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領域的不斷改革,在幼兒園的學前教育方面也向著更加標準和規范的方向發展。學前教育不僅對孩子進行思維的引導和開發,還培養孩子的規則適應和獨立性,使得孩子不僅可以在幼兒園中接受知識的教育,還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本文主要闡述了在幼兒園教育中,幼兒規則適應和獨立性培養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幾點加強幼兒園幼兒規則適應和獨立性培養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學前教育;規則適應;獨立性
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幼兒的全面發展離不開老師的引導和家長的鼓勵。幼兒正處于建立世界認知的一個階段,他們并不具有健全的人格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只有在正確的引導下,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幼兒園的老師應當選擇恰當的方式對孩子的規則適應和獨立性進行引導,在培養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及時改善,才有助于孩子的全面發展。
一、幼兒規則適應和獨立性培養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家庭和環境中沒有樹立良好的模范榜樣
在幼兒的規則試驗和獨立性培養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培養效果。幼兒的一些行為多數是模仿老師和家長的行為,因此,老師和家長一定要樹立良好的模范榜樣,提高對孩子的重視,這才是最好的教育。但是大部分家長并沒有注意到這些,沒有給予對幼兒規則意識的更多關注,家長和幼兒周圍一些人的壞習慣,會在生活中慢慢影響到孩子,并不利于孩子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此外,老師在日常的教導過程中,向幼兒傳達“愛護環境”“愛護公物”等要求,但是有時并沒有貫徹落實這幾項要求,使幼兒意識和了解到正確的行為規范,從而無法引起幼兒的重視,導致模范榜樣的缺失。
(二)課程的設置不夠合理化
幼兒園的課程設置,并沒有更多地關注幼兒人格方面的培養,幼兒園會開展美術、音樂、手工等方面的課程來開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忽略了對幼兒規則適應能力和獨立性的訓練。家長和老師更多關注的是孩子知識技能的訓練,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因此開展了多種知識技能訓練課程,而忽略了幼兒規則適應和獨立性的培養。一旦孩子出現錯誤,家長就給予嚴厲的批評,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損傷,并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養,同時,這種方式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二、加強幼兒園幼兒規則適應和獨立性培養的重要性
(一)健全幼兒人格
加強對幼兒的規則適應和獨立性的培養,使幼兒成長為一個性格健全的青少年。若是幼兒長期處于嬌生慣養的狀態當中,很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在學習和生活中,并不顧及同學和老師的感受,行為比較惡劣,嚴重影響到了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因此,只有引導幼兒了解和適應社會上的一些規則,培養幼兒的獨立性,才能促進幼兒在學習和生活中建立良好的品德,樹立正確的三觀,有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
(二)培養幼兒成為積極向上的青少年
若是幼兒不具備良好的獨立性,就很難脫離對父母的依賴,無法獨立的進行生活,嚴重影響到了幼兒的發展和成長。因此,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引導幼兒利用自己的力量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體會成功的喜悅,培養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促進幼兒走上健康成長的道路,成為積極向上的青少年。
三、加強幼兒園幼兒規則適應和獨立性培養的有效策略
(一)情景再現
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恰當地運用情景再現的教學方法,結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和興趣,開展教學任務。教師可以為孩子播放具有引導意義的動畫短片,通過視頻視覺上的刺激,使得孩子對短片內容加深記憶,短片中的行為準則也會引導孩子的行為規范,在生活中下意識地模仿動畫人物。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活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設置的游戲活動可以和孩子們熟悉的動畫角色相關,展現動畫中的一些場景,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體會動畫角色中的一些行為,加深孩子的規則意識和獨立意識,并在一步步的實踐當中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通過情景再現法可以使得幼兒規則意識和獨立性的培養取得顯著的效果,當然這離不開老師從中做出正確的引導和教學,加強這方面的重視程度,才能一步步促進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樹立良好的模范榜樣
孩子正處于對世界認知的年齡,一切的行為準則都來自于對世界的模仿。因此,老師和家長應當加強對孩子的重視程度,樹立良好的模范榜樣,對孩子起到一個很好的教育效果。在幼兒園中的一些行為準則,教師不僅要對孩子進行口頭上的教育,還需要親身示范,引起孩子的重視。家長也應當注重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不應該有求必應,要求孩子必須得用自己的勞動來換取自己的愿望,引導孩子利用自己的能力獨立去完成一些事情,給予孩子一定的獎勵,在這個過程孩子增強了自信心,也建立了有付出就有收獲的意識。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一些困難時,家長的幫助會使孩子產生依賴性,應當引導孩子找到解決的方法,擺脫這種依賴性,才能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幼兒園和家長需要加強對孩子規則適應和獨立性的培養,在生活和學習中做好模范榜樣,引導孩子模仿良好的行為,在家長和老師的影響下,慢慢適應一些規則,培養自身的獨立性。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老師和家長需要具有耐心,對孩子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鼓勵,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引導孩子利用自己的力量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生活中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學習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一步步幫助孩子建立健全人格,樹立正確的三觀,養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從而走上健康的成長之路,成長為優秀的青少年。
參考文獻:
[1]王潔;關于學齡前幼兒在家庭生活中獨立性的調查與建議[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年07期
[2]邢曉燕;重新審視“聽話”與幼兒“獨立性”的發展[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3]王美菊;論幼兒園學前教育對孩子規則適應和獨立性的引導[J];中華少年;2018年20期
作者簡介:
沈曉華,性別:女籍貫:江蘇省 民族:漢 最高學歷:學前教育本科.職稱:小高。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單位所在地 郵編:2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