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東權 孫曉潔
摘要:國標舞又稱體育舞蹈是體育與藝術高度結合的一項體育項目,力量與美兼具,比賽競爭激烈,對國標舞者的身體條件要求也非常高。國標舞者一般被認為是高度關注自身身體形象的,往往力求精干有力。本文的橫向研究是在專業院校和業余國標舞舞者之間進行的,以確定國標舞舞者身體形象的感知。共有310名舞蹈家參加了這項研究。結果發現,在身體質量指數最理想的人中,31.9%的人對自身形象不滿意。總而言之,即使具有理想的身體質量指數,很多男性和女性也對自身形象不滿意。
關鍵詞:身體感知;身體形象;體重指數;國標舞舞者
一、綜述
身體形象通常被認為多方面的構成的。身體形象可以被定義為對身體的概念(比如是如何看的或感覺的)。它可以隨心情,經驗和環境而變化。“身體形象”一詞由身體感知和身體滿意度的兩個主題組成[1]。身體感知意味著個人對自己身體方面的評估的同時,身體的滿意度更多地集中在與身體的信心,身心和身體不滿相關的個體身材和形狀上。在這項研究中,身體形象的背景將被歸類為滿足和不滿。擁有完美體重的愿望可以引起負面的身體形象感知。因此,這可能會導致一系列不良行為和情緒進而造成嚴重后果,如低自尊,飲食失調,抑郁癥和對自己的身體感到羞恥,這可能會影響他們生活質量。
看起來很好的需求也可能會影響到舞者的生活質量。建筑環境本身的特征可能對生活和使用它的人的行為有影響。Radell(2012)發現在舞蹈訓練中舞者通常都會使用鏡子,如果他們對自己的外表感到高度的不滿。鏡子的使用不僅使舞者關注自身,甚至身體的一部分也包含在焦慮中,使得舞者對理想體重的判斷變得模糊。此外,活躍的空間可以改變個人彼此之間的互動方式。低體重的偶像化,可能導致身體形象扭曲。對自身 形象不滿意的人安全感也很低,心理狀況不好,飲食失調。此外,觀眾還可以通過他們的身體外觀來判斷舞者,這可能會對他們造成更多的焦慮。因此,這表明對身體形象的焦慮可能導致舞者生活質量進一步惡化[2]。因此,識別舞者的身體形象偏好或滿足感將有助于將舞者的生活方式改變為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為了在城市環境中謀生,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例如舞者。看起來很美和有吸引力是舞者在城市環境中所面臨的許多屬性之一。隨著對影響舞者身體形象的各種因素的認識,本研究有興趣確定他們對身體形象和BMI的看法。這項研究可能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舞者身體形象的重要性。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這項研究是橫向計進行的,以測量專業院校和業余國標舞舞者身體質量指數(BMI)和身體形象感知水平。通過隨機抽樣的方法成功選出了155名國標舞舞者。通過自我管理的調查表收集數據。使用身體形象狀態量表(BISS)(Cash,Fleming Alindogan,Steadman,&Whitehead,2002)測量身體形象的感知。測量是六個9點項目的組合。
得分被分類為低分數反映出更多的負面(不滿意)身體形象狀態,高分反映了更多的積極狀態(滿意度)的身體形象。同時對于體重指數,身高體重按世界衛生組織身體質量指數數據庫(2004)進行分類。BMI低于18.50 kg/m2的受訪者被列為不足的類別。被認為是理想BMI范圍的正常范圍為18.50至24.99 kg/m2。然而,BMI在25.00至29.99 kg/m2范圍內,超過30.00 kg/m2的BMI分為超重和肥胖類別。
29名受訪者進行了試點研究,以確定問卷的可靠性。Cronbach的α系數值為0.725,這表明問卷可靠地用于主要研究。數據采用SPSS 22.0進行分析,用于描述性統計分析,如頻率和方差。
三、結果
(一)統計數據
這項研究成功地在155名專業院校和業余國標舞舞者進行了采訪。其中72例(46.5%)為男性,其中83例(53.5%)為女性。對于“工作類型”,其中72人(46.5%)是兼職舞者。另有83人(53.5%)為全職舞者。基于受訪者體重指數(BMI),三分之二(76.8%)的體重偏低(12.2%),超重和肥(11.0%),
(二)舞者身體形象感知
總體而言,研究發現188例(60.6%)的受訪者報告身體形態呈正狀態。其次是94(30.3%)對他們的身體形象有消極或不滿意,而另外28人(19.0%)也不滿意或不滿意。
在被問及的屬性中,162人(52.3%)的受訪者的身體狀況不滿意。其次是310名選手中的126名(40.7%)的權重屬性,盡管52.3%對自己的外表感到不滿,但214位(69.0%)對吸引力感到滿意。
根據性別的舞者的身體形象感知。在144名男性中,滿足(75%)和不滿意(18.1%)的身體形象之間存在巨大差距,超過四倍。然而,在166名女性中,滿足身體形象(48.2%)和不滿意(41.0%)的人之間的差異很小。按性別比較,發現對身體形象不滿意的女舞者(41.0%)幾乎比男性舞者多(18.1%)。根據性別,發現性別和身體形象之間存在顯著的關系,p值為0.003。
專業院校舞者的身體形象不滿意,分別為26.4%,33.7%業余舞者。然而,專業院校和業余國標舞舞者對身體形象的看法并沒有顯著關系(p值為0.495)。基于BMI狀態,大多數舞者(76.8%)都有BMI正常范圍或換句話說,理想體重。然而,身體形象的不滿或負面狀態在理想體重的受訪者中更為明顯,其中238人中有31.9%。這表明即使身體有一個理想的體重,但他們對身體形象感到不滿。超重或肥胖者(34人)中,有64.7%的人對身體形象感到滿意,占有率很高。類似地,對于體重不足(38人),63.2%對身體形象感到滿意。然而,0.749的p值表示身體形象感知與BMI的舞者狀態之間沒有關系。
總而言之,接受采訪的一半以上的舞者對身體形象有正面的看法。然而,很明顯,一半以上的人對身體狀況不滿意,即使他們屬于理想體重類別。同時,性別被認為與身體形象的不滿和滿意度有關,特別是女性舞者。
四、討論與分析
這項研究發現,大多數舞者都有一個所需的身體質量指數,只有少量體重不足,超重和肥胖。與其他研究結果相似,大多數舞者BMI都正常。然而,很明顯,理想體重的舞者也沒有滿足他們的身體形象。這可能是由于舞蹈行業的要求和舞者之間的競爭,要求他們變得苗條(Jacobi,Hayward,de Zwaan,Kraemer,&Agras,2004)。
舞者對自己的身材和體重更加關注。即使他們大多數具有正常的BMI,但與其他屬性相比,身體外觀和體重的不滿百分比明顯更高。相比之下,對身體外觀和體重的不滿反映他們的吸引力。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覺得他們身體有吸引力。可以指出,舞者選擇的標準,除了別的以外,在舞臺上需要看起來很好看和有吸引力。這可能有助于他們具有良好的身體外觀的感覺[3]。
有趣的是,還發現身體形象的看法與性別有關。這項研究發現,性別之間身體形象的看法存在顯著性差異。女性舞者身體形象不滿意度最高,即使身體質量指數在理想范圍之內。女性對自己的身體形象更加迷戀。由于舞蹈作為一項工作,其中尤其是大城市環境中的競爭激烈,舞者們傾向于強調自己的外表和身材。因此,如果不預防,治療或干預,不利的身體形象感覺可能導致進食障礙。
五、結論
本研究的結果可能有助于增加北京等大城市專業院校和業余國標舞舞者身體形象感知知識。然而,知識傳遞必須與中國國標舞的大環境結合在一起。因此,舞蹈教練或組織應著重強調健康身體形象的重要性。總而言之,目前的研究為我國國標舞舞者之間的身體質量指數和身體形象感知提供了新的方向。雖然目前的研究表明,女性更容易發展不利的身體形象感知,但對這一群體的信息仍然很少,需要進一步研究。對身體形象對于舞者重要性的深刻理解也是另一個有趣的研究領域。此外,從本研究中確定的另一個限制是影響他們對身體外觀不滿意的因素。
參考文獻:
[1]張清澍等.體育舞蹈[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6.
[2]郭曉珍.我國部分體育院校藝術類專業體育舞蹈方向培養方案的比較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1.
[3]王寧寧等.中國舞蹈史[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