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鵬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教育領域中,各類的高新技術也開始運用,其中“互聯網+”就是一種將互聯網和教育進行結合的全新教學模式,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是一個很大的幫助。但是,應該如何將互聯網和教育結合起來,讓其能夠發揮最大的效果,還沒有一個成熟的形式,所以,本文從實際出發,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和課堂實踐,探討“互聯網+”模式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方式。
關鍵詞:互聯網+ 高中化學 教學方式
互聯網+是指運用互聯網與其他事物進行結合,利用互聯網的特性來提高其他事物的質量和效率,是一種高效的科技產物。在高中化學的教學工作中,由于課程的時間非常緊湊,而課程內容又非常繁復,所以利用互聯網+化學的模式進行教學的開展有助于降低和消除一些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弊端,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我們作為任課教師,應該認識到互聯網+的作用和效果,積極探索兩者結合方式,以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從而為學生的高考和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一、運用“互聯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高中的教學中,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相對來說不是很受重視,因為高中的學習任務非常緊張,需要學生拿出全部的精力去學習知識,興趣是否所在顯得并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另一方面,高中的學習壓力和學習任務非常大,而學生本身的年齡還比較小,從心理上來說需要一些調劑和放松,而如果學生本身對知識有著濃厚的興趣,那么在學習時就可以放松精神,是一舉兩得的事情,所以,我們就可以利用互聯網中的趣味性,來活躍課堂的氛圍,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金屬與非金屬反應》這一部分內容時,我們就可以利用互聯網來進行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首先,我們通過互聯網找一些鈉遇水爆炸的視頻,讓學生看到鈉與水反應的劇烈場面,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然后讓學生通過課文的預習和自己在網上搜集資料,探究一下為什么鈉遇到誰會爆炸,其中蘊含著什么樣的化學原理,當學生基本了解了這些知識之后,就會對其產生的壯觀景象產生興趣,那么這時我們趁熱打鐵,進行正式的教學開展,學生自然能夠集中精力進行學習和理解,課堂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質量能夠得到同步的提高。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改變對化學的直觀印象,認識到化學也是一門有趣的學科,進而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
二、運用“互聯網+”,加強學生知識理解
由于高中化學的知識非常龐雜,對于課程本身來說,一般情況下,只是將一些基礎知識進行講解,而對于更深一層次的內容則沒時間也沒精力詳細說明,這就導致了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一直處于一種一知半解的狀態,在遇到問題時,只會按照書上的內容生搬硬套,不知變通,對學生的成績提高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運用“互聯網+”的模式,來將課堂上不能深入講解的知識和問題做成視頻放到網上,讓學生在課下時間中進行自學,以加強學生的知識理解力。
例如:在學習《物質的量》這一部分內容之后,很多學生只會根據物質的化學式來計算物質的量,但是卻不會進行反推,一旦遇到相似的問題,就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比如:某學生為測定一瓶失去標簽的鐵的氧化物樣品的成份,稱取14.00克該樣品用足量的CO在適宜的條件下使其全部還原,將生成的CO2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生成26.25克沉淀,據此可推斷出該樣品是什么?這道題,就是一道典型的用物質的量來反推原物質的問題,其解答思路是CO與之反應后均生成CO2,其中的一個氧原子全部來自鐵的氧化物,所以生成的CO2的物質的量也就是鐵氧化物中所含的氧原子的量,那么這個物質是什么也就有答案了。那么我們就可以將這一部分內容以習題形式做成視頻,來讓學生在網路上進行觀看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能力。
三、運用“互聯網+”,培養學生知識應用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對于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將教學重心放在對理論知識的講解上,而對于知識的應用則涉獵較少,使得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應用能力出現偏差,因此,我們就可以利用“互聯網+”的模式來進行知識的應用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例如:在學習《用途廣泛的金屬》這一課時,我們就可以給學生出一個探究問題,比如:假如學校需要新建一個雕塑,需要用金屬來搭外觀的架子,應該考慮金屬的什么特性,哪些特性比較重要,而哪些特性又相對次要,給出一個合理的排序,然后根據這些特性,選擇一種合適的金屬或者合金。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能夠將自己學習到的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結合起來,進而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高中的化學教學質量關系著學生的高考成績,對學生的未來非常重要。因此,我們作為任課教師,要努力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運用互聯網+的形式來進行化學教學的開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為學生的高考做好充足的準備。
參考文獻:
[1]張何.“互聯網+”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創新[J].信息記錄材料,2019,20(01):157.
[2]彭楊.提高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途徑[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4):23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