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生
摘 要:教師職業認同與教師專業發展的作用是共時與交融。教師職業認同作為專業發展的基礎性因素,不僅影響到教師對本職工作的熱衷程度,而且也決定性地推動教師的專業發展。本文主要探析了高校體育教師職業認同的影響因素。
關鍵詞:體育教師;職業認同;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文明精神中體育承接著重要的教育作用。體育教師在體育教育活動中是重要的引導者,但對于體育教師這份職業,有人只是把它當做養家糊口的渠道,而有人卻把它視為終生的事業。在相同的外部環境下,有的體育教師能成為優秀教師,而有的教師卻只是普通教師,這與體育教師個人對待職業的態度密切相關。
1 教師職業認同
教師職業認同是指教師自身與他人對教師職業的共同認知,這些認知特點和價值是可以教師群體區分開。教師職業認同是教師在與人們的交流中,有了屬于自己獨特的一種教學理念和意義,以及教師的專業知識體系和教師的專業角色等,在教師的專業上有了一套自我概念,是教師確定和承諾自身職業生涯的過程。由于他人的指導,教師而形成的的職業認同,有個人意義和公共意義。教師在他的教學過程中,職業認同就涉及了兩方面,一方面是職業的價值,另一方面是教師在這份職業的角色相關的個體信念和實踐。
教師職業認同是一種主動去解決問題的意識,它是教師在通過教學經驗去發展自身的專業的過程中形成而來的,是教師不斷進行自我反思并積極接納自我的過程。總而言之,當前我們對教師職業認同經常會使用的定義是教師對教師工作的性質與價值的認識和評價,它既是一種過程,又是一種狀態,對其教學行為和態度有決定性作用。本研究將圍繞此定義展開說明。
2 教師職業認同的影響因素
教師職業認同的形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不同的學者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不同的研究成果。國內的研究者多會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國外學者多會采用質化的研究方法,通過閱讀大量的前人研究,我們可以將職業認同的影響因素分為三個大類,即個體因素、學校環境因素以及社會因素。
2.1 教師職業認同的個體影響因素
前人關于個體影響因素有很多,大多集中在性別、年齡、教齡、個人實習經歷、人格等等。男教師的職業認同得分要低于女教師的得分,在職業認識、職業技能、職業情感、職業期望四個維度上男女教師有差異,但是在職業價值觀和教師職業維度上男女教師是沒有差異的。在教師職業認同的各個維度上男性得分要比女性教師的得分低,男女教師的教師職業認同的差異還體現在工作回報和學生上;在對職業意義、職業特征及同事的認同上也存在差異;但是男女教師在工作背景、歸屬感、職業能力三個方面的認同上并沒有差異”
2.2 教師職業認同的學校環境影響因素
在學校中人與人間的關系是否和諧,校方處理問題是否具有公平與正義,這些在學校的環境,都會影響到一個教師對于其職業的認同。這個環境主要包括學校文化、學生、領導管理方式等。一個教師在對其學校的領導和校園文化的消極或積極的感受,對于教師在塑造其對教學的理解、促進,甚至是妨礙教師專業方面學習和成長,以及在構建教師的職業認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3教師職業認同的社會影響因素
在以往的研究中,由于社會環境的強大影響力,社會環境因素的存在影響著人們的做事態度,所以教師職業認同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社會因素的影響,這些社會因素就有不少,主要則包括社會的支持度、教育政策的變化等等。關于社會的支持度。前人研究結果表明,社會支持度與教師職業倦怠兩者之間存在著負相關。當一個教師是生活在前途未知和當前教育政策變革的情況下,使教師在其原有的教師職業認同的基礎上,對新的教育政策與理念產生矛盾感,并阻礙其教師的職業認同發展。對自身教師角色產生模糊感,因教育的變革給教師的職業認同帶來的沖擊,對教師來說,這將是一種新的挑戰和對認同的危機”
3 教師職業認同增強路徑
3.1加強教師職業認同跨時空銜接
教師職業認同是教師個體在相應的時空中對所從事的職業進行長期主觀上的建構而形成的認知和感受。其認知和感受有二重性,即積極向面的正向發展和良性循環;消極方面面的反向發展和惡性循環。而如何促進該過程的正向影響和良性發展,需要在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注重教師職業認同形成的時空因素。首先,注意職前培養(學習經歷)正向發展。引導職后的實踐過程,修正原先對教師的認知及情感等諸多不良方面,加強對教師職業情感的養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其次,基于教師專業發展時空連續性的需要,教師教育一體化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及職業認同的重要舉措。普通高等院校教師教育培養應打破教師職前職后的時空限制,將師資培育貫徹到底,實現職前培養與職后發展有效對接,特別是將培養教師的人格養成、專業素質放在首要位置。
3.2凸顯教師的主體性價值
作為專業發展與職業認同的主體的教師,其主體性地位毋庸置疑。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因此,在任何時期教師本位的發展理念不應改變。教師自主發展中最重要的方式是教師反思,其中教學反思極大的凸顯教師的主體性價值,對于教師專業能力的形成起到主導作用。教師首先要有反思的意識,其次要在實踐中鍛煉這種能力,當然也需要給教師提供開展反思的時間和空間。反思,作為教師提高職業能力的環境中進行思考與重建,這種思考是主動的、連續的和周密的,是具有導向性的。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3.3以媒介素養作為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助推力
對于教師來講要凸顯個人發展主線,需要從內突破展現生命,而非等待外界壓力驅使自己發展。對于教師的職業發展,實際上指的是教師以自身為根本,利用外在的力量,幫助自己在職業素養上的快速提升。在如今,信息化的發展使得人們無時無刻不在與互聯網打交道。無論我們是主動還是被動,每天都會接受數不清的數據信息,被不同的觀念所沖擊,被各種不同的圖像所包圍。對于怎樣從如此繁多的信息中找到關鍵點,成為現代社會每個人所必須的技術。
結束語
隨著年齡和教齡的增加,體育教師職業認同呈上升趨勢,特別是職業技能認同,但在職業意志認同上出現波折的趨勢。多元化的認同來源是體育教師職業認同具有顯著性差異的原因。學校應實施民主化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為教師的成長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空間,學校在教師團隊管理中要實施以教師為主體的觀念,激發教師在工作中的主人翁意識和愛崗敬業的精神,在教師群體中形成積極向上、團結協作的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1]柴 江,王 軍.特殊教育教師職業認同與工作滿意度的調查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4(11):8-15.
[2]穆桂斌,張春輝.大學教師人格特質、職業認同與工作績效的關系研究[J].河北大學學報,2012,(5):136~140.
[3]杜軍.不同來源小學教師人格因素與職業認同關系的比較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4,7(37):80-84.
[4]宋廣文,魏淑華.影響教師職業認同的相關因素分析[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6(1):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