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生產工作中,員工起到決定性作用,企業的人力資源績效管理中,要尤為關注組織對個人行為的影響。本文以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中運用組織行為理論的意義為切入點,給出了組織行為理論在其管理中的運用措施,希望通過本文,能夠提高企業對組織行為理論的重視。
關鍵詞:組織行為;人力資源;績效管理
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如果員工素質不足,缺乏積極性,企業的價值就無法得到實現。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不但是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也是企業穩定發展的保障。故對人力資源績效管理中組織行為理論進行研究,可以提升人力資源運用效率,從而推動企業的良好發展。
一、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中運用組織行為理論的重要意義
首先,組織行為理論主要是對人進行研究,分析團體中個人的行為,對人的經濟以及社會屬性進行考慮,通過對個人發展的科學運用以及合理安排,使人力績效價值的最大化得到一定發揮。并通過引導員工行為的模式,強化其工作狀態,深度激發與推動人力資源績效。其次,組織行為理論主要在于分析員工的工作意識和主觀行為,在以組織行為學理論為基礎的前提下,使員工的工作價值得到更進一步發揮,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市場經濟收益。
二、組織行為理論在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中的運用措施
(一)創新組織行為理論激勵體制
人力資源績效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對員工的創新性與積極性采取的激發機制,使員工在創新意識的助益下,能夠更好地完善自身工作,從而實現企業的市場價值收益。因此,為了使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能夠更好地得到落實與推廣,就需要利用組織行為理論參與應用,對相應的激勵體制進行創建,用創新形式的組織行為理論激勵體制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得到激發。首先,需要將對應的激勵指標創建起來,從企業與員工的真實狀況著手,將指標范圍確立下來,讓其滿足合理性需要,可以在科學范圍中有效達標。其次,需要將動態式發展作為指導,讓激勵體制不在一定范圍中局限,給其留下一定改變余地,能夠靈活做出調整。激勵體制還需要從過去的方式中脫離出來,考慮員工面對的各種因素,從而使企業總體的發展訴求得到實現。實際實行過程中,企業需要從員工和組織之間的關聯以及在組織中起到的作用等方面著手,結合員工的喜好、能力等,將詳細的激勵體制確立下來。
(二)健全人力資源管理機制
要想實現良好的人力資源績效管理,創建相應的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在人力資源管理體制的創建方面,組織行為理論具有一定作用,利用組織行為理論能夠更深入地健全和強化人力資源管理體制的創建。通過分析組織中員工的喜好,實現管理體制與理論、實際的完美結合,用積極的組織行為理論讓員工的正面品質培養得到貫徹。詳細地講,企業應該健全與補充人力資源管理體制的各方面內容,研究績效管理中可能面對的情況,同時將合理的處理措施提出。人處于組織中,組織的影響力可以對人的心理產生一定影響,通過這種作用可以提高員工間的凝聚力。因此,企業需要提高對組織行為理論實際應用的重視,在人力資源管理體制中創建良好的薪資、獎金等方面體制,讓員工的發展空間更加廣闊,使其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也會因此獲取一定成就感。
(三)有效落實員工評測工作,健全人力的基礎設施
組織的基礎創建是組織行為理論中的主要內容,要想良好實行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重點要做好人力基礎設施的創建,逐步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基礎創建工作。首先,創建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體制,使其績效管理有一定支撐,可以在實行績效管理工作中提高員工的參與度。其次,逐步健全企業的部門創建,確切規定各個職位的責任,逐步提高每個部門的管理認識以及責任認識,讓企業總體的人力資源結構能夠更加清晰。此外,企業應該重視組織行為理論的融進,促進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體制的逐步創新,通過行業中的溝通,借鑒一些比較先進的經驗,根據自身狀況逐漸深入分析等方式,使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基礎更加牢靠。在實際工作中,企業要使人力資源績效管理工作得到更好實行,就要把員工的評估工作做好,科學合理評估員工的績效。一方面,企業需要利用當前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增強人力資源管理,合理評估與分析員工的專業能力,對員工以后的發展做出預測。另一方面,逐步強化考核體制的創建,結合員工真實狀況,給員工創建個人檔案,并根據員工不同階段的狀況進行更改,使人力資源績效管理工作的信息更加準確。
三、結束語
在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中,運用組織行為理論,可以讓員工的工作態度更加積極。為了使其得到良好應用,需要將健全人力資源管理機制,落實員工評測工作,創新組織行為理論激勵體制這些有關工作做好。只有這樣才能讓員工得到良好發展,從而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斌杰.組織行為理論在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中的應用[J].人才資源開發,2018(12):80-82.
[2]尤小波.論基于組織行為理論下的小微企業人力資源戰略體系建設[J].商場現代化,2015(14):136.
[3]王冬玲.基于組織行為理論在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城市經濟,2011(6):87+89.
作者簡介:
解利榮,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