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如超
摘? 要:在當代社會發展中,“對話”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國際事務溝通,還是人際交流溝通,無論是商業領域還是教育領域,“對話”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好的“對話”更有利于目標的實現。這一點在教育教學領域的作用也愈發突出,尤其在抽象學科數學的教學中,尤其在學生心智發育不健全的情況下,好的“對話”更加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加強對于教學溝通中的“對話”內容的優化提升,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9-0124-01
1.小學數學教學與對話
小學數學教學與對話密不可分,特別是對于數學這一抽象學科而言。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掌握數學的知識要點,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可以講,語言溝通對于教學而言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語言溝通不同于普通對話,也不同于演講,小學數學教學對話更多具有隨機性的特點,需要較好的應變能力,而這種應變能力的培養卻不是一朝一日就可以完成的,往往需要較多的時間和經驗的積累,因此盡快的提升小學老師的語言交流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提高自身的語言能力對于提升教學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對話”存在的問題
(1)教學形式落后,語言對話生硬
在小學教學中,語言溝通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學目標的實現往往通過語言溝通來實現。然而,在當前環境下,這種必要的溝通往往是低質量的。具體而言,在實際的溝通中,大多數教師往往具有較強的形式主義,往往不能很好的與學生進行必要的溝通,儀式性太強,所以往往不能真實可靠的得到學生的學習成果反饋,這種落后的形式化教學往往會耽誤較多學習時間,得不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2)語言對話生硬
小學教學目的在于啟迪心智,由于孩子在年少期間心智發育不健全,所以對于抽象的學科更應當輔以生動的語言和靈活多變的形式,從而幫助學生進行理解。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多數老師缺乏與學生之間的溝通,缺乏換位思考,缺乏與學生在情感意識層面的交流,授課語言過于成人化,導致學生理解困難,反而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
(3)主體易位
在教學實踐中,有效的溝通在于老師能夠與學生換位思考,即老師能夠用平等的心態與學生進行交流,然而在實際操作中,老師授課往往會存在學生全程無發言的情況,這其實就是一種對于學生發言權的剝奪行為。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師生之間的對話關系平等,這種平等更多表現在老師應當給與學生更多發言的機會,更多的接受學生的反饋。鼓勵學生多多發言,從而建立教學溝通的良性循環。
3.小學數學教學“對話”優化
在小學數學對話教學中,話題的質量直接決定著師生對話的質量,影響教學
的效益。因此設計話題時,應努力做到以下幾個基本要求:
(1)話題要有價值性。
價值性的評價標準在于話題能夠真實有效的發揮學生的思維潛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制定有價值的話題應當重視從知識結構和邏輯體系,選擇合適的啟發點,通過合適的啟發點不斷引導學生向著教學的重點難點思考,從而提升教學的連貫性。同時,在制定具有啟發性話題的同時,要注意話題的質量,盡可能少制定一些低效能的話題,浪費教學時間的同時也影響學生的學習精力,例如經常發問一些類似于“對不對”、“好不好”、“結果是多少”等這種低效能話題。有價值的話題除了有比較明確的課程本身所賦予的基本認知性目標要求之外,還蘊含著一些非認知目標和切合學生實際的個性發展目標。所以對話的話題要有價值性。如常說的非智力因素、能力因素等,它給學生留下了寬廣的發展空間,要解決它除了努力創造相關的條件之外,還需要學生富有創造力的個性思維和其它積極因素的參與。
(2)話題要有思考性。
思考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點與核心,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這一目的的實現往往需要豐富多變的教學形式。實現這一目標教師既要找準新知的生長點,又要找準學生的現實起點,精確估計學生通過努力可攀登的思維高度和深度,使話題貼近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難度適宜。使學生“跳一跳,摘果子”,即學生經過積極
思考后能夠解決問題。如果選擇的話題過于淺顯,不利于學生思維的培養,往往會增加學生的學習疲勞度,適得其反。如果話題過于復雜,則會大大降低學生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因此,要注意針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設計不同思考性的話題,使話題能兼顧到每一層面學生的思維現狀、能力水平。
(3)話題要有趣味性。
在小學數學教育實踐中,由于教師面對的更多是處于心智發育初期的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生往往好奇心強,游戲性高。在當代社會發展中,對話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國際事務溝通,還是人際交流溝通,無論是商業領域還是教育領域,對話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好的對話更有利于目標的實現。因此在制定話題時,應當充分考慮到趣味性的要求,例如在“認識平行”時,可設計這樣的話題:“兩只小螞蟻朝同一方向筆直地走,會碰頭嗎?”以此來引出相交、平行。通過列舉這種簡單生動的例子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復雜的知識點,從而提升效率。
參考文獻
[1]馬露露.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研究[D].揚州大學,2018
[2]左姍姍.面向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研究[D].揚州大學,2018
[3]李金富.彝族農村小學生數學計算思維差異研究[D].西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