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翔宇
摘要:教育部于2016年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了中國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即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的六大素養。“語文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高中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文言與漢語言一脈相承,文質兼美,是傳統文化的載體,文言文教學如何落實核心素養?本文主要是基于新課標語文核心素養,探究如何促進高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學途徑,從而為文言文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文言文;高中;核心素養
落實語文核心素養,文言文的教學任重道遠。以核心素養為背景,開展“文言、文章、文學、文化”一體四面的立體教學方式。在整體閱讀中積累文言知識,夯實語言建構與運用;在文本理解中培養文言文閱讀能力,維護思維發展與提升;在文章寫法上提高語文綜合素養,實現審美鑒賞與創造;在古今文豪筆墨中增強文化自信,完成文化傳承與理解的使命。
一、文化傳承和理解
文言文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是中華民族語言的最初形式。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是教育人士精心挑選而來的,不管是在語義概括、語法使用還是在文字表達上,都展示了一個優秀民族的精神與情感,蘊含有漢族人鮮活的生命力。比如,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五《逍遙游》中涵蓋有大量的想象內容,透射出斑斕色彩,便成為《莊子》中的特色篇目,同時作者也形成了善用比喻的風格。《逍遙游》是作者哲學思想的體現,其內涵是作者看透了世間的骯臟與污濁,否定爭奪名利與爾虞我詐,醉心于動物、植物與神仙世界中。而透過作者描寫的虛幻世界,我們可以看出莊子是在努力追求內心所期盼的真善美與真正的智慧,這也將其熱愛生命的態度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當學生在學習該作品的時候,就可受到莊子熱愛生命之情的影響,在潛移默化中更加堅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最終更好地傳授我國傳統文化。
二、審美鑒賞和創造
審美教育是讓學生在追求美、發現美與創造美的過程中實現知情意的同步發展。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重點是推動學生情感與思想的發展,使得學生可在學習中受到美的感染,以便推動他們審美創造力、審美情趣及審美感的增強。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經典作品,具有語言美、立意美、行文美的特點。比如,在學習必修五《歸去來兮辭》這一篇文言文的時候,教師就可引導學生交流與討論自己喜歡的詞語與句子,并解釋理由。一些學生表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是“三徑就荒,松菊猶存”,理由是其發現陶淵明實在初冬時節創造了該作品,很多其他植物都已經凋零,只有松樹依然充滿生機、菊花正濃烈綻放。另一方面,菊花和松樹是陶淵明高貴品質的生動象征。具體來講,松樹挺且直,是作者剛正不阿個性的象征;菊花在嚴寒中綻放,是作者隱忍性格的象征。從這里可以看出,學生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是在品味其語言的前提下形成的,這不僅深化了學生對陶淵明的了解,而且還加深了學生對文章含義的掌握,有助于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的提升。
三、思維發展和提升
探究教學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應用非常普遍,教師可借助巧妙的問題形式,推動學生發展語文思維。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應密切結合教材內容,確保提問滲透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三《勸學》這篇文言文的時候,教師就可提問學生“勸”字的意思是什么,當學生回答“勸告”后,教師可在黑板上寫出“勸學”兩字,然后再次提問“勸”字的意思是什么。此時,學生就會自然領悟,“勸”原來還蘊含“勸勉”的意義。這篇主題為“勸學”的文言文,創作意圖是勸勉人們應始終堅持學習,以便實現才能發展及知識增長的目的,同時還可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從這里可以看出,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教師應努力設計出“牽一發動全身”的問題,從而讓學生能更加明確探究目的,進而使得他們都能在探究中獲得語文思維的快速發展,最終推動自身思維的發展和提升。
四、語言構建和運用
我國古代的文言文作品都具有語言精練的特點。因此,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體會作品語言的精辟性、簡潔性與嚴密性,以推動學生語言經驗的快速形成。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充分重視誦讀教學,借助熟讀成誦的方式,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語言構建與運用能力。這里所說的“誦讀”,是要求學生在閱讀文言文作品的過程中注重情感抒發、停連節奏、字音精準,借助反復誦讀的方式增強學生語感,使得他們都能逐漸掌握語言構建及運用的技巧與方法。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二《赤壁賦》的時候,教師就應引導學生把思考與誦讀有機結合,激勵學生深入感知與體會作者蘇軾的性格特點與曠達胸懷。
作為新時期的語文教師,要選擇恰當的教育教學方法,通過精彩活動的組織確保文言文教學價值目標的順利實現,同時,也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打好基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這一理念對于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育人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準則。今后面對更加復雜的文言文,還需要語文教師不斷地學習與研究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挖掘其更加深刻的內涵,在了解和分析學情的基礎上,引領學生探究文言文具體篇章中包含的語言內容,更需要語文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之路上不斷摸索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