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麗 劉秀萍

廢棄的輪胎做成裝飾品,閑置的花盆制成“人偶”,用完的漆桶上畫上畫……走進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聯和吳漢小學,很難不被學校的環保創意吸引。
“環創大堂”里,天花板上掛著模型,櫥窗里陳列著學生制作的航模、車模、3D打印作品,模型飛機掠過頭頂……學校的創客教育也讓人稱贊。
“讓學校成為環保創客成長的搖籃”是該校校長陳國權的目標。聯和吳漢小學以“以綠色創客興校,用創新精神育人”為辦學理念,將綠色環保和創客教育完美結合,走出一條有學校特色的“環創教育”之路。
依據校情,升華辦學理念
“環創,即環保+創客”,陳國權解釋,環創教育就是創客文化與環保教育相結合,以環境保護、創客課程為抓手,培養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種素質教育。
“環創教育”是陳國權根據聯和吳漢小學校情和他判斷的教育發展趨勢提出的辦學思路。2016年8月,陳國權從獅山鎮石碣小學調任到聯和吳漢小學。聯和吳漢小學由聯和小學和楊溯珊紀念學校合并而成,是獅山鎮“學校改薄工程”中首批撤并改造的鎮屬學校。學校基礎設施薄弱,名師資源少,生源也一般。但聯和吳漢小學多年來在建模、航模、空模、車模(下面統稱四模)方面的成績都比較好。如何在現有情況下創建特色學校、培養有競爭力的學生,是擺在陳國權面前的難題。陳國權決定,就從學校的創客教育優勢入手。
2015 年 1 月,李克強總理考察深圳柴火創客空間,盛贊“創客”充分展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力,迅速引發了全國性建設創客空間的熱情。在創客熱潮中,創客教育在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教育變革新潮。2016年6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提出有條件的地區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眾創空間”、跨學科學習[STEAM (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教育] 、創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應用。陳國權捕捉到,創客教育以培養“未來創客”為目標,是時代與社會的發展需求,代表了教育與時俱進的發展方向。再加上環保也是學校的一大亮點。把握這些契機,陳國權將學校原來的辦學理念進一步升華,提煉出“環創教育”的新概念。
在很多人看來,高科技的創客和原生態的環保簡直是八竿子都打不著的,但對于聯和吳漢小學來說卻是貼近實際的。這里的學生大多是聯和居委會居民和周邊企業職工的孩子,可以將身邊的物料循環再用,這不僅可以節約學習創客的成本,還可以讓學生用創新的目光觀察生活,從身邊事物出發,讓學生學習創客的熱情更加濃厚。
開設課程開發教材,大力發展環創教育
雖然學生對創客有濃厚的興趣,但如何解決學生基礎薄弱、師資力量不足以及學習創客經費較高的問題,這是擺在陳國權面前的幾只攔路虎。來到聯和吳漢小學的第一年,學校和廣工大研究院合作,開辦創客興趣小組,但由于經費、課程設置等問題,這一年除了原有優勢的四模,其他創客項目并沒有很大的突破。面對這樣的困境,陳國權并沒有放棄對創客教育的探索,而是總結經驗,在實施“環創教育”的第二年和青少宮合作。利用青少宮在創客教育方面的經驗和師資力量,構建創客課程體系。
學校開設了創意橡皮泥、創意氣球、3D打印、人工智能、智能造物等必修課程;成立了3D打印社團、輕木橋梁社團、紙結構承重社團、無人機遙控社團、車模遙控社團等,形成校本社團課程;開展特色科技節、四模科技月、科學大講壇、參觀科技館、科技研學之旅等活動,形成活動課程;參加省創客競賽、四模競賽、小小科學家體驗活動、詹天佑杯競賽、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賽事,形成競賽課程。并且編制出《航模科技》《四模拓展》《未來工程師智能造物教程》《3D打印與Scratch綜合應用教程》《創客機器人XBOT教程》等校本教材,建成了“環創長廊”“環創大堂”“四模練習基地”“創新作品展廳”等創客活動場所。
在陳國權的大力推進下,聯和吳漢小學在開展“環創教育”的第二年,各項創客比賽成績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陳國權并沒有就此滿足。面對學校的發展,一直依賴于青少宮的師資是不行的,學校還必須擁有自己的創客師資隊伍。為此,學校特意安排4名信息老師對5個年級的學生進行創客普及教育,讓學校的老師在實踐中成長。到2018年,學校基本實現創客教育“五個一”工程,即建設一個眾創空間、聘任一位創客指導師、每個學科開發一門創客校本課程、每生每年完成一個創客作品、每年舉辦一次環創科技節。
環創教育初見成效
在創客教育中,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攔在陳國權面前——資金。為了給學生創造學習創客的環境,陳國權利用有限的辦公經費為學生解決大部分創客學習的費用,如合作單位的費用、3D打印機等設備的購置、校本教材的印發等,但還有一部分費用是辦公經費不足以解決的。學校召集家長開會,讓家長了解創客教育給學生帶來的好處。“家長都很支持學校工作,沒有一個因為費用問題而退出。”此外,學校也讓學生盡量將創客學習的材料重復利用,將生活中可以利用的物料都利用起來。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將可回收垃圾收集起來,統一變賣,所得作為班級發展經費。家長們甚至將家里的回收物品讓孩子帶到學校。這也成了學校環創教育的生動體現。
而今,“創客與環保”成為聯和吳漢小學的一張名片。學校成功申報南海區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素養本位理念引領的“四模”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建設的行動研究》《基于綠色科技的創客教育課程開展的研究》《STEM教育在小學創客課程建設的研究》,是獅山鎮第一批進行創客教育的學校,被評為南海區中小學創客教育基地,“小小科學家”少年兒童科學教育體驗示范學校,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體驗活動實驗學校。2016年、2017年、2018年連續三年被獅山鎮評為科技先進單位,連續三年被佛山市教育局選定為“全國青少年航海模型賽佛山賽區舉辦地”。2018年,聯和吳漢小學的學生參加全國、省、市、區級科技與環保比賽,共奪得190多個獎項,其中,國家級獎項15個,省級獎項36個。
這一系列的成績,顯示出“環創教育”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方面的效用。從萌芽到初見成效,陳國權用環創教育點亮了學生通往創新之路的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