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平
摘要:班主任是學校與學生之間聯系的紐帶,所以班主任既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學校負責,既參與著學生學習、思想、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學校各項教育工作的主要參與者,教師要主動去探索和提高班級的管理水平,更好地教育學生,服務社會,為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做出自己的貢獻。班主任如何提高班級管理水平,本文將進行簡要地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班級管理;人文關懷;溝通交流
前言:
在初中教學工作中,班級管理工作是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作為初中班主任,不僅要處理好和學生之間的關系,還要讓學生看到希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構建起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樹立正確的班級管理理念
班主任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定位,班主任是引導者,對學生的成長要及時給予幫助。傳統教育模式下,班主任掌握整個班級的話語權,可以自己決定班級的任何事情,也就是所謂的一言堂,一人管,這樣的管理方式在今天看來,存在很大的缺陷,首先學生的個性得不到發揮,這樣的管理學生和教師之間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是一種被動的管理手段,不能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新的教育模式是符合當代教育要求的管理辦法,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先進的管理模式,班主任做監督改進工作,這樣會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這樣的管理要求更加民主,在班級的選舉和民主決策中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把學生提出的個性化需求考慮進來。例如,班干部的決定權,采用民主的方式,而不是班主任覺得誰行就誰上,采用民主的選舉,讓每個學生參與選舉。這樣的班級,學生會找到存在感,知道這是大家的班級,學生也有責任參與到班級的每件事當中,當然,班主任還是這項工作的參與者和組織者。樹立這種民主的管理理念,有利于管理好班級。
二、加強人文關懷
傳統的教育觀念下,班主任要樹立威信,對學生嚴格管理,通過這種方法建立良好的班級秩序。這種管理下,學生容易產生叛逆心理,尤其是初中學生,心智尚未成熟,用嚴格管理的方式很可能激發他們的叛逆心理。因此,班主任對于初中班級的管理,要有更多的人文關懷,學習和生活中給予學生足夠的關心,平時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通過鼓勵的方式,激發學生,讓他們樹立自信。同時,教師還是學生的朋友,教師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讓學生真正得到關愛和溫暖,這樣他們也更愿意和教師溝通和解決問題,從而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班級更加和諧。初中階段,學習難度有所加大,不可避免地會有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這時候班主任應發揮人文關懷的教育理念,悉心勸導和幫助學生,讓這部分學生重拾學習的興趣。班主任通過對學生的鼓勵,讓學生得到足夠的尊重,這樣就會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進而促進了班主任班級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加強溝通,做好與學生、家長的交流
溝通是提高班主任班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也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渠道,這種溝通包括班主任和學生的溝通,還有班主任和學生家長的溝通。班級管理同時也離不開家長的用心支持,所以班主任要做好與家長這方面的溝通交流,及時發現和反饋學生的學習、精神狀態,實現家庭和班級共同管理,讓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得到解決,避免問題進一步發展。當然,班主任要加強與學生的直接交流,定期開展班會,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及時發現他們存在的問題,對優秀的方面要做出鼓勵,對出現的問題要積極引導解決。對于個別學生,班主任要做好面對面、一對一的交流,針對性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四、班主任要適當對學生放手
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是以班主任為核心的,班主任可以決定班級內的絕大多數事情,也就是說,班主任在一個班級有掌控權,但如果忽視了學生的個性,久而久之,這樣的管理會凸顯缺陷,會嚴重扼殺學生的主體性,也束縛了他們個性的發展。
對學生適當放手,讓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發揮他們的主體性。這就要求班主任要做出改變,摒棄傳統的教育思想,做到對學生的尊重、信任。適當放手,讓學生自己決定班級的一些事情,最終達到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目標。
五、結語
班級是一個集體,班主任和學生都是班級的參與者,班主任的責任不是將學生管理的多好,而是教會他們參與進來,自己管理自己。班級的主人是每一位學生,學生主動去為班級考慮,這樣的班級才是真正的集體。班級管理方法沒有成文的規定,只要讓學生參與,能夠完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都是可以考慮的方法,所以,班主任也要積極探索,總結探索新的管理辦法,更好地服務學生。
參考文獻:
[1]楚有猛.提高班主任班級管理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J].中國職工教育,2014 (20).
[2]欒靜.班主任班級管理之我見[J].現代教育,2014 (2) .
[3]趙曉滿.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J].黑龍江科學,2014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