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銳
說到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多人會認為語文學科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其實不然,《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增強學生的參與、交流、合作意識”。那么作為學生進行參與、交流、合作時的思想載體——語言,就變得尤為重要了。
在數學課堂中,我們發現由于語言表達能力的薄弱,尤其是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缺失,導致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詞不達意,或往往只是用一兩個字、詞或公式,干巴巴地回答。不但缺少了最起碼的完整性,更談不上應有的條理性和內容的準確性。越到高年級,學生越不愿意開口表達自己的見解,無論知識掌握與否。長此下去,學生只思考不表達,最后甚至連想都懶得想了,這樣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就更談不上了。下面就結合一些課堂教學片段、案例分析等,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與大家共勉,不妥之處請指正。
一、教師應規范自身語言,注重言傳身教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注重數學語言的規范,保持語言的純潔性、準確性、激勵性、啟發性。尤其是在準確性方面,一要正確,二要科學,三要簡練。所謂正確,就是要觀點明確,語意清晰,敘述得當,推理符合邏輯;所謂科學,是指語言要符合課程標準和日常的生活實際;所謂簡練,是指語言要言簡意賅。
作為數學教師,備課時要非常注重組織自己的數學語言,力求嚴密、準確、精練,思路清楚,敘述有條不紊。在課堂上多采用啟發式提問,用所提的問題來啟迪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動腦筋,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積極組織語言,并表達出來。
二、教師應營造良好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積極的說話心態
現在小學生表達能力差的越來越多,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1.教師沒有面向全體,急于讓學生說出預設的答案,只注意少數幾個“優等生”,使多數學生成為陪客。長此以往,多數人得不到鍛煉,語言表達能力自然就差。2.學生個性差異,一部分學生性格內向、害羞,不愿在大庭廣眾之下發表自己的意見。3.課堂教學氛圍不和諧,當一些學生說錯了話時,有時會受到相當一部分同學的嘲笑,使學生沒有勇氣說話。
因此,我們要努力改變教師觀、教材觀、教學觀,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讓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2.提供小組學習的氛圍,讓學生有機會表達
在數學課中,我常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創造小組合作討論學習的機會,使學生以最大的熱情參與到學習討論中去,并認真思考大家的發言,鼓勵學生們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有內容表達
《數學課程標準》在論述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時,十分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要求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用數學語言去表述已經掌握的基本數學知識,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并善于與同學交流自己解決問題的策略,強化應用數學的意識。
案例:《倒數的認識》教學片段
師:我們班本學期新來了幾名同學,經過十多天的接觸,他們和原來的同學有了友誼,相互成為了……
生(齊說):朋友
師:誰來解釋一下,你是怎樣理解“相互成為朋友”,這句話的?
生:“相互成為朋友”的意思是“互相成為了朋友”。
生:“相互成為朋友”的意思是,我是他的朋友,他也是我的朋友!
師:日常生活像這樣有著相互依存關系的現象,你能舉一些例子嗎?
生:例如“你和我們是師生關系”,就是說“你是我們的老師,我們是你的學生”。
師:今天,我們再來認識數學中具有這種相互依存的關系的一個知識。(出示一組互為倒數的數,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認識倒數、理解倒數的意義、探求倒數的求法)
上述案例中,“互為倒數”這一概念的本質是“乘積為1的兩個數”,“互為”是倒數概念的關鍵所在,也是學生認知中的難點所在。上面的教學片段中,教師從學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互為朋友”“師生關系”等創設情境,抓住了“互為倒數”這一概念的關鍵。通過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使學生從感性上初步理解了“互為”的含義,為學生準確理解倒數的意義作了鋪墊。事實上在教學中,當學生無法理解“互為倒數”的時候,他們借助“互為朋友”便能很快說出其含義。
三、教師應循序漸進,培養學生語言表達的邏輯性
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訓練學生的數學語言是分不開的。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思維過程要靠語言表達,而語言的發展又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因此,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有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意識。除具有自然語言表達能力外,更要具有運用數學語言(文字和口頭)表達數學思維過程和結果的能力。即,會讀數學,會寫數學,會說數學。抓住精確的數學語言與用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仍應結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斷爭取把學生培養成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表達,大膽地給予學生向他人展示自己思考、解題過程的機會。
隨著新課程的逐步推廣與實行、新的教學模式的變化發展,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使學生盡快掌握怎樣學,是目前數學教師急需要解決的迫切任務。而培養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通過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完全可以更深一步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掌握數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