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雁容
【摘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幫助學生獲取信息、吸收更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同時促進聽、說、寫等語言能力的發展,也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隨著小學英語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目前小學英語的閱讀教學倍受關注,成為了焦點。本文筆者結合自己日常英語閱讀的教學實踐,談談做法和體會。
【關鍵詞】小學;閱讀教學;讀中感悟
閱讀能力對于兒童的英語學習而言至關重要,良好的英語閱讀能力不僅可以幫助兒童擴大詞匯量,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還可以促進兒童審美能力及思維能力的發展。但當今的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有的教師只重視詞匯的擴展和語法的訓練;有的教師把閱讀教學變為課外閱讀,僅與學生對一對答案就算了。閱讀教學并沒有發揮其真正的作用,更忽略了閱讀能力的培養過程。因此,在課堂改革中,教師應不斷地實踐與反思,科學化地開展閱讀教學,努力讓孩子學會閱讀,愛上閱讀,在閱讀中茁壯成長并有所感悟。筆者結合日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談談幾點做法和體會。
一、快樂閱讀——閱讀能力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
新課標指出:“要達到這樣的目標,沒有足夠的語言輸入量是不行的。”成功的英語教學要依賴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實踐。在英語閱讀訓練中,它可以幫助學生獲取信息,具有正確的閱讀技巧,提高語言知識能力;也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和主動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所以,只有讀得比較多,閱讀量足夠大的人,才能真正學好英語。廣州科教版的小學英語在高年級課本中已經出現了Let's read、Fun with English、story time等大量的閱讀材料,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趣味性強,旨在快樂的閱讀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技巧。
二、讀中感悟——指導閱讀策略、提升閱讀質量
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需要,適當調整教材并創造性地去使用,增加學生的語言輸入量。同時,教師也要充分挖掘各式各樣、內容豐富多彩的拓展閱讀資源,拓寬學生的視野,發展思維,有效落實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
1.從讀中學習妙詞佳句
閱讀是鞏固和擴大詞匯量的重要途徑。在閱讀過程中學習妙詞佳句,積累詞匯是非常重要的。在大量的閱讀中,比如平時看報、讀書要注意從生活點滴做起,注意觀察生活,發現知識,要求學生把課外學到的單詞和語句摘抄出來,學 會運用,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英語課的“課前一分鐘說話”中,學生念念并向同學介紹自己所摘抄的詞語,增加大家的詞匯積累。另外,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學習街頭上一些雙語的廣告牌,eg. iPhone, Coffee, KFC, Macdonald's, Pizza Hut etc. 這樣讓孩子把看到的、聽到的隨時記錄下來,都是培養英語學習習慣的好方法。我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利用早午讀的機會開展詞匯接力賽、單詞串串句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詞匯量。正是因為具備了豐富的詞匯量,學生在以后的閱讀文章中也減少了畏懼,提高了閱讀的信心。
2.從讀中悟得閱讀方法與技巧
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閱讀材料設計各種讀前、讀中、讀后活動,引導學生經歷信息獲取、梳理、概括、比較、分析、批判、評價的思維過程。同時,教師還能指導學生如何使用工具書等。教師可選擇或編寫一些與教材模塊主題相吻合的詩歌、童謠、謎語、對話、書信、故事、劇本等拓展閱讀材料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重點提供一些典型語篇,通過導讀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進行定時定量閱讀,重視閱讀后的檢查和評價方式,定期開展閱讀交流匯報活動,讓學生以朗讀、演講、表演、繪畫、手抄報、讀書筆記分享會等豐富的形式展示成果,使學生享受閱讀,分享經驗,體驗成功。通過這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獲取的閱讀技巧就會在課外閱讀中得到鞏固,他們的閱讀能力也會進一步提高。
3.從讀中培養寫作技能
“讀寫”是一個密不可分的部分,教師需重視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寫作技能。在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的基礎上,選擇豐富的拓展閱讀材料,為發展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提供有效的支撐,讓學生在新視野中操練核心詞條與語法結構,并在新語境中鞏固與運用。比如在教學人物描寫性話題時,我們可以選擇描寫世界名人的作品,或者選學生喜歡的明星材料進行閱讀介紹;教一般現在時的時候,可以選擇描寫爸爸、媽媽或教師自己一天生活的情況;教現在進行時,可選擇孩子們在操場活動或在家庭中活動的場景小短文等。學生通過閱讀與模仿的過程,習得寫作的方法與技巧。
三、讀后運用——閱讀能力的運用實踐
閱讀后,學生需要主動地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真實的生活中去。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動參與者,讓其收獲成功的喜悅。
1.鼓勵學生朗誦英文小詩,培養語言情感
英語讀音有輕重之分,有升降之別,正如音樂的輕重高低,樂曲的強弱拍,節奏鮮明。針對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朗誦節奏鮮明的英文小詩往往讓孩子們產生共鳴,更加容易理解篇章含義,培養了其語言情感,使他們在歡愉中習得語言。沒有了死記硬背語法的厭煩情緒,學習效果更佳。如,筆者讓孩子們朗誦含有過去時態語法的小詩:Grandma and Grandpa jumping on the bed. Little brother bumped his head. Mama called Papa and Papa said,“No mor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head.” 在抑揚頓挫的朗誦中,孩子們能在無意注意中對過去式形式有了一定的感官認識。此外,為了深化閱讀,教師還可以讓孩子們模仿小詩,改詞編成一首新的小詩,再在班里朗誦。通過展示,孩子們得到了肯定,收獲了成功,學習的欲望就更強了,也達到了課外閱讀的目的。
2.將閱讀寫作的成果投稿
小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不同,學習興趣和效果也不同,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如,將閱讀和寫作的成果向校刊或者校園廣播站投稿。下面是四年級兩個學生的兩篇習作。
1. My good friend
My name is Cai Siqi. I am a student. I have a good friend. She is a girl. She's thin. She has long hair, two big eyes and a small mouth. She's pretty. She likes music and dancing. Who's she? She is Chen Haiting. I like my good friend very much.
2. My family
Come and meet my family. My family has four members: my father, my mother, my baby brother and me. My father is a policema. He is handsome and strong. My mother is a teacher. She is pretty. My baby brother is cute. I am a good student. I like my family.
第一篇小作文短小精悍,思路清晰,先介紹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再介紹她的性格愛好。雖然用詞簡單,但是恰當準確。第二篇小作文用簡潔明了的語言把家庭的每個成員介紹給了大家,寫作順序非常清晰。小學生在閱讀和寫作的活動中,真正運用了語言,并且將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能力,收獲了成果,增強了自信心,學習興趣也自然而然提高了。那么,閱讀和寫作的結合就發揮了最有效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開展閱讀教學,發展學生英語閱讀素養”是個有待深入研究的課題,教師應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拓展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教學設計能力。我們要做好英語詞匯和語法的積累,語言情感的培養,閱讀策略的指導,文化背景的了解,課文的活讀和閱讀后的輸出,就能保證對語言的欣賞能力,讓學生收獲閱讀的樂趣并有所感悟。
參考文獻:
[1]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學業質量評價標準·英語/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編[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
[2]馬建輝.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探析[J]. 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