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成章
【摘 ? ?要】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接受一定的教育,其所接受的教育能決定他們今后的生活。尤其是在新時代的大環境之下,教育就是每個學生的“剛需品”。因為現在的時代都處于不斷往前發展的狀態之中,只有人們接受教育他們才能更好地生活。
【關鍵詞】實驗教學法 ?高中化學 ?教學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175
越來越多的人將其精力投入于教育之中,教育已成為人們經常會議論的話題。而如何搞好教育工作幾乎成為了每個教師的責任,這也是教師們對關注教育人士的一個交代。要想搞好教育工作不僅需要教師的認真付出,還需要教師不斷探尋優良的教學法。教學法就好似教學工作的“導航燈”,它能為教學照亮前進的道路。本文將對實驗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進行簡單的探討。
一、實驗教學法能簡化學習過程
雖然時代在不斷往前發展,但大多數教師的教學觀卻始終沒有得到革新。在新時代的大環境之下,大多數事物都以全新的面貌得以存在,這也體現在教學領域之中,如教學內容的更新、學生培養目標的更新以及考試內容的變更。并且新時代中的學生也不同于往日的學生,他們持有較多新鮮的想法,面對教學領域中諸多的新鮮元素,教師應不斷革新自己的教學法,老一套的教學法,勢必不能適應新時代的教學。在每一時期都有不同的學習內容以及培養目標,在高中時期學生們的學習內容較多且較難,這為學生們的學習加大了一定的難度。據了解很多學生都不是輕松地度過高中時期,而是被動式地苦熬高中時期,高中時期是學生們進入大學的前一時期,這一時期對學生們的要求較高。雖然很多高中化學教師總是在不計勞苦地教學化學,但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卻仍不理想。這不僅體現在學生在化學課上的表現,還體現在學生化學考試成績之上。很多學生在化學課上的參與度并不高,并且不能始終緊跟教師教學的步伐,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學習效率的跌降,有些簡單的知識點化學教師都需要反復講幾遍。而對于學生來說,他們不僅認為化學學習難度越來越大,還認為他們對化學學習的付出并沒有得到回報,有的學生甚至放棄學習化學。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學生自身學習的原因,還因為教師教學法的使用出現了偏差。
相比其他學科,高中化學的難度較小。分析高中化學教材,我們會發現其中包含了理論知識和一些實驗,然而很多化學教師在課堂中就只講解理論知識,而忽略實驗的教學。很多化學教師還保有“知識就是一切”的想法,他們認為化學實驗和知識點并不搭邊,然而認真分析我們都知道,化學實驗是理論知識的支撐,也可以說,化學實驗就是它所對應知識點的“前身”。倘若沒有化學實驗的反復進行,則也不會有出現在課本上的知識點,也就是說,在講解知識點時最好結合相應的實驗。相信很多化學教師都有這樣的體驗,一個簡單的知識點需要反復講幾遍學生們才能掌握,一般情況下都是因為教師在講解知識點時并沒有結合相應的實驗,這就為學生的學習加大了難度。要想使學生們取得一定的學習成效,每一位化學教師都應該簡化學生的學習過程,只有簡化學生的學習過程,他們才會有認真學習的決心。倘若化學教師在教學中只會一味地給學生增加難度,這樣只會使學生們厭于學習化學。而采用實驗教學法講解化學是簡化教學過程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實用的一個方法。因為借助于實驗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知識點,使知識點更加的形象。
在高中化學考試中會涉及到化學反應和化學式的內容,然而學生們在這一部分中的失分較多。其實這些化學內容并不難,只是教師的教學法沒有選對。比如在講“加熱試管中的硫酸銅晶體反應”的現象時,很多教師都只會告訴學生其反應的現象,并要求學生牢牢記住此反應的化學式,但很多學生都會對其反應和化學式的學習感到較為困難。因為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只了解硫酸銅晶體這種化學物質,要讓他們通過教師的講解記住其反應現象以及掌握其化學式的確存在一定的困難。同時也會加大學生學習的難度,使他們認為此部分的學習較為困難。而如果化學教師給予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機會,讓學生在實驗中觀察化學現象,這樣就會簡化學生的學習過程,使他們輕松地學習。
二、實驗教學法的具體實施
在上文中,我講到了教師使用實驗教學法來教學“加熱試管中硫酸銅晶體反應”的內容。以筆者的經驗而談,“試管中硫酸銅晶體被加熱反應”的內容也常常是考試的重點,此部分的內容不僅會出現在實驗題中,還會出現在選擇題或填空題中。一般會涉及此反應的現象或化學式的內容,而學生們卻常常不能掌握這部分的內容,因為學生們缺少觀察實驗的過程,只憑借教師的講解會影響他們對這部分內容的掌握。加熱試管中硫酸銅晶體反應的現象較難記憶,只有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驗才會掌握反應現象。在學生們做實驗的過程中,他們會看到此反應中藍色晶體變成白色粉末的過程且試管口有液滴生成。筆者相信通過學生們自行做實驗的過程,他們一定會對此現象印象深刻,并且化學式一般是基于實驗而存在的,每一化學式中都包含了一些化學反應,因此化學教師不必生硬地講解化學式,而可以通過實驗的進行引導學生學習化學式。從化學式的結構來分析,化學式包含兩部分的內容,即化學式的左邊為發生反應的物質,化學式的右邊為反應后所得到的物質,當學生們有機會觀看實驗的進行過程,他們就會大概知曉此反應中的反應物和生成物,這樣就為學生們學習化學式減輕了難度,同時也保證了化學式書寫的正確性。因此每一位化學教師都應該多給予學生做化學實驗的機會。
在課堂中演示實驗需要化學教師提前準備好實驗用品,這樣才能保證實驗的正常進行。同時在演示實驗時教師一定要和學生保持互動,切勿學生們偏離實驗的軌道,也就是說,化學教師一邊演示實驗應一邊給學生講解實驗或向學生提問。首先每一位化學教師在做實驗時應讓學生明了此反應的反應物,并將其板書在黑板上。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提醒學生關注反應的現象,并要求學生將其反應現象整理、記錄,這樣才會加深學生學習的印象,當看到反應所產生的物體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分析所生成的物體,使學生的化學水平能夠得到提高。
總之,讓學生不斷接觸化學實驗,他們才能更好地學習化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高中化學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親自動手做實驗,這樣效果更佳。
參考文獻
[1]劉成伍.淺談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2(26):86-86.
[2]賈國紅.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和新教材實驗的幾點改進[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2(3):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