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甜
摘 要: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能夠集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筆者結合在本文中結合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展開作文教學方法分析,希望研究觀點具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方法
引言:
基于新課改要求,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也應該積極進行教學方法研究,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使學生逐漸產生寫作興趣,為初中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學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較大,很多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于教學方法的應用缺乏科學性,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喪失,因此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模式,為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提供契機。
一、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一)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相脫離
傳統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對寫作技巧和方法的教學比重較大,很容易忽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寫作水平,但其實寫作靈感源于實際生活的啟示,如果寫作教學脫離實際生活,則學生的寫作就會變得空洞、缺乏深度和生動性。
(二)寫作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被忽視
結合初中語文教學實際來說,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作為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其實這兩個教學環節得到的關注和重視不同。學生的寫作能力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很多教師認識到這一點之后,覺得短期訓練無法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在閱讀訓練上的投入就比較大,導致寫作訓練環節得不到重視。
(三)缺少獨立思考空間
初中語文寫作訓練環節中,很多教師在指導訓練活動的時候,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沒有給學生充足的自我創作空間和想象空間,因此學生缺少機會準確把握寫作情感和掌握寫作技巧,因此在寫作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阻礙和問題。此外,教師在教學指導過程中,很多時候對學生的寫作思路和方法干預過多,導致學生不能夠自己分析寫作思路,在寫作訓練的時候盲目模仿教師提供的思路和例文。
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措施
(一)重視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
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對于構建有效課堂來說具有積極意義,寫作教學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沒有得到師生的重視,教師在選擇寫作教學方法的時候也缺乏科學性,因此學生的寫作興趣得不到激發。這樣的寫作訓練模式下,學生對寫作訓練環節會產生畏難心理,很多學生在寫作思路和寫作方法上掌握不到位,因此寫作訓練活動中敷衍了事的情況也普遍存在[1]。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寫作教學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例如,以“我想對媽媽說或者是我想對爸爸說”為寫作主題,因為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發現學生正處在青春期,和父母之間有很多的沖突,但是他們有著很強的和父母進行溝通的欲望,但是缺乏一個有效的平臺。所以,教師選擇這個作為作文題目,學生不僅有話可說,而且由于和他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所以寫出來的文章更具有真情實感。
(二)關注生活,激發寫作靈感
學生的作文若離開了真實的生活環境,則寫出來的作品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好的作品一定是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如引導寫作寫景文,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真實的情感融入到景色中,寓情于景,激發寫作靈感,這樣才能借景抒情[2]。例如,我在指導學生寫《我心中的春天》這篇作文的時候,首先會讓學生們聯想到學過的朱自清的《春》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向人們描繪了一幅幅春景圖,在表現欣欣向榮的春景的同時,作者也把自己對春天的熱愛與贊美之情。以此為例,我讓學生們關注自己身邊的環境,觀察春天的景色,從一草一木中去體會生命的真諦,孕育情感,激發寫作靈感。
(三)示范指導,為學生獨立寫作奠定基礎
模仿和習得是學生參與寫作活動的主要途徑,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我發現很多初中生在寫作訓練中表現消極的原因就是由于他們缺乏自信心和寫作方法支撐,因此無從下筆[3]。對此,我在微寫作教學活動開展中,往往會立足學生的寫作實際情況,為其提供一些范本,引導其對這些范本進行對比、分析,從中探索出審題、立意、選材等規律。以《貓》的教學為例,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根據鄭振鐸在這篇文章中所描繪的貓的形象,自己寫了一篇與之有關的小文章。在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之后,我則引導學生對我寫的文章和所閱讀的文章內容進行對比,在小組合作中發現這兩篇文章中異同點,以此積累寫作經驗。根據學生分析獲得的內容,我鼓勵其以《貓》為主題自主寫作,寫出一篇字數不超過200字,但形象具體、內涵豐富的小短文,在書寫的過程中,將自己所積累的內容靈活地運用其中。在這樣的讀寫結合下,學生不僅可以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還可以在語言、方法的運用過程中逐漸地消除畏難情緒,在模仿中對寫作產生興趣。
(四)借助多媒體備課,激發學生的作文寫作欲望
想要實現對學生的寫作欲望的成功激發,教師應該重視對教學設計環節,注重對有效的教學設備的合理應用,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對有關于寫作主題的相關素材進行展示,實現對學生的啟發作用,解決學生下筆難的問題,進而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使學生產生主動的寫作行為[3]。例如,在課堂開始之前,在《快樂的一天》作文寫作開始之前,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借助一些現實案例來提高學生對“快樂”的認識,借助多媒體播放關于學生的“快樂一天”視頻,通過視頻讓學生對該作文題目有更加全面的認識,提高作文教學質量。
(五)注重鍛煉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
為了避免初中生寫作過程中出現千篇一律的現象,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強化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創新寫作奠定重要的基礎。基于這一問題,初中語文作文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思維僵化問題進行學生的思維鍛煉,以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橋”的話題作文進行寫作后,教師可以開展小組或者匿名交換文章的形式,由其他人幫助點評作文內容,并寫下評語。然后讓學生基于他人的評價和建議,以演講的形式提出新的寫作思路或者觀點,在他人的評價、建議以及創新觀點的啟發下,學生的思維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擴展。
結束語:
總之,寫作教學作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對于學生的表達能力的提升和思維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充分重視起寫作教學,為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提供動力。當前階段,我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面臨著很大的教學困境,因此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積極進行教學方法研究,促進初中生的寫作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彩紅,王利器.淺析寫作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探究[J].學周刊,2015,22(09):174-175,177-178.
[2]葉貽周,周一通.淺析語文教學中閱讀對寫作的影響[J].考試周刊,2015,10(02):1063-1064,1068-1069.
[3]徐佑國,王慧還.探析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積累寫作素材的方法[J].語文教學通訊刊(學術刊),2017,21(09):121-12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