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玉英
摘 要:數學作為小學課程教育體系的重要學科之一,對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小學數學教學如今更注重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的聯系,提倡利用生活素材來開展數學教學活動,這極大地推進了小學數學教育現代化發展,提升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筆者結合自身小學數學教學經驗,對如何加強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作出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推進,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得到了創新,游戲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逐漸被應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小學數學教育對學生的個人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中學教育和大學教育都涉及了數學知識,尤其對于理科生來說,數學知識是其學習其它自然學科的基礎。提倡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目的是為了利用生活化素材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而加強學生的理論知識應用能力,從而實現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廣大小學數學教師需要考慮到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不斷完善數學教學手段,以保證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開展數學課程的教育目的不是為了讓學生單純地學習數學知識,而是通過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從而使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解決生活實際遇到的數學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多利用生活素材來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能一味地進行“知識灌輸”,更應該通過引導的方式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促使學生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在實踐探究過程中,學生能夠進一步深化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因此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推進我國小學教育事業現代化的必經途徑。
三、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措施
(一)靈活運用生活素材
數學是一門知識點十分繁多且抽象的學科,而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還處于開發階段,因此很多小學低年級學生難以理解某些數學知識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教師只利用課本教材中的教學素材來開展教學活動,就會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而學生對生活中的素材較為熟悉,如果教師能夠靈活運用生活素材,便能夠取得可觀的教學效果。
例如,筆者在講解“認識直角”這節內容時,就事先準備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圖片,如手機、直角尺、撲克等,將其打印到了A4紙上,方便學生觀看。經過筆者引導后,學生能夠發現這些圖片的兩條邊之間的夾角利用量角器測量都呈90度,進而理解直角的概念。
(二)積極創設生活情境
小學生的自主意識還未完全覺醒,因此學習興趣是促使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最大動力。因此,要想切實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果,教師就必須要利用多種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而情景教學法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能夠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積極創設生活情境來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從而加強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聯系。
例如,筆者在講解“克和千克(公斤)的認識”這節內容時,就利用多媒體創設了一個生活化情境。筆者事先將超市的部分商品圖片用PPT來展示,如方便面、鹽、食用油等,由于學生對這些物品很熟悉,積極性很快被調動。接著問道,“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商品的質量為多少嗎?”學生能夠通過商品上面的文字能夠了解到:一袋方便面凈重100克,一袋食鹽凈重500克,一瓶食用油凈重5千克。但學生對克、千克沒有直觀的感受,接著筆者將準備的2分錢硬幣和兩袋食用鹽拿給學生們觀察感受一下,并告知他們一個2分錢硬幣的重量約為一克,兩袋食用鹽的總重量為1千克。
(三)聯系生活實際提問
課堂提問是加強師生間有效交流的重要環節,通過課堂提問教師能夠準確了解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情況和學習能力狀況,并且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極大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但課堂提問也具備一定的技巧性,枯燥無味、難度過大的問題會抑制學生的思考熱情。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提問中需要結合生活素材,并且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點和學習能力,通過趣味性、拓展性的問題來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例如,筆者在講解“時、分、秒的換算關系”該節內容時,筆者先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現在是9時10分,我們的上課時間是8時50分,一節課40分鐘,那么我們還有多久下課?下課時間是多少?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接觸“時間”這一概念,通過筆者的提問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唄調動起來,進而方便筆者講解“1時等于60分,一分等于60秒”的換算關系。
(四)布置與生活實踐相關的課后習題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布置與生活實踐相關的課后習題,讓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從而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通過課后習題練習,學生能夠鞏固已學的相關數學知識。
例如,筆者曾在講解完“數與計算”之后,布置了該習題:小林家中有兩個水龍頭漏水,甲、乙水龍頭每分鐘滴水分別為4滴和5滴,請問小林家五分鐘會浪費多少滴水?學生經過分析,能夠列出4×5+5×5或(4+5)×5的式子,即小林家十分鐘會浪費45滴水。學生計算出這個數據后,也加強了節約用水的意識。
【結束語】綜上所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更要應用到生活實際。小學數學教學要注重生活化,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多利用生活背景來設計應用題,利用生活素材創設和諧融洽的教學情境,從而加強理論教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關聯性,以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讓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實現抽象數學知識的生動化、形象化、具體化,從而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學習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馬斌.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之探討[J].科教文匯,2013(2).
[2]李滿倉. 淺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2).
[3]吳曉紅. 什么是數學教育生活化[J].東北師大學報,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