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摘要:通過對中國女籃在2015屆亞錦賽7場比賽的比賽數據、技戰術應用、人員調動等方面進的研究,分析中國女籃在決賽中失利的原因,并提出相對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2015年女籃亞錦賽;決賽;中國女籃;失利;因素
隨著籃球運動在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流傳,世界各國的籃球事業都呈現出 了蓬勃發展的趨勢。中國作為世界上的體育大國。在國家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的籃球水平獲得了飛速的提高。而中國女籃作為中國籃球的代表,在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后,逐漸躋身于亞洲強隊之列。
而在備受矚目的2015年武漢女籃亞錦賽,作為奪冠熱門的中國女籃一路過關斬將挺進決賽,但在決賽中以50-85大比分35分慘敗日本隊,這樣的結果在籃球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因此,通過對2015年女籃亞錦賽決賽中國女籃比賽的錄像進行分析,從中找出女籃失利的因素。
一、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2015年女籃亞錦賽決賽中國女籃。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2015年女籃亞錦賽中國女籃半決賽數據分析
對陣老牌勁旅韓國時,無論是小組賽還是半決賽,中國女籃的表現也全面壓制對手。進攻上投籃的命中率比對手高,助攻數量也比對手多。在防守端,中國女籃做的也不錯。總籃板數量和搶斷的數量都比對手多,而且迫使對手每場的失誤數量都在兩位數以上。所以最終也擊敗了對手。
(二)隊員整體技術分析
在后衛的位置上,中國女籃的隊員楊力維、陳曉佳在進攻端,攻擊力不夠,傳球的威脅性也不夠,再加上對位的對方隊員比較矮,速度相對比較靈活,所以導致了她們對對手的移動的判斷和傳球時的視野判斷的不是很準確。面對對手快速的移動,她們很難為隊友創造出合適的得分機會。在內線的對位上,相比日本女籃超級中鋒渡邊敷萊夢全面的攻防技術,中國女籃的孫夢然、黃紅玭等隊員她們的攻擊范圍非常的小,只能進行中遠距離的跳投,缺乏內線之間的對抗。不能夠在防守端給對方造成殺傷。所以她們在進攻端和防守端的作用也就顯現不出來了。
(三)戰術策略分析
在進攻端,從中國女籃的表現中就可以看出進攻戰術思路不明確,內線與外線之間的配合過于簡單。沒有主要的攻擊點,也缺乏針某個球員特點制定相對應的全隊配合。外線面對日本隊靈活的后衛尋找不出合適的進攻機會,內線面對對方的超級中鋒又打不出任何的優勢。
在防守端,中國女籃采用了人盯人的防守戰術。在“人盯人”的防守體系中如果有一個人出現漏防,那么其他人在補防的過程中很容易導致整個防守體系的瓦解。所以在本隊隊員整體身高比對手高出近10公分,移動速度比對手慢很多的情況下無疑就是一種賭博。并且在1號位的對位上,180公分的陳曉佳對位身高比自己矮了15公分、速度比自己快很多的后衛吉田美亞莎。這樣的對位導致陳曉佳在防守端根本跟不上對手的速度,可以說是被對手完全壓制。一直到第3節過半的時候中國隊才將防守策略改為區域聯防,但這個時候中國女籃已經大比分落后了,隊員們的體能和信心都已經跌到低谷了。這個時候再調整也起不到一點的作用了。
在限制對手核心球員的方面,中國隊的戰術也布置的不好,日本隊核心后衛吉田亞美莎在決賽中得到了11分并且貢獻了7個助攻,中國隊從始至終都沒有布置出過任何的戰術去針對她,所以也導致了最終的潰敗。
三、結論
本屆亞錦賽上的中國女籃是一只比較年輕的隊伍,隊員們缺乏乏大賽經驗,在進攻中也存在諸多的問題:隊員們的技術整體過于單一化,在關鍵時刻不能夠在進攻端有效的打擊對手。在面對對手高強度的防守重壓下,命中率容易受到較大影響。并且失誤比較多,打不出流暢的進攻。
在防守方面,對抗不足,對籃筐的保護能力不夠,不能有效的阻止對方內線的取分,由于整體速度落后于對手,導致在防守時不能夠給對手造成有效的威脅。
本屆中國女籃的整體實力不均衡,大多是年輕球員,缺乏大賽經驗,關鍵時候發揮不出太多的作用,臨場應變能力不足,到了關鍵的時候容易亂了陣腳。中國女籃需要培養出一個真正的關鍵時候可以站出來決定比賽的核心球員。
四、建議
通過研究可以發現,本屆女籃亞錦賽上中國女籃在比賽中存在著較多問題,但從整體上來說現在的中國女籃很年輕,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一)磨練技術,提高隊員的整體實力
在進攻方面,要努力的提升隊員的個人技術,注重培養隊員們的團隊協作能力。防守上要培養隊員們頑強拼搏的作風,能打硬仗,敢于攻堅。培養隊員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二)從實際出發,制定合理有效的排戰術
中國女籃決賽中慘敗對手,戰術上的失誤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沒能夠根據比賽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戰術,致使進攻和防守上出現了巨大漏洞。希望中國女籃在以能夠在比賽中能夠根據自身和對手的技戰術特點,設計和開發出更多適合自身的合理有效的戰術。提升中國女籃的實力。
(三)增強團隊配合協作能力
中國女籃在平時的訓練中應注重培養隊員們的團隊協作意識。提高團隊協作的能力。在比賽中打出自己的配合,依靠團隊的發揮贏得比賽,而不僅僅光靠核心球員來決定比賽。
參考文獻:
[1]雷多菲.第三十屆奧運會中國女籃進攻特點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14.
[2]鄭秀琳,崔魯祥,袁野.我國青年女籃運動員專項體能和技術現狀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3.
[3]王守恒,鄭鋼,李金生,都娟等.論世界女籃發展變化的特征[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
[4]中國籃協官網:http://www.cba.gov.cn/,2015.
[5]孫民治主編.現代籃球高級教程[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