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靜
摘 要:毋庸置疑,教育活動對學生的個性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尤其是語文這樣一門人文學科,更是對學生良好個性特點的養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筆者將結合自身的從教經驗,談一談應該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獨特而具有人格魅力的學生。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個性培養
所謂學生個性,主要是指學生在各個方面表現出來的,具有自身特質的特點。教師應該明白,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個性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在組織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教師應對語文學科的特點有更加熟練的掌握,并不斷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進行完善和優化,從而更好保障教學活動的質量,進而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特點的養成。
1.優化課堂氛圍
為了更好地使學生接受教育活動中積極因素的影響,首先應該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而為了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應該對課堂教學氛圍進行優化。為此,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將教學內容以一種更為直觀與生動的形式呈現出來,從而增加教學活動的趣味性,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一來,可以為學生良好個性特點的養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以《狼牙山五壯士》為例。為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我在教學時并沒有直接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中的文字內容,而是首先播放了課文同名電影的視頻片段。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中八路軍某部五位戰士為了掩護群眾、部隊和黨政機關轉移,將三千日偽軍引向了狼牙山,在順利完成了阻擊敵人的任務之后,五位八路軍戰士義無反顧跳下懸崖的英雄故事。通過電影視頻的呈現,使學生對這五位八路軍戰士的英雄形象有了更加直觀的了解,并且充分受到了這個故事的感染。視頻片段播放完之后,我對學生說:“同學們,剛才我們看到的這個這些片段是‘狼牙山五壯士這個故事的一些主要情節,那大家想不想知道這個故事原本是怎樣的呢?”由于學生的情緒已經受到了充分的感染,所以十分順利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了課文當中。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情境的創設對于課堂氛圍的優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挖掘文本內涵
在個性特點中,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德育已經逐漸成為教育活動的重要要素。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重視對學生的人格進行引導與培養。而從語文教材來看,很多文本都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思想內涵,這些思想內涵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文本主題,以此來對學生施加更加積極的影響。
《只有一個地球》是一篇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的文章,文中主要討論了全球環境問題,并闡述了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為了使學生對這篇課文的主題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我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了起來。我問學生:“同學們,‘保護環境是我們十分熟悉的一個口號,那大家知道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哪些現象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嗎?”馬上有學生回答:“隨手亂扔垃圾”,還有學生說:“亂倒生活污水”。學生發言完畢之后,我繼續說:“不錯,這些都是造成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如果不及時對環境加以保護,會產生怎樣的后果呢?”說著,我播放了紀錄片《不可忽視的真相》的視頻片段,這是一部環保類型的紀錄片,視頻中對當前的環境污染問題進行了介紹,并對今后的環境變遷進行了預測。而通過這部記錄片,使學生直觀認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3.組織自主學習
為了培養學生獨特的個性,教師應充分理解和尊重學生的實際差異。基于這一要求,同一化的教學模式有時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自主性的知識探索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恰當的方式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獨特的看法。這樣一來,不但可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培養,而且能夠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更加深入的理解。
教學《金色的魚鉤》時,為了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我組織學生進行了自主閱讀活動。同時,為了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我提出了一些思考問題:(1)文中從哪幾個方面對老班長的人物形象進行了刻畫?這些內容有什么作用?(2)“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金色的光芒”,你怎樣理解這句話?(3)文章為什么用“金色的魚鉤”作題目?(4)老班長是一個怎樣的人?接著,學生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了這些問題,從而對這篇課文有了一些獨特的理解。
總結來說,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特點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應不斷對教學手段進行改進,從而循序漸進地促進教學活動的優化。
參考文獻
[1]袁成情.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良好個性的培養[J].人文之友,2019,(13):265.
[2]藺元剛.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與學生個性化發展[J].山東青年,2019,(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