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柱天
摘要:“高原現(xiàn)象”是小學生在數(shù)學總體復習上出現(xiàn)的一種較為普遍的情況。其主要特征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拋錨;在做作業(yè)的過程中總是會將字看錯或把字符寫錯;對許多經(jīng)典的題目多次做多次錯,不去思考如何改正錯誤。在學習方法的前期形成階段經(jīng)常出現(xiàn)止步不前甚至退步的現(xiàn)象,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高原期”。小學生在數(shù)學總復習時出現(xiàn)“高原現(xiàn)象”的緣由,從客觀上講,數(shù)學作為一種較為抽象的邏輯思維活動,在學生把握了最基本的學習概況后,就容易產(chǎn)生短暫性的停頓現(xiàn)象。在主觀上而言,也是由于教師對教材的鉆研不夠深刻,對學生學習方法了解的不夠透徹,總復習時著重強調練習的數(shù)量,而忽視了對一系列知識點的回顧、加強、拔高和提升,從而導致學生對數(shù)學產(chǎn)生了畏懼、懈怠的心理。就深究這一教學中的一大難點進行探究和研討。
關鍵詞: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效果、
一、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內在推力,是學生對學習積極性提高的最直接且最有利的重要心理因素。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一些老師對班內的同學學習情況了解的不到位,到總復習的時候,總是用優(yōu)等生的標準來衡量所有的學生,過度強調練習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學生作業(yè)量,導致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了一種疲倦的狀態(tài),從而促使一些中等、偏差的學生提前進入學習“ 高原期”。 所以,要解決“ 高原現(xiàn)象”這一問題,教師在總題復習時一定要有目標感和方向感,通過認真研讀知識綱要和努力研究教材,并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結合,在教學材料的知識體系以及學生在認知層次的契合度上下功夫。復習時不僅有相應的基本要求,而且有著重的輔導模式,從而促進全部學生在系統(tǒng)復習的方法下,使得知識得到進一步地加強、提升和拔高。
二、注重學生學習教學方法的培養(yǎng)
教師教學方式得當,同時引導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要學生學習教學方法培養(yǎng)正確,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那么大腦就會產(chǎn)生有利于學習的興奮條件,使得各處感官處于一種興奮的現(xiàn)狀,進而對學生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和鋪墊。 學生學習教學方法的培養(yǎng),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情感溝通與交流,亦師亦友,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礎。 所以,我們一定要較好的將情感作為疏通口,讓學生感受到良好的感情氛圍,愿意圍在你的身邊。而且同時給予他們一定的幫助和鼓勵,從而使他們成功的解決問難,走出關卡。 具體要注意以下幾點:
1.讓學生學會預習。 教師的職責就是要讓學生把知識從陌生到熟悉再到學以致用。教師在學生學不好數(shù)學的時候,不能總是責罰和批評學生,首當其沖的是要從反省自身做起。在發(fā)覺學生做作業(yè)的過程中存在普遍性錯誤的時候,最先是要檢討一下自己,以身作則,如此一不僅讓學生看到了老師的認真負責,也會激勵他們自覺的去糾正錯誤,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中走的彎路。
2.讓學生學會聽課。 教師應當盡力的找出學生對數(shù)學不感興趣的原因,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從而制定一個可行的教學方案。既要讓學生想聽還要讓學生聽懂,使學生會學樂學。也可以適當?shù)呐e行數(shù)學活動或者關于學習數(shù)學的交流心得,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能夠充分的了解到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方法,進而進行有效的指導。這是讓學生學會聽課的較為關鍵的部分,也是讓學生吸收所學東西的不二法門。教師要盡力為學生學會聽課開啟綠色通道,為學生提供一切能夠有利于聽課的便利條件。因為學生把握住了課堂,也就能掌握住知識點,這是毋庸置疑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方法何其重要。只有讓學生學會聽課,知道如何去聽課,哪些知識點是需要熟記的,哪些容易混淆的地方要特別記憶,這都是有一定的竅門和方法的。而不能僅僅只靠學生自己去琢磨和識記,在這一方面就需要老師的大力配合和有效引導,才能使得學會學習成為可能。
3.注意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行有效性復習。 在復習課進行當中,老師和學生如果可以一起討論研究,對知識體系進行歸納和升華,通常能夠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開拓不同的學習方法,例如分組討論、講臺分享等方法。隨后讓不懂的同學提問問題,會的同學講解和分析,這樣不但能夠使不會的同學解決了問題,也讓會的同學對知識有了一定的鞏固和加強,教師在這期間進行點撥和引導,可謂一舉多得。同樣也可能廣泛的吸納學習好的同學的學習經(jīng)驗,為其他學生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借鑒。在這樣獨特的學習方式的引導下,學生逐漸就會增強對數(shù)學學習的信心,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能力,從而獲得學習成就感。在自我信心的提升中不斷進步,學習的步伐才能夠越走越穩(wěn),才能逐步領先。
三、結語
激勵在教學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不斷上進的意識,另一方面教師用名人語句來激勵學生,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追趕超越理念,不斷前進。在卓越人物的光輝下,學生就會不斷的發(fā)現(xiàn)自我,提升自我。可以參照以下幾點:
1.講偉大人物或著名人士的優(yōu)秀事跡。 比如介紹居里夫人在做研究的時候,周圍的環(huán)境即使再嘈雜,也能夠專心致志不受干擾,最終獲得諾貝爾獎。從而引發(fā)學生對堅強的意志力的思考。
2.標桿效應。好的榜樣總是能夠起到好的引導作用。尤其是教師要以身作則,用良好的行為習慣約束自己,起帶頭模范作用。教師不斷加強和提升自我,在不影響正常的教學的前提下,認真?zhèn)湔n寫教案,同時不斷參加社會上的自學考試,使自身的素質更上一層樓。學生向老師學習,這是亙古不變的。當教師真正的如此去做,學生們看到老師也在每天不斷努力,看到老師的積極向上和自我塑造,那么他們就一定會從中受到鼓舞和啟發(fā),進而立足自身不斷前進。 老師是學生人生的導師,要讓學生心中有北斗,眼里有燈塔,手上有指南針。需要教師不斷的努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3.讓優(yōu)秀的學生分享學習經(jīng)驗和有效方法。班級中那些學習好的同學,他們能夠取得好成績的重要原因,除了先天智力因素以外,還包括一些其他的非先天性因素,例如學習動機、對學習的興趣、學習情感的薄弱程度、意志力是否堅定、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等,這些都是要考慮在內的。 優(yōu)等生和后進生每天在一起學習和生活,榜樣的耳濡目染和周圍環(huán)境的熏陶,他們自然而然就發(fā)生了顯而易見的改變。在學生們不斷學習的過程中,也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班風學風也得到了加強和發(fā)揚。
參考文獻
[1]李友益. 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OL]. 學周刊,2019(16):48[2019-07-25].https://doi.org/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037.
[2]陳世華. 淺析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J/OL]. 學周刊,2019(25):29[2019-07-25].https://doi.org/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5.023.
[3]周興平. 探討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OL]. 學周刊,2019(25):35[2019-07-25].https://doi.org/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5.029.