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玉棉
摘 要:新課程改革對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非常重視,希望通過這種教學手段使傳統的認知型教學向著體驗型教學轉變,并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小學數學教學而言,使用這種教學手段將使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得到明顯提升,進而更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并增強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因此為了促進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深入應用,本文對具體的教學策略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體驗式教學法;教學策略
前言:新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是實現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從而令學生得到更好的培養,而在這個過程中使用更有效的教學手段是非常必要的,體驗式教學法的出現完全滿足了素質教育的要求。
一、體驗式教學法
數學是小學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在小學學好數學不僅能夠為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科素養,將來在學習物理化學等學科時會更加輕松,因此當前學校和家長都非常重視數學教育。但數學知識的抽象性比較強,導致很多學生無法充分理解數學知識,甚至會對數學知識失去興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法的本質是還原數學知識,在還原的過程中讓學生親自體驗和嘗試,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教師在應用體驗式教學法的過程中,會以學生的認知特點及認知規律為基礎,使用創造或者重現事實等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還原[1]。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重新認識所學內容,并且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最終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對小學生而言,他們的思維能力還沒有完全成熟,而且無法將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同一件事物上,這一點在低年級小學生身上表現得更加明顯,通過體驗式教學可以令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得到明顯提升,從而使學生可以更主動的進行學習,并且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最終令學習效果得到明顯提升。
二、新課程下小學數學體驗式教學策略
(一)為學生提供更多親自體驗的機會
體驗式教學法對學生的體驗特別重視,因此教師在使用這種這種手段的過程中,要為學生提供更多親自體驗的機會,讓學生在體驗過程中通過觀察和分析加強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這就要求教師要合理規劃課堂時間,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進行體驗,并且要保證讓每位學生都獲得體驗的機會,這樣才能利用這種這種方式讓所有學生都得到提升。例如在對部編版數學教材二年級上冊《認識時間》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有更充足的時間去體驗《認識時間》的相關內容,教師可提前讓學生準備一個鐘面的模型,并且要求學生在模型上設置可以活動的指針。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模型講解認識時間的相關知識,然后讓學生親自去體驗在不同時間下的指針變化,這樣學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并掌握課堂教學的內容。
(二)利用情境激發想象力
體驗式教學法的”體驗“就是要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這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導的形式。而為了讓學生更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吸引學生。例如當教師對部編版小學數學教材二年級上冊《表內乘法》進行教學時,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最開始可能只是記住了乘法表,然后套用乘法表計算問題,但并沒有真正理解,因此教師可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幫助學生去真正理解什么是乘法。比如教師可向學生提問3×4等于多少,記住了乘法表的同學會馬上回答3×4=12,但有的學生并沒有充分理解其中的真正原因。此時教師可拿出事先準備的3個蘋果,然后讓學生用小刀將每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這樣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就可以理解3×4=12的真正原因。學生在操作過后還能聯想到其他數字的倍數變化,從而在掌握《表內乘法》知識的同時令自身的想象力也得到提升。
(三)聯系生活實際
數學知識來自于生活,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積極聯系生活實際,而且這種方式還可以利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讓學生通過熟悉的事物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2]。例如在對部編版學數學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進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觀察課桌、鉛筆等會經常接觸的事物,然后讓學生在觀察之后描述出不同角度事物的形狀,此時學生將回憶起學習過的長方形、正方形等內容,并且會在腦海中初步建立立體圖形的概念,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四)分組學習、鼓勵學生進行交流
不同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狀態都不相同,因此學生在體驗過程中也會存在不同的理解。每一個學生都會在體驗學習的過程中產生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師應通過分組學習的方式鼓勵學生互相交流經驗。為了使分組更加科學,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觀察,然后依據不同學生的表現進行分組,降低小組之間在能力高低上的差異。而教師要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進行觀察和引導,最終實現所有學生的共同提升和進步。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法是一種極其有效的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數學知識,從而令小學數學的教育效果得到明顯提升。
參考文獻:
[1]劉福鳳.小學數學體驗式教學策略初探[J].當代教研論叢,2017,19(1):35-38.
[2]李懷亭,桂思梅.淺析小學數學體驗式教學[J].中華少年,2017,26(9):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