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妙芬
摘要:在當代“互聯網+”信息時代迅猛發展的前提背景下,互聯網網絡迅猛發展,同時也為了響應“建設創新型國家”國家戰略政策的提出,圖書館應順應時代發展,不斷創新變革,利用互聯網等網絡先進科學技術不斷深化改革,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利用互聯網網絡先進技術在線上不斷整合公共服務圖書資源,圖書館應精準的為閱讀者們提供圖書需求,不斷完善公共圖書資源和數據資料,為更多的讀書者們提供更便捷、超前,個性化的優質服務,本文章主要對“互聯網+圖書館”進行研究和探討,希望可以為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專業化的讀書需求提供幫助。
關鍵詞:互聯網+ ? 圖書館 ? ?創新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等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在當代人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互聯網在不斷的對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生產方式等各個方面給予重大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被互聯網支配著,正是這種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也為當代的教育機構和教育事業提出了更高的發展條件。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當代圖書館應積極順應時代發展,作用互聯網網絡對圖書館的自身發展不斷的進行革新,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個性化需求,不斷更新圖書館的數據資料庫,要不斷更加精準的反應當代時報新聞,不斷革新自身管理模式,以創新型圖書館為師生們提供更優質的閱讀條件。
一、當代圖書館服務創新發展存在的問題
1服務創新發展不均衡
圖書館的創辦和管理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國家地方政府的相關政策和扶持力度有著密切的關系,除此之外,與每個圖書館對創新理念的發展息息相關。部分地方政府或高校對圖書館的經濟支持力度小,就意味著圖書館不能夠充分的引進更多的先進技術設備,不能夠充分的引進更多的人才資源,不利于圖書館自身的創新和發展,無法對圖書館服務提供更多優質的保障。
2服務缺乏自主創新的深度和廣度
許多圖書館在管理過程中都普遍存在“拿來主義”現象,對網絡上共享的服務功能基本類似的一些專業機構開發的產品或系統直接采用,在自身的建設和管理過程中,大部分都會去模仿他人的服務模式,極其缺乏自身的自主研發,管理過程中服務模式較為單一,沒有對自我創新提出更高要求,缺乏自身發展的廣度和深度。對大部分網絡共享知識資源沒有做到及時性、針對性的知識資源整改和知識資源重組。
3服務資源存在共建共享問題
部分圖書館為了達到評估指標,大量的購入各個學科的各種書籍,圖書資源范圍較為廣泛和全面,沒有考慮到公共知識資源共享問題。一方面是圖書館本身忽略自身管理體制問題,另一方面也有各館之間存在利益競爭問題,由此,公共圖書資源難以實現真正的資源共享,也就造成了部分資源的浪費,例如國家出資的資金等。
二、服務創新發展的思考
1提高圖書管理員的綜合素質水平
在“互聯網+”的時代前提背景下,圖書管理員已經不在能夠像過去那樣,運用簡單傳統的管理模式了,“互聯網+圖書館”需要的是一種全新的服務管理模式和內部組織結構,圖書管理員們應不斷提高自身已有的專業知識,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互聯網思維來提高圖書館服務的效率和水平,除此之外,還應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及時捕捉互聯網上的情報信息,不斷更新圖書館的知識資料庫。充分發揮網絡信息技術的推動作用,及時的將借閱者們對圖書的閱讀需求與技術資源、管理服務、網絡工具密切的結合起來,及時滿足人民尊重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不斷提高圖書館服務的水平和效率,不斷提高服務多樣化、個性化、信息化。
2創新與開發技術設備
在當代圖書館里隨處可見大量的電子設備,例如:電腦、多媒體、電視等等。借閱者們打破了以往只能借閱紙質書籍的限制,而采用作用電腦、多媒體等先進電子信息設備進行網上搜索,不僅能夠快速的獲取想要的知識信息,網絡上的情報信息范圍也是相對較為廣泛,這樣,圖書館可以節省大量的經費去購買紙質書籍,將部分經費投入到運用云計算,互聯網等技術進行軟硬件設備升級,不斷完善大數據信息,移動互聯網等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順應“數字化閱讀”發展趨勢,通過網站、視頻、音頻等手段多模式多維度多平臺的運用“互聯網+圖書館”的技術和理念去推廣閱讀,不斷像更多借閱者傳遞更豐富,優質的圖書資源,滿足更多借閱者的個性化閱讀需求。
3開放共享資源,打造發展新模式
開放共享資源是目前“互聯網+圖書館”的一項重要實施舉措,目前,《公共圖書館法》的頒布支持和鼓勵著社會各階層力量可參與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并對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的建設、相關國家政府扶持政策、公民所享有的權利做出了明確的法律相關規定。該法律條文的名門規定有利于圖書館的長久建設和發展,為其提供了相關建設資金、優質人力資源,也推動了圖書館與相關機構的長期戰略合作。同時,圖書館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通過網站、視頻、音頻等手段,利用信息化和數字化平臺,推動借閱資源共享,努力實現借閱資源互補,從而激發全社會的文化創造力,為整個社會的精神文化建設做出貢獻。另外,開放共享資源已經成為當代社會共識,資源的共享有利于用戶們的交流與學習,有利于不斷提高公民的整體文化素質,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4創新驅動,構建發展新機制
“互聯網+”的特質就是創新,要不斷順應時代發展,運用創新思維觀念去順應時代發展,圖書管理人員必須緊隨時代潮流,堅持以人為本和以服務為導向的創新發展理念,以創新作為發展突破口,不斷完善服務意識、競爭意識、服務意識等。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動“數字圖書館”、“自助圖書館”、“移動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不斷推動和創新“云閱讀”、“云借書”、“你讀書我買單”等線上活動,全面推薦圖書館像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全面發展。利用當代新媒體的發展趨勢,對圖書館線上平臺的管理、日常內容的運行進行專業化的管理和創新,把握當代新媒體發展的實時動態,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所具備的優勢資源。
三、總結
伴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的不斷更新換代以及電子智能產品的應用和普及,網絡信息技術正在不斷深入的影響著社會大眾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和思維方式,人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在逐漸增強,所以,當代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應該隨著時代發展的潮流與互聯網緊密結合,這不僅可以使公共圖書館不斷完善自身建設,不斷更新其自身的信息資源,還能提高社會大眾的知識文化水平?!盎ヂ摼W+圖書館”的不斷創新發展也可以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知識和資源的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圖書館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獨特核心競爭力,不斷更新資源共享設備,不斷提高資源整合重組的能力,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和合作方式,才能夠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成為佼佼者。
參考文獻
[1] 陳群.“互聯網+圖書館”融合發展路徑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7,(12):10-16.
[2] 張松鴿.“互聯網+圖書館”融合的信息資源微服務研究[J].創新科技,2017,(2):79-81.
[3] 涂世文,金武剛."互聯網+圖書館"服務創新發展——《公共圖書館法》"線上線下相結合"要求研究[J].圖書館,2018,(7):10-14,83.
[4] 王欣."互聯網+圖書館"模式下的管理與服務創新[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20):256,121.
[5] 王丹.國內外融合圖書館的理論研究與實踐進展[J].圖書與情報,2018,(2):109-115.
[6] 圖娜柯孜·亞森."互聯網+圖書館"服務理念 在讀者服務中的應用[J].發明與創新·大科技,2018,(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