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闖菊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必須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這既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很多學生腹中空空,提起寫作便頭疼,為此,筆者結合自己的一線教學經驗,談談自己在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方面做的嘗試。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能力;閱讀環境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普及,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再只局限于成績的提升,而應重視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實踐中真正認識到教學的不足之處,通過全面分析,尋找問題的根源,制訂出合理的措施加以解決。寫作是小學語文中的重要組成,現階段仍存在較多的問題,需要教師積極關注,制訂出科學的對策,促使學生的寫作水平有所提高。
一、從基礎抓起,加強看圖說話訓練
寫作能力要從基礎訓練抓起,從基本的字詞句開始,再到簡單的短文。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差,也沒有基本的詞匯儲備,在寫作起步階段存在一定的困難。但是不可忽視的是,低年級的語文寫作積累直接影響到高年級寫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須引起教師的重視。
首先,應該重視詞匯的積累。低年級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上就是一張白紙,他們沒有太多的知識儲備,還處于學說、學寫的階段,教師的引導對他們寫作能力的提高影響很大。
其次,應該加強練習。小學生的寫作更多地起始于看圖說話訓練。對于剛進入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而言,看圖說話也是他們的難點。一個簡單的場景或者一幅簡單的圖畫,就成為學生看圖說話的素材,但是學生寫起來確實吃力。這需要家長的配合,很多看圖說話都是家長在輔導孩子做家庭作業時完成的。同時,我也在學校給學生進行了強化訓練,讓學生記句子,記場景,告訴學生寫作需要體現的時間、地點、人物等要素。
二、課外閱讀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保障
當下,家長和學生都比較重視課外閱讀,但是漫無目的的閱讀不一定能起到提高寫作能力的效果。
首先,課外閱讀應該有指導性。學生的閱讀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漫無目的地閱讀,或者任由學生自己選擇閱讀,那么閱讀效率很有可能不高。因此,我會給學生提供一些可閱讀的書目,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其次,培養好的閱讀習慣。學校有閱讀課程,這屬于教學指導下的閱讀,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同時,家長在家里也應該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閱讀環境,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閱讀,也可以帶孩子去圖書館或者新華書店,深厚的文化氣氛對學生有感染作用。
三、利用積累本,讓學生肚中有儲備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并不是憑空想象,也不是隨意捏造,因此,學生還得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尤其是好的字詞句的儲備。只有具備了這些儲備,學生寫起來才會得心應手。
首先,讓學生養成摘抄積累的好習慣。摘抄是學生積累字詞句的最好手段。我鼓勵學生在閱讀時隨身帶一個小本子,邊讀邊記,不要放過優美的字詞句。摘抄以后還要經常回顧和背誦,這樣才能真正把素材變成自己的東西,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其次,鼓勵同學間的交流互助。從眾多的書籍中尋找優美的詞句是一個勞神費力的事情,我定期收集學生的摘抄本,讓學生互相借閱,互相借鑒,這樣就分享了智慧,提高了效率。
再次,給學生統一發放好的素材,供他們摘抄。學生自己的摘抄屬于自發行為,目的性和效率性都相對低一些。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綜合近幾年手里積累的素材,分門別類地整理,然后統一印制,分發給學生,讓學生利用周六日的時間摘抄到本子上,熟讀掌握。
四、加強練習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必由之路
紙上談兵還是比較容易的,動筆練習才是真正考驗和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我利用語文課讓學生練筆寫作。寫作時要進行分類,根據不同的分類讓學生進行不同類型作文的寫作,這樣就提高了學生寫作的實踐能力。同時,也鼓勵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日記是學生自己的素材庫,比摘抄更真實,更具有情境性,掌握起來也比較容易,比背誦或者摘抄其他人的東西效果要明顯。寫作能力不強的學生,也是不愿意動筆的學生,因此,鼓勵學生動筆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必由之路。
能寫不等于寫好,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我認為,鼓勵學生動筆寫,也只是提高寫作能力不可忽視的環節,但不等于寫了就能寫好,那就要求教師在學生寫作練習之后及時進行批閱和講解。什么樣的學生是教師最應該關注的呢?我認為是那些寫得不好,又努力在寫的同學,他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寫得好的同學,教師可以把他們的文章當作范文,讓其他學生學習。當然,寫得好也不是完美的,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一個寫作挑戰比賽。先讓其他學生挑毛病,然后讓學生自己嘗試去寫,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也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并采取有效的手段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巨紅.小學語文教學課堂討論的策略[J].軟件 (電子版),2015 (4).
[2]侯芳.小學語文教學課堂討論的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6 (7).
[3]楊春節.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策略[J].新課程 (上),20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