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紹明
摘要:班主任的工作內容之一是溝通,無論是與學生溝通,還是與學生家長溝通,都是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是班級和諧運作、學生順利成長的必備技能。本文從小學班主任教師的溝通藝術的作用入手,分析并探討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具體應用,為提高班主任工作質量和效率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工作;班級管理;溝通藝術
引言:班主任是一個與其他任課教師都不同的教師崗位,這是因為班主任除了要承擔固定的教學任務外,還承擔著管理一個班級學生的重任,這種管理不僅表現在管理班級秩序,保證小學生在校安全,還表現在小學生的學習壓力緩解、心理狀態調整、家庭關系調節上,對小學生學習生活的意義十分重大。
一、小學班主任的溝通藝術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1)拉近師生間距離,緩和師生間氣氛
在學校生活中,班主任是與小學生接觸最多的教師角色,然而,這并不意味著班主任與小學生的關系就一定很好。班主任的年齡通常在25歲以上,即使是六年級的小學生也只有12歲左右,十幾歲的年齡差使得師生之間必然存在著代溝;班主任同時要管理一個班級的小學生,對學生的照顧和關注未必周到,學習好的、調皮搗蛋的學生往往會獲得更多的關注;班主任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占據主動性,小學生站在被管理角度,比較被動,因此,很容易導致師生之間的氣氛僵硬。若班主任更懂得語言溝通的藝術,則能夠有效緩解師生之間的不和諧,拉近師生間距離,緩解小學生的抵觸心理,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調整小學生心理狀態
小學生處于成長的初級階段,內心世界十分敏感,很容易被家長、教師、他人的言語刺傷,也容易被壓力、挫折引發消極情緒。調整小學生不良心理狀態、情緒也是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班主任要盡量避免使用諷刺性、打擊性、激烈的語言與小學生溝通,避免在小學生脆弱的心理上造成更大的傷害;盡可能用溫和、鼓勵、積極的語言與小學生溝通,幫助小學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狀態,即使小學生犯了錯誤也不要用侮辱性詞匯傷害小學生,嚴厲與傷害是兩回事。
二、小學班主任的溝通藝術在班級管理中的具體運用
(1)用鼓勵、溫和、關心的態度與學生交流
低年級小學生尚處于稚嫩的階段,六年級臨近畢業的小學生經過多年教育,已經具有一定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身觀,除了需要班主任進行引導外,還需要班主任進行鞭策,做錯了事情還需要班主任進行斧正。在此過程中,班主任要盡量使用鼓勵、溫和、關心的態度與學生交流,即使學生做錯了事情、犯了錯誤也不可使用侮辱性詞匯與學生交流,要從學生的角度處罰,對學生進行諄諄教誨,使小學生認識到不對的地方,然后進行改正。班主任的班級管理過程中最忌武斷、冷硬,教育要從根源入手,而尋找根源需要溝通和交流,很多時候最先動手打架的小學生未必錯了,而是受到了對方的挑釁甚至侮辱,若教師不分青紅皂白直接批評、處罰先動手的一方,很容易導致小學生心理失衡,逐漸拉開與班主任的距離。遇到班級沖突事件,班主任要先問清楚緣由,要讓錯誤的一方道歉,讓被傷害的一方得到心理上的平衡;若雙方均有錯誤,則要進行一定的調節,使雙方相互理解,雙方一同接受懲罰。
(2)用公平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
班主任管理一個班級的學生,其中必然有學習好的學生,有學習不好的學生,有聽話的學生,有不聽話的學生,班主任和教師們往往更喜歡學習好、聽話的學生,對他們另眼相待,不喜歡學習不好、不聽話的學生,也對他們另眼相看。班主任的這種喜歡需要放在心里,不可以表現在日常管理過程中,要用公平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可以因為學習成績的好壞而區別對待。例如:同樣是沒有完成作業,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就輕輕放過,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就重重處罰,這是非常不好的行為,需要班主任們改正、杜絕,對所有學生一碗水端平,不是只有成績差的學生才會偷懶不寫作業,也不是只有成績好的學生才會因為有事情耽誤作業,追根溯源是必要的溝通工作,處罰方式要視情況而定,而不是視學生而定。
(3)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質量
學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作為輔助和基礎,脫離開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是不健康、不完整的。目前,教育界存在著一種不良問題,那就是家長不管孩子,也不讓班主任和教師管,教師稍有懲罰態度、行為就招致家長的投訴、打罵、傷害,或被學校管理層下處分、辭退,導致班主任和教師越來越不敢管學生,學生成了無人管的“野孩子”。這種現象的源頭在于學校、區市管理局的區別待遇,也在于家庭和學校的溝通不暢,家長不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和行為,一味認為自己家的孩子“聽話”;班主任制定下的管理和教學計劃得不到家長的真心輔助,學生的教育和培養得不到持續,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
結束語:溝通藝術是小學班主任必須掌握的技能和技巧,能夠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發揮出重要的意義。掌握溝通技巧后,班主任要積極使用,加強與小學生、學生家長的溝通,加強師生間、家校之間的交流,更有效地進行班級管理。
參考文獻:
[1]周娟.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8(2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