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峰
摘 要:計算對小數數學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與影響,計算是數學學習的關鍵基礎,計算正確率對小學數學學習及今后數學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與作用。因此,計算錯誤也成為小學中高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普遍存在的關鍵性問題,特別是小數與分數等知識的學習,存在一定的難度,致使中計算錯誤問題明顯增加。基于此,教師務必重視對計算錯誤的原因做出深入分析研究,并通過科學對策予以有效解決。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年級;數學計算
前言:計算是數學學習的關鍵基礎,更成為小學數學學習的關鍵點。計算屬于存在抽象特點的概念,同時由于小學生感知能力較弱,計算錯誤成為學習階段普遍存在的問題。計算錯誤并非可怕的問題,教學階段教師應科學正確的加以引導,對計算錯誤的原因做出深入分析研究,并通過科學合理的對策予以有效解決,使計算錯誤不在成為困擾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難題,使學生計算能力與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一、計算錯誤的原因
(一)運算符號等方面的原因
部分混淆視聽的運算符號等的存在,通常會使學生生產相應的錯覺,從而致使計算錯誤的出現。例如,計算例題:0.8×8÷0.8×8=?學生面對此類計算問題過程中,通常會將結果答案計算為1。此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學生收到運算符號等因素的影響,同時知識學生對運算順序未能做出考慮,進而造成計算錯誤的出現[1]。
(二)思想方面的原因
針對大部分學生來講,小學數學計算被看成“1+1=?”的問題,無需動腦思考便能夠做出解答,無需做出推理便能夠學習的學科,部分學生思想意識并未予以足夠的重視,這也成為計算錯誤的原因之一。客觀分析,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等,感知能力明顯不足,對事物的了解與認識存在片面的情況,這對相似性較強的符號與數字較易出現混亂的情況,計算過程中通常出現符號寫作、丟掉小數點的情況,從而使計算產生嚴重的誤差,并產生計算錯誤的情況。
(三)習慣方面的原因
通過對學生計算運算與作業的深入分析與研究,學生計算預算階段的計算習慣明顯存在一定的問題,特別是運用計算方法度不同數學問題的計算與運算過程中,無法對計算方法做出靈活的運用,同時未能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例如,學生運用計算方法對不同數學問題的計算與運算階段,通常對關鍵解題步驟的重視不足,解題習慣與步驟存在混亂的情況等。
二、計算錯誤原因的解決對策
(一)教育培養優秀計算技能
第一,運用對比性聯系。對容易產生混淆的題目進行整理,指導學生做出分析對比,增強學生分析能力,有效增強計算正確率。例如,同樣是0.8×8÷0.8×8與0.8×8÷0.8÷8,學生通過仔細分析對比,并計算出正確答案,同時做出核對檢查,使計算基礎得到有效鞏固,使計算基本能力得到有效教育培養,使學生分析與觀察能力得到增強,并養成仔細檢查的優秀學習習慣。通過對計算錯誤立體的對比,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與推理能力,以此增加計算正確率;第二,針對較易產生計算錯誤的例題,通過運用題組訓練模式,構建錯題檔案卡,通過不斷進行強化訓練,增強計算能力與水平。計算總量與口算估算的教育培養,能夠增強計算能力與水平以及速度,從而為數學學習奠定可靠的基礎保障[2]。
(二)教育培養良好思想意識
基于心理學分析,認知屬于情感與行為反應的關鍵中介,引起人們心理情緒與行為習慣問題的根本元素并非事件,在于人們自身的思想意識,即思想對行為習慣與心理情緒起到主導作用。學生對數學計算的忽視,較易形成應付的思想,通常將錯誤原因歸結于馬虎。教師應重視對學生思想的教育培養,使其了解認識到計算錯誤原因同時涵蓋眾多因素,并非僅僅是馬虎,使學生能夠從思想意識方面對計算錯誤提高重視程度。
(三)教育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習慣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實現,學習習慣存在問題,同學習初始階段存在緊密的聯系。例如,針對異分母分數加減計算的教學,教師務必對學生做出科學正確的引導,使其學習了解正確通分,使其學會先對分數特點以及性質做出思考,之后做出通分的學習習慣,通分時還需做到循序漸進,按照步驟進行。基礎知識與計算方法的教育培養,能夠教育培養學生優秀的學習習慣,同樣也成為基礎技能教育培養的重點內容。在此階段,教師務必予以足夠的耐心與關心以及激勵和引導,從而教育培養學生優秀的學習習慣,提高計算能力。
結論:綜上所述,計算作為數學學習的關鍵基礎,成為小學數學學習的關鍵點,更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關鍵內容。計算能力與水平的提升能夠有效增強數學學習的整體效率。教學階段,應根據計算錯誤原因運用科學合理的對策做出糾正解決,避免計算錯誤的產生,增強計算能力與水平,重視對學生計算錯誤的深入分析研究,針對性的做出科學預防,切實增強學生計算能力與水平。
參考文獻:
[1]陳雯婷.小學中年級學生數學計算錯誤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教師,2017(1):71-71.
[2]劉秀蘭.小學數學六年級學生計算錯誤的成因及對策研究[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7(5):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