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嫻敏
【摘要】 ?STEM教學理念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參與的方式來獲得知識,創新了課堂的教學方式,成為高效課堂的突破口。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采用STEM教學模式,圖粗了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學質量。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通過STEM教學理念來實現高效課堂。
【關鍵詞】 ?初中物理 STEM教學模式 教學方式 動手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33.7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2-041-01
20實際80年代美國政府提出了STEM教育計劃,主要目標是解決其人才短缺的現狀。計劃中鼓勵學生學習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這四個領域課程,并鼓勵學生將這些知識融合起來,培養學生的科技理工素養。學生不僅關注知識的學習,同時也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實現了學生溝通過體驗的方式進行知識的分析和探究,對于培養實踐性人才有著積極地幫助。教師在初中物理課程教學中也應該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組織學生通過動手體驗的方式來獲得知識,提高能力。
一、關注基礎知識,突破重點難點
基礎知識是保證學生可以提高和進步的基礎。教師要關注基礎知識的教學,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或者是自主探究的方式來思考每節課的內容。當學生經歷了思維活動后,會了解所學內容,明確學習目標,把握重難點。學生帶著明確的目標,會主動地進行知識的整理和探究,在邏輯思考中建構知識規律,梳理知識框架,達到對物理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學習《神奇的眼睛》時,教師就要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了解眼睛的簡單構造和眼睛視物的基本原理,這是本課要學習的基礎知識,教師要通過引導學生探究的方式來鼓勵學生探究,并且使學生在探究中了解近視眼的成因、預防和探究矯正的方法,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進而可以科學用眼,達到預防近視的目的。教師在教學中把握了教學目標,明確了教學重難點,就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在思考中掌握知識,產生學習主動性,進而提高課堂效率,實現有效學習。
二、鼓勵學生體驗,積極動手參與
心理學表明,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會更好。如果只是教師單純地講授知識,學生最多也只能記住10-20%;而動手操作會使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明確知識的來龍去脈,更清楚而且更牢固地掌握知識。所以在初中物理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實踐,通過體驗的方式來理解知識,把握規律,在動手中自主探索,發現本質,實現對知識的靈活遷移和應用,提高能力。例如在本課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實驗的方式來自行設計3D打印的水透鏡模擬眼球中的晶狀體。通過學生進行模擬實驗,學生會成為課堂的主體,真正地參與到對知識的探究中感受物理知識的神奇。學生通過對眼睛視物原理的研究和分析,會在實踐中總結出:看近的物體,晶狀體變厚;看遠的物體,晶狀體變薄。在動手實踐中,學生會真實地體驗知識,感受到物象的變化,進而對知識形成深刻的認識。這種通過學生動手獲得的知識,學生會記憶很長時間,因為學生親歷了這個過程,對晶狀體的變化過程以及變化特點真實地看到了,有了自己的深刻理解和認識。學生通過對晶狀體變化特點進行觀察,會形成深刻的認識,促進學生積極動手,在實踐中掌握知識。
三、搭建學習平臺,理論聯系實踐
當學生明確知識規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多應用,將學習過的知識與生活結合起來,通過理論聯系實踐的方式體驗學習過程,感悟物理思維方式。學生在實踐中會發現問題,分析知識,拓展思維,感受到知識的神和奧秘,進而將知識轉化為能力,與生活接軌,達到學以致用。實踐中學生的思維會被點燃,讓學生可以輕松而愉快地探究知識,在生活中感受物理知識的科學性、嚴密性,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當學生明白了晶狀體呈現的原理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思考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是什么?生活中,近視眼對學生來說太熟悉了,但是對于其成因學生并沒有進行深入探究。在分析中,學生會認識到遠視眼主要是看近處物體相當吃力,要把物體放在離眼睛較遠的位置才能看清楚。其主要物理原理就是晶狀體太薄,對于光的折射能力太弱,所以不能將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上,而是視網膜后,導致看不清楚而造成的。在對問題分析后,學生會發現如果利用凹透鏡可以使物體的成像趨于正常,使物象變得清楚。同理,遠視眼主要是由于晶狀體變厚時,對光的偏折能力變大,使物體的成像在視網膜前,所以看不清楚。在實踐中可以通過凸透鏡來使物體的成像清晰化。教師引導學生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會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活學活用,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激發學生興趣,培養積極情感
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興趣,通過為學生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樂學”的欲望,提高“善學”的能力。教師為學生提供充滿趣味性的情境會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促進學生解決物理知識中的難題,進而主動分析,掌握知識。在本課的學習中,教師組織學生通過動手實踐,通過實驗的方式來明確眼睛的簡單構造和眼睛視物的基本原理。實驗過程中,學生主動地動手,積極地思考,實現了課堂的活躍和學習氣氛的積極,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產生樂學情緒。實驗的方式改變了教師“填鴨式”或“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點燃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參與課堂,主動思考,在探究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總之,教師采用STEM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和實踐,通過體驗的方式來獲得知識會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識規律。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會感受到物理學習的樂趣,進而融入課堂,通過實踐的方式來解決自己的困惑和疑問,實現學習能力的提高。
[ 參 ?考 ?文 ?獻 ]
[1]秦銀靜.新課改下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初探 [J].《新課程(上)》2012年02期.
[2]李衛華.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初探 [J].《物理教學探討》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