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霞
摘 要:小學體育對于小學生來講,主要是通過體育活動和體育鍛煉來提升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本文主要從提升小學生的體育興趣、體育課堂主體性、緩解體育考核緊張情緒三方面入手,簡要分析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科學引入體育游戲的意義。
關鍵詞:游戲教學;小學體育;體育興趣;主體;體育考核
現在的小學生都是被家長捧在手里,寵在心里,缺少不怕吃苦的精神,對于體育課上稍微強度大點的活動就會有抵觸心理,進而認為體育課就是單純的體力勞動,對體育課的興致不高。對此,我們就要優化教學方式,在體育教學中科學的引入游戲教學法,增強體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引導小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基本體育知識,提升身體素質。本文作者立足實際教學經驗,對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簡要分析如下,供各位同仁參考。交流。
一、正確運用體育游戲,提升小學生的體育興趣
現在的小學生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是也越來越懶,嚴重缺乏體育鍛煉,而且小學生們認為體育課就是跑步,就是累,對于體育課提不起上課興趣。對此,我們作為體育老師就要學會抓住小學生們愛玩的天性,借助趣味游戲來激發小學生們對體育課的興趣,進而寓教于樂,使小學生們能夠在不知不覺中有所收獲。
例如,在某節體育課我們的教學主題是“跑步”,跑步是小學生們最不喜歡的運動項目,所以我們就引入“掉不了”這個小游戲:課前提前準備四張現在小學生們比較喜歡的明星海報頭像(鹿晗、蔡徐坤等),然后把班級學生分成四組,給每組的排頭學生發一張明星頭像,讓他們放在胸前,不用手扶,以一定的速度跑起來,以保證頭像不掉,到達規定位置后跑回來交給下一個同學進行接力,優先完成接力的隊伍為勝。這個小游戲趣味性十足,不僅提升了學生們在游戲中的合作意識,還使小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練習了跑步,學習了接力跑,提升了跑步速度,真是一舉多得!
二、科學編排體育游戲,增加小學生課堂主體性
我們在將游戲教學法引入小學體育的教學中時,也要注意體育游戲編排的科學性,要從小學生們的接受情況、身體發育情況,以及興趣愛好出發,不能只是根據教師的想法將體育游戲理想化,要注意增強小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與師生平等性,提升小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我們在進行“兩人三足行”這個游戲時,游戲規則是要求一名男生一名女生兩人為一組,但是小學生們由于身體發育情況不一樣,高矮胖瘦不均,男、女生身體素質差異也比較大,所以我們就不要死板的按規則來,而是靈活的把班級學生進行男、女劃分,男生一組,女生一組,在各小組組隊時也要有意識的將身高差不多、體重差不多的學生分在一起,使小學生們在游戲中都能夠參與進來,避免出現相互抱怨、相互推脫責任的不和諧“聲音”,使小學生們都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戲當中,保證游戲過程中的節奏一致,有效提升完成速度,以讓小學生們都能夠從游戲中收獲參與感與成就感。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小學生們的課堂主體意識,還有助于培養小學生們團結協作的體育精神。
三、適度引入體育游戲,緩解體育考核緊張情緒
小學體育與其他科目的教學一樣也會有考核,以檢查學生們這一段時間的體育項目掌握程度,以及身體素質發育情況。但是小學生們對于任何考試都會感到緊張、焦慮,容易出現心理壓力,容易在運動考核中因過于緊張而發揮不好甚至是受傷。所以,我們在體育考核中也可以適度引入體育游戲,以緩解小學生們的緊張情緒,使小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獲得較好的運動狀態,發揮出較好的運動水平。
例如,在小學五年級體育課“跳山羊”的考核中,小學生們很容易因為緊張,造成身體僵硬、施展不開,出現跳躍失敗、摔倒或者受傷的情況,所以我們可以在帶領小學生們熱身時進行“幾人一組”的小游戲,游戲規則:讓學生們在操場上圍成一個大圓圈,教師站在中間,讓學生們慢慢的跑起來,教師隨機喊口令,比如教師發出“5人一組”的口令時,學生們就要快速組成5人一組的小圈,組圈失敗或者組圈的人數不對即為“淘汰”,然后剩下的學生繼續游戲。這樣不僅能鍛煉學生們的反應能力,在跑動和組圈的過程中還能夠讓小學生們的身體充分的“熱”起來,緩解小學生們的緊張情緒,使學生們能夠以優良的身體狀態和心理狀態迎接“跳山羊”考核,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發揮出更好的水平。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作為體育教師不能只注重完成自己的教學計劃,更要注意優化教學方法,科學運用游戲教學方法讓小學生們愛上體育課,使小學生們通過體育課不僅能學到知識,增強身體素質,還能在體育課中放松心情,緩解課業壓力,為把學生們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小學生而努力!
參考文獻:
[1]桑成佳.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J】.發現,2018,(1):84.
[2]鄔嫻.注重興趣培養,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時代教育,2015,(20):244.
[3]蔡紅軍.對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成效的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