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昕雨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單元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為例,探索一種融合單元閱讀教學與話題寫作教學的有效教學途徑,以案例分析的方式介紹基于教材閱讀的過程寫作法教學模式的8個課堂步驟。希望通過閱讀學習使學生在內容、詞匯、句型、語法、結構、體裁等方面得到充分輸入,通過過程寫作法的教學步驟指導學生了解自己的寫作過程,建構寫作的內容、結構、語言和銜接,以有效對接學生英語學習的輸入與輸出。
【關鍵詞】案例;教材閱讀;過程寫作法
閱讀和寫作關系緊密,相輔相成。對于閱讀和寫作的關系,李庭薌(1983)認為:“讀是寫的基礎,要在讀的基礎上開展寫的訓練。閱讀是吸收,作為提供語言、內容和臨摹的典范。寫又促進學生對詞形的辨認,有助于閱讀的理解、欣賞和吸收。”然而,在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往往被孤立進行,二者缺乏緊密的內在聯系。另外,成果寫作法被廣泛采用,導致學生對寫作過程缺乏認識和把握。因此,筆者積極探索基于教材閱讀的過程寫作法教學模式,旨在通過閱讀學習使學生在內容、詞匯、句型、語法、結構、體裁等方面得到充分輸入,并用過程寫作法的教學模式指導學生進行相關話題的寫作,讓學生了解寫作的過程,在寫作過程中給予學生及時的指導和幫助,從而實現輸入與輸出的有效對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基于教材閱讀的過程寫作法可分為“閱讀——討論——列提綱——初稿——同伴互評——二稿——再互評——終稿”8個步驟。下面以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單元為例,介紹這種教學模式的課堂操作步驟。該單元的閱讀文章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是一篇介紹各種節日的文章。寫作內容為介紹元宵節,與閱讀文章在話題、體裁、語言上高度相關。
一、閱讀文本,激活內容和結構圖式
在此階段,教師通過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加深了解閱讀文章中可借鑒學習的知識,包括內容、結構、語言、體裁知識,為寫作做好準備。
1.填寫表格,熟悉文章內容
Please fill in the chart.
2.完成思維導圖,明確文章結構
What aspects can be covered when introducing a festival according to the examples mentioned in the text?
3.分類歸納,鞏固語言學習
Please classify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used to introduce festivals in the text.
4.分析體裁和文體特征,鑒賞文章風格
Please analyze the form of literature and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reading text by finding out the answers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What form of literature the reading text is? (說明文)
(2)What tense is used most commonly in the text? (一般現在時)
(3)Is the expressing way in the text subjective or objective? Why? (客觀的語言表達,表現在第三人稱和被動語態的使用上)
通過以上教學活動的指引,學生了解了說明文這種體裁的特點,學會了從哪些方面介紹一個節日,并積累了一些介紹節日的語言表達。
二、分組討論,進行審題
在此階段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審題,理解寫作任務,通過小組討論明確寫作體裁、內容、結構,收集寫作詞匯。學生按座位順序分為4人一組,組成寫作小組。在本案例中教師通過下面的表格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Please discuss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bout the writing task.
三、列提綱
討論結束后,學生將討論構思的內容填寫進此表格中,形成寫作提綱。
學生提綱摘錄:
四、撰寫初稿
根據提綱,寫作小組成員們進行初稿寫作。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給予必要的指導。例如,在討論階段,如果學生遇到不會表達的意思,教師要給予提示和幫助,如農歷:lunar calendar, 燈謎:riddle等。
五、同伴互評,撰寫二稿
初稿完成后,讓寫作小組成員對同伴的初稿進行評價,給予反饋。此環節主要對體裁、內容和結構提出修改意見。教師向學生提供評價的依據,以便提高同伴互評的信度和效度。如主題是否明確;內容是否圍繞主題、有無無關內容;有無遺漏一些重要內容;體裁文體特征是否正確;結構是否緊湊、合理,等等。同伴互評后,根據同伴互評的反饋意見,學生進行修改,撰寫二稿。
六、第二次同伴互評,撰寫終稿
對于二稿,互評的重點應圍繞語言的準確性。教師向學生提供評價的依據:標點符號、大小寫有無錯用;名詞單復數、代詞的格、謂語動詞時態語態形有無錯用;形容詞、副詞、介詞短語等修飾成分有無錯用;句子結構是否正確、完整;從句連詞是否正確;詞語、表達方式的選擇是否恰當。對于學生二稿中出現的好的表達,同伴用下劃波浪線劃標出,對于存在問題的地方同伴只需標出即可,不可代替修改。學生根據同伴給出的反饋意見修改二稿,進行重寫,獲得最終的成稿。自始至終,教師扮演引導者、幫助者、提示者的角色,一步步引導學生從閱讀中獲得語言知識和寫作知識,建構寫作內容和結構。
基于教材閱讀的過程寫作法教學模式用一種新的角度融合讀與寫,將單元閱讀文章與話題寫作聯系起來,將語言知識和寫作技巧方面的輸入和輸出有機地聯系起來,拓展了閱讀教學的維度,提高了寫作教學的質量,為高中英語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鄧鸝鳴,劉紅,陳艷,等.過程寫作法的系統研究及其對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改革的啟示[J].外語教學,2003(6).
[2]李庭薌.英語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