,這種網絡探究的學習模式,不僅增進了生生互動,彼此合作探究,還大大節省了各自的學習時間,提升了生物學習的效率。
三、網絡探究學習,激發學習熱情優化學習效率
在生物自主學習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們彼此合作交流,大膽質疑,大膽想像,進行生物信息搜集歸納整理分析,并且加以論證研究,不斷思索,尋找并不足。這個自主合作學習的過程,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是一個主動動手操作的過程,是一個團結合作的過程。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能夠點燃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熱情。在不斷的反思和論證過程中,可以將生物知識內化于心,使生物知識的運用能力得到強化。在生物網絡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僅學到了生物知識,還體驗到了自主探索的樂趣,還學會了歸納整合。這不僅僅是一個生物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認識自我發現自我的過程,是一個探索求知的美妙過程。
結束語:綜上所述,就高中生而言,用網絡探究的方式進行生物學習,可以鍛煉對信息的搜集辨別能力,可以提升對生物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可以激發對生物學習的熱情。在這個自主探索的過成中,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會進一步加深,對該部分的生物知識的記憶得到了強化。不僅如此,還鍛煉了對課本知識的運用能力,學習效率將因這種學習方式得到極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玉,曾金.實驗視頻資源在生物新課程網絡探究學習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3(01):97-98.
[2]翁凌峰.基于網絡環境下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3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