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彬
摘要:導入作為數學課堂的基礎環節,不僅會影響學生的興趣,還會影響實際教學的質量。也就是說,好的導入活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設置豐富多樣、有趣且有效的導入活動,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數學教學取得理想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導入策略;探究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導入活動是否科學、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數學教學的順利程度。所以說,教師必須要重視導入活動的創建。并且,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從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習能力和興趣出發,結合數學教學的相關要求,采取多樣化的模式,創建豐富有趣的導入活動,最大限度發揮導入活動的優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本文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對于小學數學教學導入策略進行了以下幾點探究:
1、情境導入
情境教學是最符合小學生性格特點和情感需求的教學手段之一。教師在導入環節,應該結合數學教學內容,為學生創建相應的情境,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到數學情境中來。同時,教師應該將問題情境與生活情境融合在一起,快速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現實價值,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分析和探究,從而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在發展學生綜合素養和實際能力的同時,提高數學教學的理想效果。
比如:在《時、分、秒》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筆者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創建了這樣一個情境:人們在除夕夜倒數迎接新年。根據情境,筆者提出了問題:人們倒數的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單位是什么?有的學生就提到了秒。根據學生的回答,筆者就引出了秒的概念,提出了: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就產生了深入了解和學習時分秒的興趣和熱情。
2、趣味導入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教師在導入環節,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創建相應的導入活動。并且,教師應該打破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為小學生提供更多動手實踐的機會。相比較單純的講解,實踐性的趣味活動更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發現,小學生對需要動手操作的活動興趣更加高漲。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數學教學內容出發,設置趣味性的實際操作活動,真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實際能力。
比如:在《測量》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明確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之間的關系,掌握簡單的單位換算的能力。筆者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準備了三角尺、直尺等教具,并為學生提供了一本數學書,要求學生測量了數學書的長寬厚。同時,筆者提出了問題:能不能將測量結果精確到毫米?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就可以感受到毫米的意義。據此,筆者就引出了本節課的新概念一毫米。這樣需要動手操作和實際思考的活動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比較有趣的。趣味性的實踐活動就加深了學生的認知,為之后新知識的講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復習導入
數學本身就是一門連貫性非常強的科目。在設計導入活動的時候,教師應該利用好數學學科的這一特性,借助舊知識導入新知識。這樣的導入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舊知識進行有效的復習和鞏固,還可以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欲望和興趣,幫助學生構建前后知識的聯系,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并且,復習導入的模式,可以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對新知識產生一定的感悟,從而使學生在腦海中構建相應的數學知識體系。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從舊知識出發,設計科學有效的導入活動,真正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比如:在《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正確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掌握兩者的特征,概括出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筆者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和平行四邊形。并讓學生分析了這四個圖形的特點,明確了其相似之處和不同的地方。根據學生的答案,筆者就引出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在本節課的導入活動中,筆者借助學生已經學過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引出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就可以構建起這些圖形之間的聯系,明確圖形的特點。這就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發展了學生的數學素養和綜合能力,幫助學生構建起了相應的知識體系。
總而言之,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學生的興趣和已有知識出發,創建趣味導入活動、復習導入活動和情境導入活動,真正激發學生的熱情,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來,提高數學教學的水平,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同時,教師要真正尊重學生,了解學生的觀念和想法,給予學生自主發揮的空間,不斷創新導入策略,推動高效課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