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
【摘要】 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是實施者,更應該是參與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轉(zhuǎn)變自己的教學模式,從單一的枯燥的課堂逐漸變?yōu)槎鄻有缘撵`活的課堂。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教學 新課改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6-119-01
0
新課改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倡導自主、探究性的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下面筆者將針對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進行教學,做出分析。
一、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
(一)忽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將所有的時間全部用來講授知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習慣“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被動的接受著語文的知識。
(二)提問無目標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要有明確的要求,要注重活躍課堂的氛圍提升學生的邏輯能力。然而有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形式。他們往往只是為了提問而提問,根本沒有注重提問的技巧。甚至有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明確的教學任務,使得其在提問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重難點的提問,長此以往下去必然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厭煩的心理,喪失學習的興趣,也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教學策略落后新課改的要求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有關的教育部門采取了多種方式對語文教師做出了教學策略的培訓和指導。然而由于部分教師理解能力有限,因此也就無法在短時間內(nèi)適應。在教學過程中依舊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也就導致了教學策略落后新課改的要求。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采取的措施
(一)巧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興趣以后,才會促使他們更好地開展學習。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有效地設計教學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教學《登上企鵝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畫一下:你心目中企鵝的樣子。然后教師則需要通過多媒體找一些有關于企鵝的圖片和視頻。在課上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展示一些他們的簡筆畫,然后在同學們展示以后,教師可以對同學們提出表揚,并用多媒體播放自己準備的課件。當課件播放完成后,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同學們,企鵝可愛嗎?學生:可愛。在學生回答以后,教師可以說: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作者去看一下南極的企鵝吧。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時務必要緊貼課文內(nèi)容,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可以迅速的投入到課堂中。
(二)為學生語文的學習插上騰飛的“翅膀”
當前,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小學語文的閱讀現(xiàn)狀并不理想,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可以加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的指導。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指導與自主結(jié)合,讓學生會讀
在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教師應該先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讓學生學會閱讀。因此在教學中,需要做好三個結(jié)合,分別是:課上和課外的結(jié)合;泛讀和精讀的結(jié)合;讀書和筆記的結(jié)合。此外,在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前,教師應該做好各類的指導課。首先,對學生進行閱讀前的指導,比如,文學的導讀等;其次,做好閱讀中的指導,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注意交流;最后,注重讀后的分享,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自己在閱讀中得到的啟示等與同學們進行分享,在分享的過程中也提升了學生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
(2)課內(nèi)外的有機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何選擇閱讀的教材,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牟扇 皬娭啤钡拇胧毡匾ズ瞄_端,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3)閱讀與表達交融,提高閱讀的效率
在閱讀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做到“真讀”,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后進行相應的文摘,比如,將自己喜歡的句子和詞語摘抄下來與同學們進行分享或者將你認為好的文章分享給同學等。
(三)讓學生在游戲和感受中學習
針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是比較純真的,喜歡做游戲。但游戲并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把控,教師需要注意,做游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從而有效地開展學習。例如,在教學《打電話》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些電話的道具,在課上的時候,可以與同學們做一個游戲。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做一個游戲吧,游戲的名字是“打電話”,你們現(xiàn)在想給誰打電話呢?這時學生的熱情都很高,有的說給媽媽打,還有的說要給柯南打……在同學們的熱烈討論中,游戲開始了。當游戲結(jié)束以后,教師便可以巧妙的將學生引入到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中。由此可見,合理有效的游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也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做游戲的環(huán)節(jié),但游戲務必要把握得當,防止出現(xiàn)事倍功半的效果。
結(jié)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nèi)容。在教學過程中,務必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由“要我學”轉(zhuǎn)變?yōu)椤拔乙獙W”。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注重調(diào)動課堂的氛圍,讓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 參 考 文 獻 ]
[1]許敏玲.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上),2017(7):23-23.
[2]李貴春.簡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措施[J].南北橋,2017(14):48-48.
[3]張開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J].學周刊,2018(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