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人們不但追求物質滿足,而且現在更加注重精神滿足。最近幾年,社會典論重點關注焦點便是“粉絲”,伴隨著粉絲數量的日益變多,促進了“粉絲經濟”的蓬勃發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粉絲經濟”概況,接著闡述了“粉絲經濟”的發展模式以及“粉絲經濟”發展模式中存在弊端,最后研究了“粉絲經濟”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粉絲經濟”;發展方式;用戶體驗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而“粉絲經濟”的內涵也隨之有了質的改變,已經成為一種商業模式,改變了以往的小眾市場,現在已發展為大眾市場。從以往的不被愛戴的群體,到現代能夠有效的促進經濟的發展,以及推動了文化產業市場的蓬勃發展,使之成為現代化的“粉絲經濟”。目前,“粉絲經濟”不但作為新媒體有效的營銷方式,而且是新型的經濟形態。到目前為止,粉絲產業鏈在擴寬,“粉絲經濟”也發展出IP經濟、明星經濟等特殊的經濟方式。本文主要探討“粉絲經濟”的發展模式以及發展方向。
一、“粉絲經濟”概況
(一)“粉絲經濟”的概念
“粉絲經濟”是一種創收行為,主要依托于情緒,并且以粉絲社區作為營銷方式的一種經濟性的行為。具體表現出“情緒資本”“營銷模式”“增值”要素。第一,通過粉絲的不斷關注,品牌生產者能夠累積“情緒資本”。第二,在自媒體時代背景下,消費者能夠積極地融入營銷活動中來。第三,采取有效的措施使粉絲開展非理性的一些消費,從而實現“品牌增值”。要特別注意的是,品牌生產者不單單只是影視明星,也能夠是企業以及個人等。
(二)“粉絲經濟”的形成因素
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人們資產越來越多,物質需求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充分表明,單純的安全以及生理需求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必將朝著情感需求方向發展。“粉絲經濟”的消費模式就是充分體現出情感需求。商家正朝著掌握情感消費更為細致的方向發展,借助知名度不斷提升產品的價值,并且和消費者開展有效的互動方式,從而不斷提高其忠誠度,進而獲得越來越多的粉絲,這種方式也就是其實際的經營模式。
(三)“粉絲經濟”的發展歷程
以往的商業時代背景下,最先獲得忠誠粉絲的是影視歌星。經紀公司通過這些影視歌星產生的明顯效應,發展一些周邊產品,開展服務類的一些項目,包括演唱會、海報等,誘導粉絲進行消費,“粉絲經濟”處于萌芽階段。而現在已經進入互聯網2.0時代,促進了自媒體的發展,現在擁有粉絲的群里不單單是影視明星,還能夠是產品、公司以及人,涉及各個領域。例如,喬布斯就擁有大量的“果粉”,癡迷于iPhone,對產品以及周邊產品都很買賬,并且“果粉”心甘情愿進行宣傳,從而在“粉絲經濟”中蘋果公司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從而更多的商家更愿意積極探究“粉絲經濟”的模式,促進“粉絲經濟”的變革和升級。
二、“粉絲經濟”的發展模式
“粉絲經濟”的發展步伐逐步加快,主要由于新媒體公司以及經紀公司的有效合作、相互促進。經紀公司在不斷地培育藝人,而新媒體公司起著重要的推出作用。經紀公司利用藝人效應進行商演活動,并且開展多樣化的宣傳手段,進而增加經紀公司的額外收入,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說。
第一,通信流量收入。人們現代越來越關注網絡媒體,但是,從網絡經濟角度來看,其運營方式主要是利用點擊量來獲得收入。所以,經紀公司與運營商之間進行合作,通過把文章以及視頻等給予運營商,從而獲得盈利。由于經紀公司具有大量的粉絲群體,因此這部分收入也是不容小覷的。
第二,會員制收入。會員制主要是把用戶根據類型開展分類工作,運營商利用這種分類來開展多元化的服務項目,從而一些粉絲為了獲得更為體貼的一些服務,愿意進行消費,從而成為會員。如,一些網絡熱播電視劇,不是會員的用戶要在第二天進行觀看,因此,要想能夠觀看到劇集的最新進展,所以,大部分粉絲就會進行消費成為會員。
第三,出售藝人周邊商品。“粉絲經濟”的發展中,從消費者來看,有一些粉絲是感性消費群體,這些粉絲對自己喜歡的偶像有一種沖動消費的現象。所以,經紀公司具有一定的“情感資本”。經紀公司為了謀求利益最大化,就會出售藝人周邊的一些商品,從而充分激發粉絲進行沖動消費,積極地進行購買。也可以進行義賣活動,雖然不能帶來經濟效益,可是,能夠提升藝人在社會的影響力以及曝光率,使粉絲群體更加的忠誠,促進了“粉絲經濟”的穩步發展。
三、“粉絲經濟”發展模式中存在弊端
雖然,經紀公司以及藝人通過“粉絲經濟”能夠創造可觀的經濟收入,但是,“粉絲經濟”在實際發展中,其發展模式存在一些弊端,制約著“粉絲經濟”的長遠發展。
(一)商業化現象嚴重
最近幾年,從一些熱播的電視劇以及電影中很容易看出,制片方以及投資方為了增加電視劇等的收視率等,因此,在電視劇等的制作中只盲目的追求收視率,以盈利為目的進行制作,沒有忽視了電視劇以及電影的質量問題。并且在挑選演員方面,不注重演員的真實水平,只看重演員的關注度,進而缺少高質量、高品質的影視作品,內容空洞,收視率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多年來群眾被迫接受小鮮肉經濟的結果,充分體現出“粉絲經濟”越來越趨于商業化的一種反抗。隨著口碑的發酵,票房的增長非常快,可以看出人們越來越注重電影的質量。
(二)“星二代”的過早消費
通常情況下,影視明星的下一代,人們習慣的叫做“星二代”,因此,經紀公司為了謀求利益最大化以及影視明星為了自己孩子的未來,利用多樣化的電視節目,借助影視明星的社會效用,把“星二代”推到人們的視線中,從而構造以“星二代”為產品的龐大的粉絲群,進而產生良好的效應,獲得可觀的經濟收入。如國內某親子綜藝已經播出了n部,獲得龐大的新的粉絲群體,粉絲能夠通過節目了解到藝人的孩子,每一部都取得了不多的收視效果,從而給藝人、電視臺等創造了不錯的經濟效益。但是,這種情況是提前消費情況,使藝人的孩子過早地出現在電視熒屏中。“星二代”一般年齡都不大,對社會處于懵懂時期,認知欠缺,很容易受到粉絲的“捧殺”。
(三)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念
經紀公司要充分結合廣大粉絲的要求來推出藝人、包裝藝人。從最近幾年藝人情況來看,大部分為所謂的長相清秀、帥氣的“小鮮肉”或者是青春靚麗、可愛甜美的美少女,并且已經構建了可觀的粉絲群體。長此以往,社會風氣會越來越不正,人們的觀念也會被影響,會有“顏值就是正義”的理念,并且粉絲會對藝人顏值開展交流和討論,甚至引發爭吵,相互之間進行謾罵、低毀等情況發生。可以看出,在“粉絲經濟”發展模式影響下,人們的各個方面無形之中會被感染、會同化,如價值觀念、人生觀念等,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控制,否則將造成極其惡劣的后果。
四、“粉絲經濟”的發展方向
(一)產業范圍進一步擴大
以往的產業領域中,“粉絲經濟”呈現出超強的感染力、生命力。伴著粉絲數量的日益增加,并且“粉絲經濟”帶來的可觀的收入以及效用,因此,各行業意識到“經濟發展模式”帶來的效益,逐漸開始進行有效的運用,進而產業范圍將得到進一步的擴大。
(二)粉絲趨于職業化
可控,隨著這一職業群體規模的不斷擴大,職業粉絲將成為“粉絲經濟”的核心要素。“粉絲經濟’,帶來的可觀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并且粉絲群體的日益增加,急需對粉絲群里進行合理的管理,因此,“職業粉絲”便誕生了,它是藝人以及經紀公司所聘請的粉絲。主要是為藝人以及經紀公司工作,根據其需要,積極的起到宣傳輔助作用。例如,“職業粉絲”會首先引出話題,這樣粉絲群里會進行討論,職業粉絲會起到引導輿論的目的。粉絲越來越趨于職業化,促使“粉絲經濟”發展進一步的便捷、可操作性、靈活,伴著粉絲職業群體數量的逐漸增加,在“粉絲經濟”發展中,必將作為其關鍵要素。
(三)企業的介人
針對“粉絲經濟”對社會所造成的影響,一些企業想對白身的產品利用這種形式開展相關的宣傳工作。因此,部分企業在舉辦活動時會邀請有影響力的藝人加入其中,并且在企業的平臺上單獨為藝人注冊相關的賬號,從而不斷吸引更多的粉絲注意到該企業互動平臺,進而不斷提升企業的品牌效應以及影響力、知名度。因此,“粉絲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企業也慢慢參與其中,改變了以往的只有網絡媒體、經紀公司參與的局部,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五、總結
總體來說,“粉絲經濟”逐漸被人們關注和熟知,“粉絲經濟”發展中商業化現象越來越嚴重,“星二代”的過早消費,以及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使“粉絲經濟”的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在未來,“粉絲經濟”的發展方向必將朝著產業范圍進一步擴大、粉絲趨于職業化、企業的介人等方向發展,促進“粉絲經濟”的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筠梅.“粉絲經濟”與IP舞臺劇的可持續發展[J].文化軟實力研究,2019,《3):56-63.
[2]鄭湫瑜.粉絲經濟的現狀與發展前景[J].時代金融,2019(2):94-96.
[3]侯瀟瀟.基于粉絲經濟視角的網絡廣播劇發展研究[J].傳媒論壇,2018,1(24):102-103.
[4]柳穎.移動互聯網時代“粉絲經濟”的發展思考[J].現代商業,2018(36):20-21.
[5]劉莎.基于“粉絲經濟”的電商市場垂直化發展探討[J].商業經濟研究,2018(18):80-83.
[6]劉欣雨.粉絲經濟下IP電影發展現狀研究[D].海南大學,2018.
作者簡介:
胡塬煒,蘇州大學,江蘇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