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業模式反映了企業發展戰略方向和具體的盈利模式,而科技型創業公司因風險指數高,具有商業模式多樣化、有效性評估體系不完善的特點。因此,為確保公司成功度過創業初期的多重風險,使之在成長過程中有效識別和規避風險,提升其市場適應能力和保持技術優勢,應探究構建規范化的商業模式有效性評價體系。本文首先闡釋了科技型創業公司商業模式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影響這類公司商業模式有效性的因素,進而探討了科學的分析方法、量化的評價指標以及成熟的分析模型,對科技型創業公司商業模式進行科學評價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有效性;評價指標;研究方法;商業模式;科技型創業公司
一、引言
目前科技型創業公司的商業模式日益多樣化,而由于其自身面臨的市場競爭和技術性因素具有較高不確定性,加之創業者缺乏企業管理經驗或長期運營戰略規劃,導致目前科技型創業公司的壽命周期普遍低于理想水平。因此研究科學可行的商業模式有效性評價體系,是解決這一問題并提高科技型創業公司成功率的重要課題。
二、科技型創業公司發展現狀及其商業模式有效性評價研究的重要性
雖然理論上科技型創業公司擁有獨一無二的技術優勢,但是由于現代企業市場環境信息流通和科技創新速度極快,在相對較高利潤的驅使下,科技型創業公司在起步之后,其商業模式很快就會被模仿并形成激烈的競爭局面。因此如果缺少有效的商業模式評價手段和長遠的戰略目標,科技型創業公司很難長期保有技術優勢并順利成長。
(一)發展現狀
獨特的技術優勢奠定了創業公司成功的基礎,但是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并長期保持,則需要有成功的商業模式作為支撐。所以在創業前期以及公司成長過程中,只有對商業模式進行科學的分析評價,才能夠保證其創造出商業價值并實現公司的戰略構想。但是目前科技型創業公司由于創業人員缺乏企業運營管理經驗,因而在籌劃創業計劃時沒有明確的長期運營戰略目標,僅著眼于技術研究以及新產品的研發等,對多變的行業市場競爭格局、技術方面的競爭等風險要素沒有持續性的評估分析。因此其商業模式可持續性不強、缺少應變能力,導致目前這類創業公司的存續時間普遍很短,能夠運營十年以上的公司不足7%,遠遠低于發達國家15%以上的水平。
(二)商業模式有效性評價研究的重要性
由于科技型創業公司的商業模式極其多樣.在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除了以傳統的提供產品或服務方式獲取利潤,還演化出授權、線上交易、物流等主營業務。因此,科技型創業公司天然擁有競爭優勢的同時,也面臨更多未知的風險。所以對其商業模式有效性評價方法進行研究,有助于及時發現運營風險并對戰略目標、發展規劃進行調整,提高科技型創業公司的成功率。此外由于這類創業公司前期產品研發以及開拓市場等需要大規模的資金投入,因此構建出實用科學的評價標準體系,能夠讓投資者以及公司運營決策者有量化的參考指標,從而做出更加科學的決策并確保公司運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商業模式有效性影響因素構成
衡量商業模式有效性的最直接指標是公司的價值創造力、發展模式的可持續發展性以及公司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影響這些指標的因素則涵蓋了戰略決策以及運營管理的方方面面。
(一)基于客戶需求的市場潛力挖掘能力
客戶需求是科技型創業公司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商業價值的動力,也是實現戰略構想并獲取預期收益的基礎。因此影響商業模式有效性的首要因素就是基于客戶需求的市場潛力挖掘能力,體現為在具體的商業模式下,科技型創業公司的市場定位是否科學、公司基于技術優勢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的價值能否調動客戶群體的消費欲望以及定價策略、市場調研等工作是否到位。首先,科技創新型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具有獨創性,因此其市場定位和定價策略的合理性決定了商業模式能否達到預期戰略目標,讓客戶認可產品的價值并實現創業初期的資本積累。其次,科技型創業公司的穩健成長有賴于在技術研究和產品性能更新方面持續保持領先水平。因此,只有基于深入和持續的市場調研以及科技創新,才能確保公司的商業模式有足夠的生命力和適應性。
(二)公司財務狀況
財務狀況是衡量公司商業模式有效性的核心指標,能夠以量化的數據對其現狀做出直觀判斷并預測其發展潛力。首先,財務信息包含了特定運營周期內公司的運營成本、收入以及資產構成等方面的數據,從中可以看出創業公司的短期盈利能力和利潤水平,也能夠判斷既有商業模式下是否實現了階段性運營目標。其次,對財務信息進行分析并結合公司的資源狀況、技術優勢等,可以評估未來一個財務周期的前景,并且對公司長遠盈利能力做出判斷,進而評價公司商業模式的有效性。
(三)風險防控能力與供應鏈穩定性
由于處于行業技術發展的尖端和前沿,因此科技型創業公司的供應鏈結構相對單薄,尤其是上游原材料或服務供應商往往也同樣是創新型企業,因此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也是影響商業模式有效性的關鍵因素。而高風險是科技型創業公司普遍面臨的問題,能否對來自內部以及行業市場的各種風險要素實現有效控制,決定了公司的商業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續發展性。
(四)基于品牌文化建設的長期運營戰略
多數科技型創業公司的始創者具有相關專業的科研背景,對所涉足行業領域的技術發展趨勢具有敏銳的感知和創新能力,因此在創業初期可以準確地把握商業模式和戰略目標選擇。但是由于對行業市場格局變化以及公司運營缺乏預判分析能力和經驗,對不斷進入相同領域的競爭對手帶來的壓力沒有有效應對策略,創業初期所積累的客戶資源和技術優勢逐漸被瓦解,從而導致創業失敗。因此衡量科技型創業公司商業模式有效性的另一個重要元素就是品牌文化建設,以及圍繞品牌特色構建的長期運營戰略。只有在創業初期擁有完備的長期戰略規劃,并且成功樹立特色品牌,才能使客戶群體產生基于品牌文化的價值認同并保持忠誠,讓公司承受住行業競爭的沖擊和技術創新的壓力。
四、商業模式有效性評價方法
商業模式有效性評價需要基于科學的方法和構建標準化的指標體系,才能夠通過對具體科技型創業公司相關數據和信息的分析,計算出量化的指標并進行比對和評價,根據結果對既有商業模式加以完善。
(一)評價指標的選取
指標體系的構建應首先進行影響因素的分析,并且分列各個影響因素相關指標并加以細化。在潛在客戶挖掘以及市場需求因素方面,以能夠實現量化統計分析的公司產品客戶認同度、產品性能指標以及潛在客戶群體規模等作為評價指標,通過調查問卷以及市場調研等方式獲得具體數據。風險防控能力與供應鏈穩定性評價指標的選取,一方面,以供應鏈合作伙伴的財務信息、供貨能力以及資信狀況作為參考,另一方面,搜集公司內部風險控制機制構建狀況信息,對其風險識別預控能力進行評估,并且將其員工構成和新產品研發能力作為保持長期技術優勢能力的衡量指標。而品牌文化建設以及長期戰略規劃則可以通過調研完成,把公司品牌的行業知名度、認可度作為分析評價指標。
(二)構建分析模型并進行優化
根據科技型創業公司商業模式有效性評價的需要,應構建數學模型并使用計算機軟件完成各類數據的分析計算。首先,應根據對隊商業模式有效性影響力大小,對每一項評價指標進行權重分配,從而在分析和評分過程中將具體數據乘以相應指數,使得計算結果能夠準確反映公司商業模式的有效性。其次,應結合具體科技型創業公司的發展過程,收集多個公司的相關數據來進行反復評價試驗,檢驗分析模型以及指標體系是否科學有效,從而對其進行校正和完善,確保能夠對一家科技型創業公司商業模式的有效性進行高效精準的評價。
(三)運用分析計算結果優化公司商業模式
研究商業模式有效性評價方法的目的在于提升科技型創業公司的成功率,優化其戰略規劃并確保資源利用率達到理想結果。因此,有效性評價結果應用于公司的戰略決策與日常運營當中,使得這類公司在創業初期不斷優化產品性能、市場定位以及提升其市場價值,順利完成資本和客戶資源的積累并贏得品牌認同。而在創業公司進入快速成長階段,則應定期通過商業模式有效性評價來進行戰略調整,讓公司準確識別和規避運營風險,實現長期穩健運營并保持住行業技術優勢。
五、結束語
科技型創業公司對于優化產業結構、通過特定商業模式將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社會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而商業模式有效性評價則是提升其創業成功率、維持創業公司市場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因此完善評價指標體系并不斷優化評價方法,能夠促進科技型創業公司發展并提升社會資源的利用效率。
參考文獻:
[1]戚耀元,戴淑芬,王旭.高新制造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評價[J].技術經濟,2017(9)49-60.
[2]佚名.科學型企業商業模式:中國情境的復合案例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9,36(1);89-95,
[3]呂東,云樂鑫,范稚楠等.科技型創業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與適應性成長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5,36(11):132-144.
[4]張家悅.財務視角下的商業模式風險識別研究——基于監管層問詢樣本的案例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7.
[5]李永海.價值鏈視角下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案例決策分析方法[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6,33(20):83-90.
[6]科技型創業企業商業模式有效性評價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18.
作者簡介:
李德芳,國科電雷(北京)電子裝備技術有限公司,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