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明
【摘要】現今小學外來務工子女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偏低,分析其成因并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探究出提升他們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教學策略。首先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要關注這個特殊群體,通過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和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廣泛開展課內外英語口語活動,激發他們學習的潛能;利用網絡平臺,鼓勵學生完成口語作業。從而提高外來務工子女的英語口語能力。
【關鍵詞】小學外來務工子女;英語口語能力;教學策略
現今社會對英語越來越重視,在經濟發達的地區一年級就開設了英語課程。同時對英語學習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口語能力的培養。《義務教育英語課程 》明確指出: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且四大技能的最終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進行交際。然而與經濟發達地區對英語口語能力的高要求所背道而行的,是學校里的一群特殊人群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偏低的口語水平。外來務工人員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達地區生產力的主力軍,他們是否能安居樂業,是該地區勞動力是否能夠得到保障的條件之一。所以,外來務工子女的學習成績也會影響到他們是否會選擇留下來務工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中小學里務工人員子女的英語語言學習障礙是最為突出的,主要體現在英語口語水平偏低。小學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英語口語水平亟待提高。
一、小學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英語口語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語言環境復雜,影響英語語言習得,特別是口語方面
每個人首先習得的語言來自父母的教育來自家庭教育,所以外來務工子女本身有著自己的家鄉語言,進入學校后需要及時地轉換和適應普通話,他們必須首先克服這一語言障礙,才能表達流暢,才能與同學們和老師進行交流;同時在英語課堂上,老師多數用英語講課,外來務工子女的英語學習大多基礎薄弱,在未能完全適應普通話、 環境的前提下,便開始英語語言的學習,更增加了一重難關。這無疑成為他們英語語言學習之路上的一大障礙。
(二)英語學習沒有明確目標,對其不感興趣
很多外來務工人員認為小學學習只是學習好語文數學就行了,不需要學習英語,特別是在他們家鄉到了初中英語才需要考核考試,小學畢業會考不納入考試要求。所以家長很多不重視他們孩子的英語學習。平時的英語作業簽名監督孩子的筆頭作業都少,更何況是課后的英語聽力和口語作業。所以,他們孩子學習英語沒有目標沒有學習的動力,英語學習成績普遍較差,持續下去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孩子們學習英語的信心越來越少,更不會開口說英語。
(三)家庭環境導致接觸英語機會少,基礎差
外來務工子女由于來自的家庭沒條件早早接觸英語,如英文歌曲和英文電影,更不用提參加外面的英語口語班、興趣班。當他們剛接觸英語課堂時就表現出缺乏自信心,特別對于原來在老家讀了一二年才轉學過來的孩子,問題回答錯誤害怕老師批評指責、被同學譏笑,他們是極其不愿開口說英語包括平時的課文朗讀,回答問題。
二、提高小學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英語口語能力的教學策略
(一)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和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學習的自主性
很多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習是沒有目標,特別對于他們畏懼的英語學習,所以首先要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目標。先從家長入手,通過家訪、電訪讓家長明白英語的重要性,明白英語口語對于提高孩子的英語素養和日后成長的重要性。在課堂上讓孩子們懂得英語的普遍性和學習的必要性,同時英語口語的交際對于自己走出社會與人交流的重要性。學習有了目標才會有動力,通過調查英語口語水平較高的孩子,發現他們學習英語的目標是明確的,學習英語動力很足,會自己想辦法去克服學習英語上的困難。如,我所教的學習目標明確的外來務工子女,若家里沒有電腦設備時,他們會想辦法上網去下載納米盒軟件進行課文錄音的聽讀。一旦有了學習的動力,這些孩子就會養成學習的自主性,包括自覺預習,在課堂上自主的學習進行思考,大膽地與同學、老師進行口語的交流。而且當他們英語成績提高了,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后,他們的學習動力更強,更大膽自信地與同學老師口語交流,這樣就進入了一個良好英語學習循環當中。
(二)利用教材生成,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
充分利用教材生成一個個生動的真實的語言環境。在課堂上努力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給學生進行運用。首先在每節課前十分鐘用freetalking的形式進行師生,生生之間的口語交流內容包括詢問昨天發生的事情,今天心情怎樣等等。特別在高年級還可以設立多點話題。在教授事物單詞時,如,四年級上冊《Food and drinks》,可以創設一個在KFC點餐的場景拿真實的食物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在Weather天氣這個單元,可以實時上網給學生了解現時各地的天氣狀況和用MSN或Wechat 來與國外的筆友交談天氣。想辦法把每節課堂都創設一個較真實的情景,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真實的氣氛環境中進行英語口語交際。
(三)廣泛開展課內外英語口語活動,激發他們學習的潛能
在校內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英語口語活動,營造學習英語的良好氛圍。如:在高年級定期開展English corner,讓大膽說口語成為一種習慣。當然教師要先做好表率作用,平時在校內與學生,英語老師之間盡量用英語進行交流。還可以進行小學生英語口語比賽,講英語故事比賽,給大多數學生展示自己口語的一個平臺,同時帶動更多的學生加入,特別是口語基礎不太好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同時可以開設英語社團口語班教授學生進行一些口語句子的操練。在校外可以幫助學生聯系一些口語比賽,如,筆者每年讓五六年級學生參加本地的中行杯口語比賽。
(四)利用網絡平臺,鼓勵學生完成口語作業
現今網上的資源非常豐富,可以充分利用其讓學生操練學習自己的口語。特別對于大多數家里沒有電腦設備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但是手機上可以下載各種豐富多彩的學習口語軟件。就如筆者自己一直讓學生在一起作業網里面聽讀課文錄音,練習口語。通過完成這個口語作業,讓學生在多個模擬情景中操練自己的口語,同時老師還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口語情況。還有練習口音的口語網站英語趣配音,以生動有趣的電影語句讓學生去跟讀模仿英美純正讀音。這些生動活潑貼近生活的活動形式,深受孩子們的喜歡,他們也能堅持下去,而且效果顯著。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進行口語交際,所以作為英語教師應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小學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這個群體,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目標,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和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努力為他們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廣泛開展課內外英語口語活動,激發他們學習的潛能;利用網絡平臺,鼓勵學生完成口語作業,從而提高外來務工子女的英語口語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汪芬.小學外來務工子女英語語言學習障礙的調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